云南省曲靖市麒麟第六名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0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9.8N/kg的意义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B、1Pa的意义是在1m2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C、1W的意义是在1h内所做的功是1J D、1J的意义是物体在1N力的作用下,沿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1m,该力做的功为1J
  • 2.  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运输途中用来制冷的干冰变少了——升华 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汽化 C、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白粉”——凝华 D、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矿泉水,一会儿发现瓶子的外面变湿了——液化
  • 3.  “2022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有关足球运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空中飞行的足球仍然受到重力作用 B、足球落地后受到惯性的作用继续向前滚动 C、草坪上静止的足球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足球被球员射入门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4.  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没有电子 B、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 C、电阻的大小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 D、超导材料的导电性能最好,可以用来制作电热丝
  •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能听见次声波,动物则不能 B、B超可以检查胎儿是否发育正常,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可以击碎肾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6.  学好物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以下可以避免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带来事故的是(  )
    A、高速路上:限速120km/h、并保持200m的行车距离 B、地铁站、火车站:请站台上的乘客在安全线以外候车 C、雨天,交通台广播员提示:雨天路滑,小心驾驶 D、驾驶员和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
  • 7.  图书馆是同学们心灵的家园。进入图书馆要保持安静,下列选项做法与控制噪声方面不相符合的是(  )
    A、不言不语——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关闭门窗——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手机静音——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D、轻拿轻放——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 8.  “双减”实施以来,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关于课后活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  )
    A、泥塑——将泥巴捏成各种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羽毛球——大力击打羽毛球,是为了改变球的运动状态 C、排球——将球垫起时手感觉到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篮球——投篮,是增大速度来增大惯性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B、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C、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D、同一电路中的两个小灯泡亮度不同,说明这两个灯泡是并联的
  • 10.  滑板车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小明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水平地面可以看成是光滑的,小明与滑板车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处于平衡状态 B、小明可能不受摩擦力 C、小明和滑板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小明一定受到一个向前的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1~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4分)

  • 11.  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看到黑板,这是由于黑板发生了 反射。雨后天晴,人们常可以看到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 (填“折射”或“反射”)现象。
  • 12.  2022年2月6日我国女足战胜韩国获得亚洲杯冠军。比赛中,啦啦队击鼓助威,鼓声通过 传到运动员的耳中,运动员奋起一脚,足球破门顶到球网,使球网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是
  • 13.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现用它靠近带电小球,小球被排斥,则小球带(填电荷种类)电荷。
  • 14.  冬天早上树叶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平时我们说霜冻损害农作物,并不是结霜时发生的,而是在霜变成水蒸气时 (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
  • 15.  小红与家人去昆明的轿子雪山爬山游玩,小红特意穿了一双新的运动鞋,他觉得鞋底花纹可以用来 摩擦力;到了高原地区,小红发现塑封包装的食品袋鼓了起来(如图所示),大气压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袋内的气体压强的作用下,包装袋鼓了起来。

  • 16.  请认真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激光的应用

    1958年,人类在实验室里激发出一种自然界中没有的光,这就是激光(如图),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激光的这个特点使它可以用来进行精确的测距。对准目标发出一个极短的激光脉冲,测量发射脉冲和接收反射脉冲的时间间隔,激光测距雷达诞生后在精密领域替代了传统的“声呐”测距。

    由于平行度好,激光可以会聚到很小的一点上,让这一点照射到光盘上,经处理后还原成声音和图像,由于会聚点很小

    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也就是说,它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被照的部分迅速上升到极高的温度,最难熔化的物质在一瞬间也要“消失”了。因此可以利用激光束来切割各种物质、焊接金属以及在硬质材料上打孔。医学上可以用激光作“光刀”来切割皮肤,还可以用激光“焊接”脱落的视网膜。

    (1)、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2)、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是因为激光束的 特别好;
    (3)、激光测距与初中物理学到的 测距原理相同;
    (4)、用激光作“光刀”来切割皮肤、切除肿瘤、“焊接”脱落的视网膜,是利用激光 大的特点。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 18.  小美同学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实验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丙图中木块上放置了一个钩码,作用是改变了木块对接触面的 。通过比较图 两个测力计示数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通过比较图 两个测力计示数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在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乙、丙三个图中,摩擦力最小的是 
  • 19.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把刻度尺放在竖直玻璃板下面,一前一后放在刻度尺上。

    (1)、为了能让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应该在较 (填“亮”或“暗”)的室内进行,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发现蜡烛B恰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时发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实验时,使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 关系;
    (3)、若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呈现出蜡烛A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 像;
    (4)、实验结论:平面镜成 立的等大的像,像与物到镜的距离 (填“相等”或“不相等”)。
  • 20.  在“实验探究:怎样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

    (1)、在如图(a)所示的甲电表与滑动变阻器之间添上一根导线(用笔画线表示),使之成为正确的测量电路;
    (2)、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 (填“断开”或“闭合”);
    (3)、实验中测量电阻的原理是 
    (4)、图(a)中甲表应是 表,乙表应是 表;
    (5)、小李同学连接好电路后进行了3次实验,有2次的实验数据已填入表格中,请你帮他读出第2次实验数据[如图(b),再求出被测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平均值/Ω

    1

    2.0

    0.20

    10

    R=

    2

    2.6

    3

    2.8

    0.28

    10

  • 21.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中:
    (1)、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 
    (2)、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 ;将玻璃管倾斜,水银长度 、高度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 22.  我国生产的无人机世界领先,应用领域广泛。如图为某型号无人机,它的铭牌如表所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型号】YU﹣2

    【动力】电动

    【质量】1200g

    【最大上升速度】4m/s

    (1)、无人机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100m,需要多少时间?
    (2)、无人机在空中悬停时受到的升力是多大?(g取10N/kg)
    (3)、无人机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时,升力对无人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 23.  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握力计的原理图如图甲所示,R为力敏电阻,其阻值随其所受正压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0是阻值为500Ω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4.5V。闭合开关S,求:

    (1)、当力敏电阻不受力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
    (2)、当正压力为50N时,电压表示数是多少;
    (3)、若图甲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则该握力计允许测量的最大正压力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