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第二高级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计24分)

  • 1.  下列不能说明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的是(    )
    A、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 B、新冠肺炎病毒是生命 C、高等动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D、衣藻是单细胞植物
  • 2.  我们人体中的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分别是(    )
    A、核酸和蛋白质 B、蛋白质和蛋白质 C、水和蛋白质 D、蛋白质脂肪和核酸
  • 3.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是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②比①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应选用①③⑤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④⑥
  • 4.  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的pH由12降到1.5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没有变化 B、先降后升再下降 C、先升后降再上升 D、不断下降
  • 5.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升高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C、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不变
  • 6.  若A病基因(T)对正常(t)为显性,B病基因(a)对正常(A)为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一个家庭中,父亲的基因型为ttAa,母亲的基因型为TtAa。则生下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概率为(    )
    A、1/5 B、1/6 C、1/7 D、1/8
  • 7.  下图是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性别一定是雌性 B、乙细胞和丙细胞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使得染色体加倍 C、若3与4发生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三个细胞都处于分裂后期
  • 8.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科研人员在给予某一神经元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9.  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沙丘、火山岩、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D、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更容易形成森林
  • 10.  下列关于四幅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丁中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动物的分层导致的 B、图乙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C、图丙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此消彼长,它们之间为捕食关系 D、若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则该种群出生率可能大于死亡率
  • 11. 狗会用它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记住来往的路径;电鳗可输出电压高达300到800伏的电流把比它小的动物击死而获取猎物;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哪一类信息传递(    )
    A、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C、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D、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都只含有碳源、氮源、水三种成分 B、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自来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多种菌落是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

二、不定向选择题(共4题,每题4分,共计16分)

  • 13.  下列关于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不正确的叙述是(    )
    A、该过程不产生H2O B、反应速度不受外界的影响 C、必定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在线粒体内进行
  • 14.  某种鼠的黄色与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尾与卷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黄色卷尾鼠彼此交配,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由此所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上述遗传现象仍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子代鼠色正常尾和鼠色卷尾交配,后代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2:1 C、彼此杂交的黄色卷尾鼠的基因型为AaTt D、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因T纯合致死
  • 15.  分析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B、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C、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D、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芽的生长
  • 16.  如图为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示意图,a、b代表两个发育时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过程②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C、a时期可分离得到胚胎干细胞 D、①→④细胞分化程度逐渐减小

三、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计60分)

  • 17.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作用,乙图表示作用。
    (2)、甲图中的物质A是 , 该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能为光合作用的(填“光”或“暗”)反应提供能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水、光照强度等。
    (3)、乙图中的物质B是(第一阶段的产物),序号④发生的场所在 , 序号①和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 18.  兔子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毛色的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棕色→黑色,其中A基因控制棕色,B基因控制黑色。另外d基因纯合会抑制色素的产生,但因其基因频率非常低,一般不予考虑。现有纯合的白色兔子和纯合的棕色兔子若干(未考虑d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白色兔子的基因型可能是(不考虑d基因)。
    (2)、某研究小组选取上述多对白色兔子与棕色兔子杂交,其中只有一个杂交组合,F1中除黑色个体外还出现了一只白色个体。他们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种:①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某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不考虑d基因);②双亲携带d基因,出现了d基因纯合。请帮助乙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以确定是哪种原因(写出实验思路及结果分析)。

    实验思路:

    结果分析:

    (3)、现有三对基因均为杂合的黑色兔子雌雄若干只,让其相互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既然兔子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兔子毛色的三对基因位于
  • 19.  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与水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字母代表相应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是(填“促甲状腺”或“甲状腺”)激素,X表示的腺体是
    (2)、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体温下降时,在c的作用下,肌肉和肝脏产热量会(填“增加”或“减少”),从而维持体温恒定。如果人体激素c分泌量过多,则通过一定的调节会引起a和b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称之为调节。当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体温上升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皮肤,促使皮肤的毛细血管(填“收缩”或“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3)、图中d表示激素。如果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激素d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后会使尿量
  • 20.  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A属于 , B属于
    (2)、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主要是通过生产者作用实现的,图中的食物链是(填写大写字母并用箭头表示,如:A→C)。
    (3)、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方向看,图中通过②的能量大约只有10%~20%通过③流入C,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21.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3)、通常情况下,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