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时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图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示意图。由此可知,我国近代民族工业( )A、发展进程曲折 B、资金投入不足 C、地区分布不平衡 D、部门比例不协调2. 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礼节上,有鞠躬,有的跪拜,有的脱帽,有的作揖”,“在婚姻上,一面立禁止重婚的刑律,一面许纳妾的习俗”。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在社会习俗变迁中( )A、民主平等普遍实现 B、顽固保守抗拒潮流 C、崇洋媚外追求新潮 D、新旧并行多元发展3. 火柴产业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张名片。某同学收集了一组近代火柴盒的图片,其传递的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4. 近 代 中 国民族工业 发展举步维 艰,但也曾 出现过短暂繁荣的局面。下表反映的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局面出现在( )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7
1918
厂家数
622
941
1275
1644
1973
2321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5.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内以1903—1908年开设的厂矿最多,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大战期间,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有41.3家,1916年到1919年则达到了每年124.6家,这说明一战期间版权所有( )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民族工业发展受挫 D、民族工业结构完善6. 李大钊曾写道:“礼节上,有的鞠躬,有的跪拜,有的脱帽,有的作揖”,“婚姻上,一面立禁止重婚的刑律,一面允许纳妾的习俗”。这反映近代中国社会( )A、民主平等普遍实现 B、顽固保守抗拒潮流 C、崇洋媚外追求新潮 D、新旧并行多元发展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而不懈奋斗,爱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末状元张謇采取的爱国方式是( )A、变法图强 B、实业救国 C、著书立说 D、武装起义8. 图片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题 29图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A、张之洞 B、邹容 C、詹天佑 D、张謇9.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农轻商10.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 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 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 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A、封建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B、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激烈 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11. 近代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后,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洋泾竹枝词》写道:“庸奴亦效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更有异言并异服,谈黄马褂着纷纷。”该词说明当时( )A、社会等级观念已经消失 B、外语已经成为流行语言 C、生活风俗受到西方影响 D、中国服饰文化完全西化12.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生动的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造船业 D、冶铁业13.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这逐渐改变了人们的( )A、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B、教育的发展 C、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D、文学艺术的发展14.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1940年,国民参政会颁布命令,切实查禁女子缠足。材料表明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因素是( )A、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政府强力推动 C、民众觉悟提高 D、社会经济进步15. 1882年出版的《益闻录》报道:“本埠(上海)现有华商集合巨资,拟办纸厂一所,已聘定英人梅特兰综司其事,一切作纸之具皆用火轮机器。”不久,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诞生。这表明(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中国近代企业引进了工业革命的技术 C、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19年中国注册工厂数量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84%,而传统 产业占92.16%。其中新式工业(包括矿冶)的总产值为9. 89亿元,人均只有2. 22元;新式交通运输业总产值约为6.1亿元,人均只有1.37元。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1929年之后,中国进口激增,而出口却大大减少……1936年,外国资本控制 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5%,钢产量的83%,机器采煤量的60%,发电量的55%。在纺织工业中, 外国资本占有纱锭数的46%和织布机数的56%。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19年中国注册工厂的分布特点。(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近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反映了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发展面临怎样的严峻局势?(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工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