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4月期中联考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G B、第谷根据自己多年的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且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C、冲量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力的冲量是一个状态量 D、功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的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功是一个过程量
  • 2.  相关科研发现,近年地球的自转速率呈现加快趋势。这样的极细微差别,尽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从体现,但却会在通讯、电力、导航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地球自转加快引起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要略调高一些 B、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 C、在北京的物体重力减小,方向改变 D、在武汉的物体重力减小,方向不变
  • 3.  一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起,受到的水平外力F如图所示,以向右运动为正方向,物体质量为2.5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1s内力F对物体的冲量为5Ns B、t=2s时物体回到出发点 C、t=3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m/s D、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1m
  • 4.  “复兴号”动车组用多节车厢提供动力,从而达到提速的目的。总质量为m的动车组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该动车组有三节动力车厢,每节车厢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均为P,若动车组所受的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F=kv , k为常量),动车组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车组在匀加速启动过程中,牵引力恒定不变 B、若三节动力车厢输出功率均为额定值,则动车组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C、若三节动力车厢输出的总功率为43P , 则动车组匀速行驶的速度为23vm D、若三节动力车厢输出功率均为额定值,动车组从静止启动,经过时间t达到最大速度vm , 则这一过程中该动车组克服阻力做的功为12mvm23Pt
  • 5.  如图所示,直角杆AOB位于竖直平面内,OA水平,OB竖直且光滑,用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的两小球a和b分别套在OA和OB杆上,b球的质量为1.2kg,在作用于a球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a、b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a球到O点的距离为0.3m。b球到O点的距离为0.4m。改变力F的大小,使a球向右加速运动,已知a球向右运动0.1m时速度大小为6m/s。g=10m/s2 , 则在此过程中绳对b球的拉力所做的功为(    )

    A、39.6J B、38.6J C、33J D、40J
  • 6.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用电池、电动机等器材自制风力小车。为测试小车电机性能,将小车固定不动,接通电源让叶片匀速转动将空气以速度v向后排开,叶片旋转形成的圆面积为S,空气密度为ρ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力小车的原理是将电动机发热的内能转化为小车的动能 B、叶片匀速旋转时,空气对小车的推力为ρSv2 C、t时间内叶片排开的空气质量为ρSv D、叶片匀速旋转时,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动能为12ρSv2
  • 7.  天问一号是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已知火星距离地球最远时有4亿公里,最近时大约0.55亿公里。由于距离遥远,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会有长时间的时延。当火星离我们最远时,从地球发出一个指令,约22分钟才能到达火星。为了节省燃料,我们要等火星与地球之间相对位置合适的时候发射探测器。为简化计算,已知火星的公转周期约是地球公转周期的1.9倍,认为地球和火星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公转线速度小于火星的公转线速度 B、当火星离地球最近时,地球上发出的指令需要约5分钟到达火星 C、下一个发射时机需要再等约2.1年 D、若火星运动到B点、地球恰好在A点时发射探测器,则探测器沿椭圆轨道运动到C点时,恰好与火星相遇
  • 8.  中国天眼FAST观测某脉冲双星系统如图所示。该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组成,并远离其他天体,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较大天体质量为M、运动轨道半径为R,较小天体质量为m、运动轨道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  )

    A、两天体质量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式为Mr=mR B、两天体质量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式为MR=mr C、天体运动的角速度为GMr3 D、天体运动的角速度为GM(R+r)2r
  • 9.  过山车是一种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游乐项目。实验表明:当普通人所承受的加速度约为5倍的重力加速度时就会发生晕厥。图甲中,过山车轨道的回环部分是半径为R的经典圆环轨道,A为圆轨道最高点、B为最低点;图乙中,过山车轨道的回环部分是倒水滴形轨道,上半部分是半径为R的半圆轨道、C为最高点,下半部分为两个半径为2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D为最低点。若载从过山车可视为质点,分别从两轨道顶峰上部由静止开始下降,沿轨道内侧经过A、C点时均恰好和轨道没有相互作用,点B、D等高,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山车经过A、C点时速度为0 B、图甲过山车轨道比图乙轨道更安全 C、图乙过山车轨道比图甲轨道更安全 D、“图乙中轨道顶峰的高度”比“图甲中轨道顶峰的高度”高R
  • 10.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物块从传送带底端由静止释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 , 物块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顶端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在此过程中,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为W1;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2 , 物块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物块机械能变化量为ΔE , 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为E。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ΔE=W1 B、Q=W2W1 C、W2=2W1 D、E=ΔE+W2W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11.  下图为某实验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实验的主要步骤有:

    A.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至水平;

    B.测出挡光条的宽度d

    C.分别测出滑块与挡光条的总质量M及托盘与砝码的总质量m

    D.将滑块移至图示位置,测出挡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

    E.由静止释放滑块,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F.改变挡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重复步骤D、E,测出多组lt。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m远小于M
    (2)、若某次测得挡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为L , 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0 , 滑块由静止释放至光电门的过程,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了;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用以上物理量表示)。
    (3)、若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下列选项中能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
    A、 B、 C、 D、
  • 12.  如图所示,某同学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

    (1)、下面是他实验时的操作步骤:其中不必要以及不恰当的步骤有____。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先释放纸带,然后再接通电源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 G、改换纸带,重做几次
    (2)、本实验选择纸带的要求是:纸带上打下的第1、2点间距离接近。若已知重物的质量为1.00kg,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如图(乙)所示,那么:从打下O点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J(保留3位有效数字);而动能的增加量ΔEk=J(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4)、若实验中经过计算发现增加的动能大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则可能的原因是(  )
    A、用公式v=gt算各点瞬时速度(设t为纸带上打下O点到打下其它记录点的时间) B、由于纸带和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之间存在摩擦阻力 C、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导致打第一个O点时便有了初速度 D、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
  • 13.  把篮球从距地板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观察篮球与水平地板撞击后反弹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判断篮球是否充好气的一种简单方法。某次,运动员将一质量m=0.60kg的篮球从H=1.8m的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与水平地板撞击后反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25m , 于是运动员确定该篮球充气较好。已知篮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为t=0.1s ,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篮球弹起瞬间的速度为多大?
    (2)、篮球与地板碰撞过程中,地板对篮球的平均冲力的大小。
  • 14.  中国空间站的机械臂具有七个自由度,类似于人类手臂的灵活性,可实现抓取、拖拽、爬行、对接等功能。如图所示,在长为d的机械臂作用下,微型卫星、空间站、地球位于同一直线,伸直的机械臂沿该直线方向抓住微型卫星,微型卫星与空间站一起做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微型卫星质量为m,空间站轨道半径为r,求:

    (1)、在轨运行时,空间站的线速度v1和微型卫星的线速度v2之比;
    (2)、机械臂对微型卫星的作用力大小F;(忽略空间站与卫星之间的万有引力以及机械臂对空间站的作用力,用m,g,R,r,d表示)
    (3)、物体在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引力势能。若取无穷远处为引力势能零点,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引力场中具有的引力势能为Ep=GMmr(式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的质量,r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若让机械臂松开卫星,通过控制卫星上自带的火箭发动机,使卫星由当前半径为r的圆轨道变轨到离地球更远的半径为r'的圆轨道,则在此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卫星做的功为多少?(用g、R、m、r、r'表示)
  • 15.  如图甲所示,下端带有挡板、光滑且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物块a、b用轻弹簧连接,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后一端与物块b连接,另一端连接轻质挂钩,滑轮左侧轻绳与斜面平行。开始时物块a、b静止,在挂钩上挂一物块c(图中未画出)并由静止释放,当物块b的速度减为零时,物块a刚要开始滑动。物块b运动过程中不会碰到定滑轮,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随物块b的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 , 物块a的质量为ma=3kg ,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b的质量;
    (2)、从物块b“刚要滑动”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块b做的功以及物块c的质量;
    (3)、物块b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