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情诊断(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梳理与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月(là)    沫(tù) 风(zhēng) 嘟(nang) B、想(chāi) 浓(chóu) 藤(màn)   院(sì) C、(huo)熟(xián)断(jiàn) 炽热(zhì) D、月(zhēng)黄鸡(mèn) 褴(lǚ) 挑(ti)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傲  恰好  采绘  万象更新 B、防御  徘徊  控制  心平气合 C、间断  处境  通宵  重见天日 D、抛弃  鞭炮  沸腾  万不得己
  • 3.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盈盈一水间。(充满) C、纤纤擢手。(白皙) D、今夜月明人望。(都、全部)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加集体活动时要遵守纪律,不能随心所欲 B、张医生是骨科专家,他对所有病人都一视同仁 , 尽心尽力。 C、与老战友相聚,客厅里不时传来祖父哄掌大笑的声音。 D、新春佳节,中华大地上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人们共话祝福意,同唱中国情。
  • 5. 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 B、我会激励自己把中国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比喻) C、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B、李磊的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可他认为自己临考前已经很认真地复习了。妈妈教

    育他:“‘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学习不能临阵磨枪,用心读书能成长。”

    C、我国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 7. 如果按照我国传统节日给下列诗句排序,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应该在(    )之间。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②和④ B、③和① C、④和① D、③和④
  • 8.
    (1)、下面选项中的诗句,不是描写春天景物的一项是(    )。
    A、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今年春天,你出去游玩了吗?哪些景物让你记忆深刻?请你回忆一次游览经历,写一段话,写清游玩的时间、地点及景物特点,并恰当引用题中的诗句。

二、阅读与鉴赏

  • 9. 材料1: 《老人与海》梗概

        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桑迪亚哥,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吹,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死拉住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此时,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用尽全力——地杀死它们,搏斗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天亮后人们看见船旁硕大无比的白色鱼脊骨,大家都惊叹老人桑提亚哥的毅力,回家后,老人睡着了,他又梦见非洲的狮子……

    材料2:

    《老人与海》节选   (美)海明威

    ①老头儿现在的头脑很清醒,他有坚强的决心,但是希望不大。他想,我不能阻止它攻击,我只要能够撑下去就行啦。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

    ②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他死死抓住棍子,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咬住棍子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凭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棍子就此丢了。

    ③他回过身从舵上拔下舵把(ba)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鱼群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窜上来,成群结队地撕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④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奋力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抢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用尽力气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用力刺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⑤他回到船艄,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舵。他把麻袋在肩头圈好,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他此刻筋疲力尽,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

    ⑥夜里还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不去理睬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它是完好的,没受一点儿损伤,除了那个舵把,回家不在话下。

    ⑦"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默读材料1《老人与海》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老人哪些“历险”的经历,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捕不到鱼,不愿服输——————

    (2)、将材料1小说梗概和材料2节选内容结合起来阅读,发现材料2呈现的故事情节是。从“他用尽力气抢了一次、两次,又一次。”可以感受到;从“他此刻筋疲力尽,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可以看出;作者细致地描写鲨鱼群对老人和大鱼的攻击,是为了表现
    (3)、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帮助我们在“游历”中体会人物的魅力。材料2中,老人再战鲨鱼面临着哪些困难?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面临困难:

    你的感悟:

    (4)、在材料2的最后,拴在船边的猎物(大马林鱼)被吃光只剩下一副鱼骨头。对这个结局,你是不是认为老人很倒霉,很不幸?为什么?
  • 10. 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有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在 18 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栩栩如生:

    (2)、短文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皮影制作、、广泛流传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作者详细描写了写其他,这样写的好处是:
    (3)、根据短文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引用《汉书》记载的故事,既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又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B、皮影的绘画也有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风、水、草、云等纹样为图案。 C、皮影的高度比较统一,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 D、其他戏剧和皮影戏一样,在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
    (4)、短文画线句中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三、习作与表达

  • 11. 题目:难忘的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②写清楚“难忘”的原因。③注意抓住重点,写出节日的特点。④字迹工整,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