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4月)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统一南北 B、三征辽东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 2. 据如表可知,隋代( )

    如表隋代全国户数、人口、耕地面积的变化

    年份

    全国户数

    全国人口

    耕地面积

    隋文帝即位(581年)

    500万

    3000万

    1900万顷

    隋炀帝即位(604年)

    800万

    4600万

    5500万顷

    A、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B、新生产工具发明多 C、社会安定,没有战争 D、隋炀帝的统治残暴
  • 3. 如图目录节选自一本人物传记,他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

    第八章求谏与纳谏

    第一节“恐人不言,导之使谏”

    (一)鼓励极言规谏

    (二)直谏者首推魏征

    第二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4. 有学者认为,隋朝有四大成就,第一是完成统一,第二是创新制度,第三是重大工程,第四是选人制度。对此,下面的理解准确的是( )
    A、统一——隋炀帝 B、制度——废丞相 C、工程——紫禁城 D、选人——科举制
  • 5. 一组同学开展“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搜集了以下唐朝时期的钱币资料,它们可用于探究当时( )

    A、中外交流的发展 B、政治制度的完善 C、民族关系的和睦 D、文学艺术的繁荣
  • 6. 武则天立“无字碑”且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当代史学家肯定武则天居多,主要是因为( )
    A、她创立科举制度,重视人才 B、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她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 D、她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 7. 唐朝将边疆归附的少数民族的部落组织纳入国家的行政体系之中,承认和保护这些部落首领的地位。唐太宗在谈及民族关系时说道:“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据此可知,唐朝( )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C、民族交往强调文化认同 D、已经消除民族矛盾
  • 8. 诗人王建《宫词》描写唐朝宫廷妇女的游艺生活,项目涉及乐舞、打球、竞渡、狩猎等方面,当时的平民妇女、优伶等也能参与体育活动。这体现了唐朝( )
    A、男女关系完全平等 B、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C、诗歌艺术成就高超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 9.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养。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

    文成公主入藏

    促进了中外的友好关系

    C

    鉴真东渡

    见证了唐朝的民族交融

    D

    安史之乱

    唐朝从此灭亡

    A、A B、B C、C D、D
  • 10. 据统计,唐诗有作者3600余人,诗作55000余首,其中农事诗不少于800首。宋诗约有11000多名作者,创作了20余万首诗,其中涉及农业的有10万余首,约占全诗的一半。这说明( )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诗歌繁荣 B、宋诗在文学中具有较高地位 C、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来源 D、唐宋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 11. 下边表格的历史信息反映了该时期( )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行营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藩镇割据四分五裂 C、由分裂走向统一 D、民族融合社会稳定
  • 12. 关注历史教材的目录,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表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A、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 13.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被誉为“诗圣”的是
  • 14. 敢于直言,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指
  • 15. 唐朝灭亡后,北方和南方相继出现多个小政权,史称“”。
  • 16. 唐朝末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一度攻入长安,给腐朽的统治以致命打击。
  • 17. 唐朝与天竺交往频繁,曾派高僧前往天竺求取佛经,这位高僧是

三、综合问答题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开放与包容是各国文明进步的重大理念,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

    材料一:他的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韧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在返日留唐的学生策动下,日本发生著名的大化改新。日本社会各阶层也深受唐文华浸染,他们吟唱唐诗,雅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服唐服。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走在唐朝的都城,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宽衢大道上,你遇见的绝不仅仅只是唐朝人。你随时会遇见突厥人、西域人、波斯(编者注:伊朗)人、大食(编者注:阿拉伯帝国)人、拂蒜(编者注:东罗马帝国)人、日本人、新罗人、天竺人、真腊人、骠国人……

    (1)、材料一中的“他”西行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浸染主要得益于哪些人群?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再举出一例唐朝时中日交往的史实。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唐朝的都城”是哪座城市?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对外交往主要有哪些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为当今中国对外交往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19题11分,第20题10分,共21分)

  • 19. 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的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请你填写出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作者对大运河的开凿持什么观点?其理由是什么?
    (3)、如果你是隋朝的民工、商人或主管经济的大臣。对隋朝开凿这条运河你会有什么看法?(选择其中一种身份回答即可)
    (4)、根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度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不少于两点)
  • 20.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经济繁荣】

    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制度建设】

    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文化发展】

    材料三: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唐朝,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盛世局面,请写出第一个盛世局面
    (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对唐朝发展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运用史实,说明唐朝文化“大出大进”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国家兴盛所需具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