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一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与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在后一关系上的主张是( )
    A、君主受命于天 B、君舟民水 C、制天命而用之 D、道法自然
  • 2.  如表为秦朝道路的种类及用途。这些道路的修建(   )

    种类

    用途

    驰道

    咸阳通向全国各主要方向的交通干线

    直道

    直通抗击匈奴前线九原郡的道路

    新道

    通向岭南的道路

    五尺道

    在西南山区修筑的道路

    A、保证了秦代经济的高度发展 B、有利于消除地区间差异 C、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维护了秦朝的长期统一
  • 3.  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认为: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由此可见,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A、古老文明源远流长  B、历史悠久多元起源 C、中原核心多元一体 D、逐步扩展各族认同
  • 4.  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西周实行这一度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 B、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 C、形成开放的治理结构 D、确立严格的等级秩序
  • 5.  殷商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占卜是否“受年”,是否“有雨”,卜辞的“田”字中间的横竖笔画往往不止一道,卜辞中所见农作物有黍、稷、粟、麦、稻等,农具有耒、耜等。这表明当时( )
    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农业发展备受重视 D、铁犁牛耕得到应用
  • 6.  春秋初年的楚、吴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前597年《春秋》改称为“楚子”“吴子”。杞君朝鲁君时用夷礼被贬称为夷,后改用周礼则又被称为“诸夏”。上述现象能说明,当时( )
    A、大国控制兼并小国 B、华夏认同观念逐步萌发 C、传统政治秩序崩溃 D、礼乐制度维系周朝统治
  • 7.  汉文帝时,对孝悌、力田、三老等基层教化乡官进行嘉奖并赐帛慰问;“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要求被举荐之人品德高尚,且尤其强调孝道;对于违背孝道的行为要处以刑罚。据此可知,当时( )
    A、政府比较重视基层治理 B、国家治理凸显儒家价值取向 C、官员选拔制度逐步完善 D、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尊崇
  • 8.  公元前451年,雅典以更加严格的规定来重新定义公民政治团体。公民权法重申女性和定居在城邦的外邦人不具公民权,还规定一个人必须在父母双方均是雅典人的情况下才能被授予公民权。这些规定( )
    A、导致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B、进一步凸显直接民主的弊端 C、加剧平民与贵族的对立 D、有利于强化公民的政治认同
  • 9.  下图反映了1965年-1975年美国福利支出占GDP比重变化率以及通货膨胀变化率情况,这一现象可用来说明( )

    A、加大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 B、布雷顿森林体系趋向瓦解 C、固定汇率被浮动汇率取代 D、扩大福利范围以缓和矛盾
  • 10.  在中央苏区,乡苏维埃成立了面向干部与群众的识字班、列宁小学、夜校等组织,本是文盲的乡苏维埃主席管松仁,不到一年就能看报、写工作汇报、辅导群众识字和学时事,被评为全县干部学习文化模范。乡苏维埃的扫盲运动(    )
    A、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B、提升了工农红军的战斗力 C、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配合了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 11.  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唐朝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唐代(    )

    A、重文轻武风气盛行 B、平民子弟垄断仕途 C、政权统治基础扩大 D、官员队伍素质提升
  • 12. 西方“两官分途”的核心是保持文官的“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文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对政党政治采取超然的态度,不与政党共进退;一旦进入文官队伍,文官的身份就得到法律保障,因此又叫“终身官员”和“永久雇员”等。据此推断,西方文官制度(    )
    A、促进了政治与管理的相互结合 B、克服了西方政党政治的弊端 C、顺应工业革命前改革官制需求 D、对国家治理具有双重的影响
  • 13. 下表为晚清财政收入税种所占比重(%)变化对照表。这一现象( )

    年份

    田赋

    盐税

    厘金

    关税

    1842

    76

    13

    0

    11

    1885

    48

    11

    19

    22

    1911

    27

    26

    24

    23

    注:厘金是指清政府于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征收的商业税。

    A、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 C、反映了传统社会的转型 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 14.  有学者认为,黑死病晚期欧洲人口大量减少,物资供应充裕。由于劳动力奇缺,劳工报酬大幅提高,农民和农奴纷纷离开了庄园,部分农奴通过起义来争取自己的自由。这说明,该学者认为黑死病(    )
    A、促进欧洲的社会转型 B、使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 C、推动文学革命的出现 D、冲击了教会的专制统治
  • 15.  下表所示为东汉与盛唐城市分布的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

    朝代

    统计年份

    黄淮地区

    长江—珠江地区

    西北

    总数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东汉

    140

    700

    59.3%

    383

    324%

    98

    8.3%

    1181

    100%

    盛唐

    740

    615

    37.5%

    964

    58.8%

    60

    3.7%

    1639

    100%

    A、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B、水运交通主导城市分布 C、南方社会比北方更稳定 D、关中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 16.  匣钵(烧制陶瓷的一种耐火容器),可将火焰与坯件隔离,防止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胚体和釉面,减少了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如唐朝越窑因在制瓷时使用了匣钵,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更为晶莹光润;宋代通过匣钵使建盏避免了与明火接触,使其变幻莫测的釉面更加丰富多彩。这体现出(    )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商品经济推动了制瓷工艺的改进 C、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D、政府对制瓷工艺的要求日益提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4分,20题1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以防御来犯之敌,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以密切关系、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清代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清廷还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国门洞开,从此陷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西北方向,英俄插手甚至侵入新疆、西藏;东南方向,美国、日本先后企图侵占台湾;西南方向,法国的侵略战火从越南蔓延到了中国本土。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陷入了严重的全方位的边疆危机,面临被瓜分的威胁。

    ——摘编自但兴悟《“大一统”中国的重新塑造:近代边疆危机与建省改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经略边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边疆碰到的新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王朝的存在与繁荣或者建立在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或者能够从外部获得稳定可靠的粮食供应,否则便会危机四伏。因此历代帝王都把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供给作为立国之本,从政策和法令上予以保证,制定基本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遇到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力就会受到极大破坏,因此,历代王朝都建立基本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措施,使广大农民得到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接济,度过危机,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这就是义仓和常平仓的设置。

    ——摘编自杨海民《中国古代粮食生产管理研究》

    材料二 隋代的粮食仓储有了很大发展,据《隋书·食货志》记述:“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邰、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炀帝时又在河南巩县东南原上置洛口仓,在洛阳北置加洛仓,这两个仓城共可储谷2600万石,足见隋代储积粮谷之多。从仓储形式上看,义仓的普遍兴建成为隋代仓储的一大特点。义仓的设置,对百姓确有好处,特别是设在乡间的义仓,不受州官控制,有灾时开仓较为方便,避免了官府赈给不及时的弊病。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府保障农业生产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隋朝粮食仓储的特点。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至18世纪,在贸易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英国政府积极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商品、实施出口补贴政策。这些保护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英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的极大繁荣。

    ——摘编自[英]邓肯·韦尔登《英国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发轫到19世纪中期,英国贸易政策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步放松贸易管制。以拿破仑战争为界,英国企业家群体关于贸易政策的主张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拿破仑战争之前,企业家群体反对《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通商条约草案》和《英法商约》。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以曼彻斯特棉纺织业工厂主为首的企业家群体领导了“反谷物法同盟”,并最终废除《谷物法》,推动英国对外贸易的管制逐渐放松。

    ——摘编自[英]屈勒味林著《英国史》

    材料三 1978年英国进出口贸易各类统计表

    类别

    欧共体

    国家占比

    其他西欧

    国家占比

    北美国家

    占比

    石油输出

    国占比

    发展中国

    家占比

    总额

    (亿英镑)

    出口贸易

    37.7%

    15.3%

    11.4%

    12.8%

    13.5%

    373.63

    进口贸易

    40.5%

    17.1%

    13.0%

    8.5%

    10.7%

    409.69

    ——根据[英]罗伯特·C·艾伦《全球经济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9世纪贸易政策的转变及其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78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三、论述题。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

    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

    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

    15~16世纪,西班牙人持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

    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19世纪中期,美国葡萄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

    ——以上材料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