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市直四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25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在世人心中一直占据着显    ①    (hè)的地位。古人利用自然资源与建筑形成独特风景,滕王阁与远处的青山绿水遥相呼应,    ②    登临滕王阁,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伫立江畔,观赏北流之赣江水,仰望蓝天,虽不能见“落霞与孤鹜齐飞”,但也可以看到飞鸟展翅盘于长空,勾起游人对王勃所描写的美丽秋景的联想。

    (1)、文中加点字“桓”的读音正确的是(    )
    A、héng B、huán C、yuán D、gèng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A、 B、 C、 D、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交相辉映 B、相得益彰 C、相辅相成 D、俯仰生姿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临滕王阁,不但我们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更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B、登临滕王阁,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 C、我们登临滕王阁,不但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 D、登临滕王阁,我们不但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更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准河的船一样。

    ②秦准河里的船,比北京万姓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

    ③“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的舱,也足系人情思。

    ④秦准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二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

    ⑤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

    ⑥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膩之感。

    A、④⑥⑤③②① B、②①④⑥⑤③ C、④⑥⑤③①② D、②①④⑥③⑤
  • 3. 古代先哲在思考“信”这一道德规范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下面的先贤名言中,属于“信”这一主题的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1分)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①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③,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②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③故国,这里指四川眉山。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首句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柳枝随风轻拂、婀娜动人的姿态。 B、“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 C、“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含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引起下阕的抒情。 D、全词意境清丽,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风。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对“烟雨暗千家”进行赏析。
  • 5.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刘振之,字而强,慈谿人。性刚方,敦学行,乡人严重之。崇祯初,举于乡,以教谕迁陵知县。十四年十二月,李自成陷许州。知州王应翼被害,都司张守正,乡官魏完真,诸生李文鹏、王应鹏皆死,自许州以南无坚城。有奸人素通贼,言城小宜速降,振之怒叱退之。典史杜邦举曰:“城存与存,亡与亡,此人臣之大义,公言极是。”振之乃与集吏民共守。贼大至,城陷,振之秉笏①坐堂上。贼索印,不与,缚置雪中三日夜,骂不绝口,乱刃交下乃死。初,振之书一小筒,藏箧②中,每岁元旦取视,辄加纸封其上。及死,家人发箧,乃“不贪财、不好色、不畏死”三语也,其立志如此。赠光禄寺丞。邦举,富平人。许州被屠,陵人恂惧③,守者或遁走,邦举捕得之,斩以徇④。及城陷,自成欲降之,邦举骂曰:“朝廷臣子,岂为贼用!”贼抉其舌,含血喷之,遂遇害。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一》,中华书局2015年版,有删改)

    [注释]①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以记事。②箧(qiè):小箱子。③恟(xiōng)惧:恐惧。④徇(xùn):巡行示众。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性刚    方七百里 B、许州以南无坚城    自非亭午夜分 C、振之一小简    与朱元思书 D、贼用    天子为动
    (2)、下面是“发”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填写义项。

    把箭射出去。例如:“见发其发矢十中八九。”(欧阳修《卖油翁》)

    出发。例如:“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花开。例如:“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例如:“家人发箧(《明史》)

    。例如:“征于色,发于声。”(《孟子》三章)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有奸人素通贼,言城小宜速降,振之怒叱退之。

    ②初,振之书一小简,藏箧中,每岁元旦取视,辄加纸封其上。

    (4)、按孟子的标准,文中的刘振之、杜邦举堪称“大丈夫”。请结合选文分析。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战乱中,杜甫在《春望》中低吟“”,表达盼望收到亲人消息的急切心情。
    (2)、王维《使至塞上》中“”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意境雄浑,被誉为“独绝千古”。
    (3)、李清照《渔家傲》中,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的句子是: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母亲

    丰子恺

    ①母亲生前没有摄影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形液和定影液,把我的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②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③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④我四岁时,父亲中了举人,同年祖母逝世,父亲在家,郁都不乐,以诗酒自娱,不管家事,终而科举废,父亲就从此隐遁。这期间家事店事,内外都归母亲一个兼理。我从书堂出来,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亲的身边,向她讨点东西吃。母亲口角上表出亲爱的笑容,伸手除下挂在椅子头顶的“饿杀猫篮”拿起饼饵给我吃;同时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给我几句勉励。

    ⑤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遣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柒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成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⑥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诚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了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⑦我二十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肯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⑧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⑨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了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海我抚养我,我从呸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

    ⑩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有删改)

    (1)、作者按照自己成长的时间轴,写了有关母亲的哪几件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四岁时

    九岁时

    父亲逝世,母亲负担起家中一切责任,终日坐在椅子上与各路来客交谈

    十七岁时

    二十二岁时

    毕业后赴远方服务,每次归家母亲依然坐在椅子上招待“我”、教训“我”

    三十岁时

    (2)、文中的母亲勤芳坚忍、教子有方,请结合选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将母亲这一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关注文中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3)、文章是以“我”的回忆的角度来叙写与母亲有关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和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都写对母亲的回忆,两文在主旨的表达上有何异同?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其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可分成若干种类。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区分上下联的方法,是看句末字的平仄,即“仄起平收”。

    最早的对联是为了庆祝新春佳节,增添喜庆气氛的应时之作、被称为春联。史科记载,早在秦汉以前,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家门前悬挂桃符的习俗。人们在桃树做的木板上画符以辟邪、祈福,每年“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吉祥话越写越多,桃木板不够写了,就把句子改写到红纸上,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春联。

    据说最古老的春联是五代后蜀国君孟昶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到朱元璋时,正式有了“春联”的命名,他命令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且微服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自此,对联正式成为民间过年的一项重要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材料二】

    “脱单脱贪不脱发,高个高颜求高分”……春节至,年轻人把不加班、不脱发、不出BUG(漏洞)这些接地气的愿望写进春联,还融入了音符,代码,英文,甚至化学元素,写成了别有一番风味的“现代春联”,让年味有了浓浓新意。

    提起春联,不少人都会联想到那一副副对仗工整、结构精巧的传统对联。如“人勤三春早,地肥五谷丰”“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文字的搭配组合不仅表达了各行各业的人们对辞旧迎新的欢喜心境,更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而且平仄相调,让春联的音韵动听悦耳,或错落起伏,或铿锵有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这项传统习俗被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不少年轻人将互联网中的流行文化套用到春联中,产生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现代春联”。从学生的“不挂科”,到白领的“不加班”,以及养宠人士的“喵言妙语”,各种“脑洞大开”的春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还形成了一门特色的定制春联生意。

    有人担心这种“万物皆可写春联”的做法,会拉低春联的门槛,消费春联的传统蕴意。其实,春联无论是高雅还是通俗,其本质还是反映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简单地说,就是图个吉利。而这种对生活乐观的态度,才是春联得以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再说,春联不只是人们撰写新年愿望的工具,其实还可以是一个展现个性的平台。与其千篇一律地挂着那几句重复多年的“生意兴隆”,不妨给这些“返璞归真”的现代春联一些包容和空间。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中“对联”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对联是一种独特的中文语言艺术形式。 B、对联按所用之处、内容、技巧、字数、句数、平仄,可分成不同的种类。 C、最早的对联是为了庆春节、添气氛而作,因而被称为“春联”,也称“桃符”。 D、新时代的春联有了新的形式与内容,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的本质没有改变。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秦汉以后,人们觉得桃木板不好写,就把吉祥话改写到红纸上,于是出现了春联。 B、朱元璋下今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对联,并命名为“春联”,贴对联成为过年的一种习俗。 C、春联中不同的文字的搭配组合,音韵和谐,体现出各行各业对新年的热切期待。 D、“脑洞大开”的现代春联,虽受热捧,但拉低了春联的门槛,消费了春联的传统蕴意。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

    李洪兴

    ①广表田野,农民群众抢抓农时,辛勤劳作耕耘;生产车间,大国工匠钻研技艺,不断破解工艺难题;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埋头攻关,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街头巷尾,快递小哥穿梭骑行,社区服务精细温馨……千行百业的繁荣,千家万户的美好,都镌刻着劳动的印记。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我们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奏响“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的强音,培育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

    ③“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崇尚劳动光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 劳动至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动精神,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强调“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指出“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宽广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号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着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④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必须靠劳动来创造。“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祝融”探火……中国航天之所以成就斐然,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广大航天人勤于钻研、精于创新。我们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构建起门类齐全、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背后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的持续付出。华夏大地上,从春耕的忙碌到秋收的喜悦,粮食稳产增收靠的是无数耕耘者挥洒汗水辛勤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一个国家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崇尚勤劳致富。

    ⑤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亿万劳动群众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必能在新征程上闯出新天地、干出新业绩。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要深入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引导人们崇尚劳动、见贤思齐;还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培养更多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⑥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人世间的美好梦想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才能破解,现代化建设的新辉煌才能铸就。

    (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对“劳动精神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2)、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是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等。 B、《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依靠辛勤的劳动,在荒岛上逐渐建成一座适合生存居住的家园,这个事例可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 C、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于各个方面,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重要的举措。 D、结尾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了劳动对于实现美好梦想及解决难题,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了中心论点。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10分)

  • 10. 某班为了分享名著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准备举办一次演讲比赛,四位同学按要求初步确定了演讲稿的标题,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伟人和英雄都有可亲可爱的一面——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B、散发着浓浓“京味儿”的语言——《骆驼祥子》语言特点探究 C、鲁迅最富生活情趣的一组散文——读《朝花夕拾》有感 D、博学多才、冲动鲁莽的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人物形象探究
  • 11.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经典纪实作品,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分享你的阅读方法。
  • 12. 下面文字选自《昆虫记》,请简要谈谈其中的科学和趣味。

    萤火虫可以说是一个双腿残疾者,它在自己的后腿上放上一朵漂亮的白色玫瑰花,一种没有关节、可向四下里活动的有十二个趾肢节的爪子,而这种管状的趾肢节,并非抓住而是黏附着物体。这个器官还有一个用途,它可以当作海绵和刷子来使用。

五、写作(50分)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打开语文课本,阅读一篇篇课文,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从文字中走来。“民族魂”鲁迅、“两弹”元勋邓稼先、女中豪杰花木兰、民间高手卖油翁、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真将军”周亚夫、“诗圣”杜甫……他们的身上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我们向善、务实、求美。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得精彩,抵达美好的人生境界。

    请在初中语文课文中选择一位你尊敬的人物作为对象,写一篇文章。或讲人物故事,或写人物对你成长的影响,或就人物的言行品格发表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