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内地西藏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36分)
-
1.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2.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说: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人类不用再四处寻觅可以食用的动物与植物。学者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的标准是:( )A、人工取火的运用 B、原始农业的兴起 C、群居生活的出现 D、磨制石器的使用3. 《礼记》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公天下的大同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产生方法是:( )A、选举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4. 《荀子·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对于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度是世袭制 B、周公可以直接管理各国封地 C、目的是“以藩屏周” D、诸侯没有多大的独立性5. 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报告记载,当地曾发现“储存龟料之所,大小数百只,皆为腹背完整之龟甲”。最有可能与之有关的是( )A、饲养经济的残存遗址 B、饮食风尚的考古遗迹 C、贵族时尚的偶然发现 D、文字刻写的需要6. 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出现“陪臣执国命”、“政由方伯”,其背后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王室衰微 B、尊王攘夷 C、土地私有 D、民族交融7. 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A、无为而治 B、因势而变 C、兼爱非攻 D、尊卑有序8. 道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儒家提倡“为政以德”;法家认为“以天为法,循法而行”,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 )A、塑造理想人格 B、弘扬社会正气 C、为往圣继绝学 D、寻求国家治理9. “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材料中的‘帝国’存在于:( )A、公元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2世纪后期 D、公元前2世纪前期10.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与蒲松龄这诗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大泽乡起义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11. 下表是西汉时期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据。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数量大大增加其结果是:(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行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
公元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公元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
公元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公元前106年
108郡、国
A、郡国与朝廷矛盾的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 C、中央集权得到有效加强 D、中央与地方矛盾消失12. 下表列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导致下表皇帝年幼及寿命普通短的原因是:(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东汉后期瘟疫流行 C、当时医疗条件落后 D、后世史书记载有误13. 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班超出使西域14. 提出“治未病”,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医圣”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麻沸散”15. “烈火西焚魏旗,周郞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唐朝诗人胡曾这首诗描述的战争导致了:( )A、完成了北方统一 B、为三国鼎立奠基 C、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D、导致“白骨露于野”16.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本司马迁的著作就是( )A、《史记》 B、《汉书》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17.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南迁农民带来先进耕作技术18.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基本特征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社会安定与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二、非选择题(共44分)
-
19.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阅读相关史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大一统”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天下一统,即国家领土的完整。第二,政治一统,即天下统一于一个国家,一个君王。第三,思想一统,有共同的核心价值。第四,民族一统,即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为一体。
——摘编自何星亮《“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
材料二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采取哪些措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有哪些措施?20.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四方古印文,它们均与秦朝的改革有关。
材料三 (孝文帝)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少数民族旧俗)。……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
(1)、材料一所涉及的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说说这四方古印文体现出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3)、材料三中的留京官员违背了他的哪项诏令?除此之外,孝文帝改革还有哪些改革措施(举一例),改革的措施有何历史意义?2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总书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文化自信的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文字有记录,记录有载体,大量的考古发现,目前为止,在河南安阳殷墟,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三万五千余片,单字数量已逾四千字左右,是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
材料二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材料三: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②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③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
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⑤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⑥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材料四: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时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目前发现的成熟文字是什么?可能出现在哪些书写载体上。并指出秦统一的文字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总结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是同学们整理的百家之言,其中属于儒家和法家的名言分别有哪些(填序号)?(4)、依据材料四概括百家争鸣对当时我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