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年春季期六年级下册语文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随堂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字词积累与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jī xiè

    xuán wō

    dǐ yù

    pàn nì

    xǐ zǎo

    shòu yǔ

    wěi dù

    dàn shēng

  •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生(dàn yán)观(zòng zhòng)(xián jiǎn)
    (2)、他出(chāi  chà)了,(chāi  chà)不多也快回来了。
    (3)、德国(zhuó  zhù)名的地质学家魏格纳是一个执(zhuó  zhù)于科学研究的人。
  • 3. 形近字组词。

        贯    疑    圃    锲

        惯    凝    葡    契

  • 4. 读一读,选择恰当的词语。
    (1)、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造  建树  建设)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波义耳立即(敏感  敏捷  灵敏)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3)、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  情境  情形)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4)、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证据  根据  依据)
  • 5. 根据句意写成语。
    (1)、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2)、虽然罕见,但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配对儿。 
    (3)、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4)、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5)、经过多次考虑,还是没有想明白,形容难以琢磨,不好寻求答案。
  • 6.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惯     追     见

    而不     无     不可

    (2)、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的词语是:
    (3)、善于的人,往往能从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从而有所成就。
  • 7.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缩句)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改为反问句)
    (3)、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进科学家进行了许多实验。(修改病句)
    (4)、善于发问的人,最终会从中有所发现、发明、创造、成就。(用排比句表述)
    (5)、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有什么关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仿写句子)
  •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为了论述这一观点,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

二、阅读理解与提升

  • 9. 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③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④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和“差不多”的“差”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和“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3)、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甫洛夫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4)、“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 , “!”指的是。这样写的好处,下面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灵感”指的是(    )
    A、神异的灵应 B、创作的冲动 C、细腻的感觉 D、突然间得到的启发
    (6)、从文中画横线这句话中可知,科学的灵感是凭借而获得的。这里采用华罗庚的话来说明观点的好处是
    (7)、从文中可知,经由“偶然的机遇”发现真理,要具备的条件。
    (8)、第③段中“这样的事例”在原文中具体指什么事例?
  • 10. 课外阅读。

    从小就爱问“为什么”

    爱迪生是人类科学技术史上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留下了2000多项发明,至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之相比。

    那么,爱迪生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呢?在他身上,可以发现远大的事业心、顽强的毅力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他曾说过:“所谓天才那是假话,艰苦的工作才是实在的。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可见他的成功与他强烈的事业心、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同时也离不开他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小时候良好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爱迪生从小就表现出爱观察事物、爱动脑筋、爱提问题的性格。8岁时在学校读书,因爱提问题惹恼了老师,只上了3个月的学就被学校以“头脑愚笨不堪教化”而赶出了校门,从此再也没有进过任何学校接受正规化教育。开始时,爱迪生是在母亲指导下自学;12岁时,他为了能到一家大型图书馆读书学习和免费阅读报刊,在火车上当了一名报童,从此便开始了他边谋生一边学习的生涯。

    遇事爱问“为什么”,这是爱迪生的一大特点,也是他走向成功的开始。

    在一般孩子的眼里,大自然是供他们游玩的场所,但在爱迪生眼里,它是一个个问题的迷宫。如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声越来越大,闪电越来越密,等等,他便在心里琢磨?____?____?____?

    爱迪生从小就发爱动脑筋,发现什么不明白的事情,碰上他觉得应该明白的事情的道理,他的问话就会多起来,而且这些话中都是一个内容:为什么?正是这种从小就爱思考、动脑筋、永不满足的性格,使他逐渐走上了科学的发明创造之路,并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爱迪生走向成功的开始是(    )
    A、他有远大的事业心。 B、他从小就爱动脑筋。 C、他遇事爱问“为什么”。 D、他有顽强的毅力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
    (2)、联系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3)、第3自然段中列举了爱迪生“8岁时”和“12岁时”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
    (4)、你是怎样理解爱迪生的“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的?

三、拓展延伸与探究

  • 11. 看图完成练习。
    (1)、我知道:下图中的人物是国著名物理学家 , 据说他由生活中的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我设计:《科学画报》准备用上图当封面,为了增加图片效果,决定在中加入内容。我觉得加入好,因为:

    A.苹果为什么不往上掉      B.!      C.?      D.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