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3-2024学年期七年级上学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
1. 一个生活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人,下列选项中他最不可能经历的是( )A、用磨制的石器和骨器从事劳动 B、住的是干栏式木构建筑 C、会使用彩色的陶器来盛粟米饭 D、从木结构水井之中取水2. 《竹书纪年》和《史记》中都有商朝多次迁都的记载。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西南发现了商代最早的都城:在郑州发现了商代早期最大的都城;在安阳发现了殷墟遗址。由此可知( )A、古书记载内容都是客观的 B、考古是印证文献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C、古文献记载过于夸大史实 D、文献记载必须得到考古证实才真实3. 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4. 据《文物》记载,陕西凤翔秦公墓和秦宗庙遗址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器有十余件,其中出土的铁锸、铁铲、钁(大锄)等均为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这一发现表明( )A、陕西地区最早使用铁制农具 B、铁犁牛耕在全国推广 C、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力提高 D、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5. 寒假即将来临,各文旅局为吸引游客的到来,“卷”疯了。西南F4(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火爆出圈。如果你要去西南F4旅游,你可能会去一下哪个地方?( )A、秦长城 B、云冈石窟 C、都江堰 D、龙门石窟6. 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早在春秋时期,有位大思想家就提出类似主张,追求教育公平,他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7.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8. 秦统一后,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统一度量衡的根本出发点在于 ( )A、消除六国遗迹 B、方便商品流通 C、强化地方统治 D、巩固国家统一9. 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联想到答案应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八王之乱 D、官渡之战10. 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这一人物是( )A、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B、创立了三公九卿制 C、开创了“光武中兴” 的局面 D、派遣甘英出使大秦11. 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罗马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和荣耀的象征。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A、丰富了文化生活 B、彻底消除了中外隔阂 C、推动了民族交融 D、巩固了国家统一12. 下面文本框的内容摘自《历史襄阳》。横线上应该填入的人物是( )
钟灵毓秀 名人辈出
浪漫赋祖、悲秋骚人之宋玉
龙腾白水、奠基东汉之刘秀
千古名相、三分天下之____
田园诗祖、文坛奇葩之孟浩然
A、诸葛亮 B、皮日休 C、米芾 D、孟浩然13. 某位学者对北魏时期部分女性服饰做的研究统计如下,都城迁到洛阳后,女性服饰出现变化。变化直接原因是( )服饰组合
都城在平城时
穿着人数
迁都洛阳后
穿着人数
风帽、鲜卑长袍
114
0
襦裙(汉服的一种)
72
188
A、统一北方政权 B、重视农业生产 C、推行汉化措施 D、重视吏治改革14.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部分),其中,图中ABC处是( )A、东汉西晋东晋 B、魏东晋西晋 C、魏西晋东晋 D、魏东晋西晋二、非选择题(共32分)
-
15. 改革、创新与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篇】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创新篇】
材料二:秦朝的政治结构图(如图)
材料三: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开放篇】
材料四:
材料五:“一带一路”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具有新时代的特征。首先是“亲善之路”……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发展、互利共赢。其次是“繁荣之路”……连接了亚、欧、非三块大陆,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机遇与潜力。最后是“交流之路”……不仅是经济贸易之路,还是文化交流和民众交往之路。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们要发扬丝路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生命。
——摘编自王义桅《论“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与传承》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商君治秦”中最能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是什么?(2)、材料二的图指出秦始皇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意义?(3)、结合所学,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任选两个角度)(4)、材料四中A处应该填写哪一地名?汉朝时期,哪一宗教通过此路传入中国?(5)、结合材料五,提炼“丝路精神”的核心内涵。(至少三点)16.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下面是某班同学以“民族交融”为主题设计的活动探究方案,请你参与完成。【疆域变迁:民族认同】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民族认同:多元一体】
材料二:
材料三:赵钱孙的家世:世世代代生活在北方,是黄河流域的务农家庭。曾祖父,在西晋“八王之乱”中被抓去当兵,不知所终。祖父,在与新迁入本地的氐族人的冲突中被杀,家道中落,日益穷困。父亲,被前秦王苻坚强征入伍去攻打东晋, A 后不知下落。时局纷扰,兵荒马乱,赵钱孙觉得实在没有办法在老家待下去了,他想到了搬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完成统一的重大意义。(2)、有人说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仅仅是汉族先进文化影响少数民族,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二图片中的史实举例说明。(3)、A应该填哪个战役?赵钱孙如果一定要搬家,往哪儿搬?为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民族交融”有什么感悟?(至少两点)17.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国家、民族发展道路上意义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以上材料,提取部分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部分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