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隋朝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重新统一南北 B、改革制度 C、发展生产 D、开通大运河
  • 2.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魏征 B、杜如晦 C、房玄龄 D、姚崇
  • 3. 贞观年间,统治者能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局面。这一局面被称为(   )
    A、汉武盛世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元和中兴
  • 4.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武则天 B、杨坚 C、李世民 D、慈禧
  • 5. 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从古至今便存在,下列皇帝中,亲自面试考生、创立殿试制度的是( )
    A、隋文帝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 6. 唐朝时,它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此大都市是(   )
    A、长安 B、洛阳 C、杭州 D、开封
  • 7. 唐朝时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高宗
  • 8. 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诗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   )
    A、反映了科举制度进步 B、体现了民族交融成果 C、得益于社会风气开放 D、确立了双向交流局面
  • 9.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他的诗飘逸洒脱,具有浪漫情怀,享用“诗仙”的美誉。他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 10.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大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    )
    A、日本 B、印度 C、朝鲜 D、越南
  • 11. 在小说《西游记》中,下列哪个人物有历史原型(   )
    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和尚
  • 12.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大泽乡起义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
  • 13. 新化县某同学对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进行了如下归纳,符合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 14.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下面对“重文轻武”政策理解错误的是(   )
    A、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B、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 C、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D、武将的地位明显高于文臣
  • 15. 下列政权与其建立民族对应关系不符合史实的是(   )
    A、辽—契丹族 B、北宋—汉族 C、西夏—女真族 D、元—蒙古
  • 16. 下面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7. 他在南宋建立之初,率军北伐,取得了郾城大捷等诸多战果,收复了许多失地。他精忠报国的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是(   )
    A、文天祥 B、岳飞 C、白居易 D、黄巢
  • 18.  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  )
    A、耕地面积的增加 B、科学技术的突破 C、对外贸易的发展 D、经济重心的南移
  • 19.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

    ①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②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③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 20. 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汴梁 B、临安 C、景德镇 D、泉州
  • 21.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
  • 22. 他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毛泽东称他“只识弯弓射大雕”。他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魏征 D、文天祥
  • 2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魏 D、元朝
  • 24. 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蒙古灭金  ③西夏灭亡  ④元朝建立  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A、①⑤②③④ B、①②⑤③④ C、⑤①③④② D、⑤③②①④
  • 25. 南宋时期,坚持抗元斗争,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著名诗句的人物是(   )
    A、辛弃疾 B、岳飞 C、黄巢 D、文天祥

二、综合题

  • 26. 读图并结合材料答题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于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对大运河作了完全不同的评价,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2)、假如你从江都出发要到都城长安游玩,路途中必然经过图中哪一段运河?(填写字母)
    (3)、材料三中的“涿郡”和“余杭”是大运河的南北端点,分别指现在什么地方?大运河以哪个城市为中心?
    (4)、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
  • 27.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历来是统治者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当时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并从此影响着中国的教育和整个社会。

    材料二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1)、材料一中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与哪位皇帝有关?
    (2)、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其中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据此分析科举制实施的根本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在历史上产生的积极影响?
  • 28.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它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摘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有史以来,能成就盛世的王朝屈指可数,而唐代却两度出现盛世,这既与两位君主(唐太宗、唐玄宗)的英明密不可分,同时又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总之,唐代的兴盛乃是制度所成就。当然,好制度需要人设计,更需要人执行。

    ——摘自《略谈唐代兴盛的制度原因》

    材料四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活动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一和图二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2)、材料二中的“公主”是谁?说说这一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
    (3)、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4)、唐朝时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友好往来比较频繁,试举两例说明?
    (5)、唐朝的繁盛给后人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宋朝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这种变化趋势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后完成是在何时?
    (2)、请分析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哪两个地区成为全国的重要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