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日日练(10)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提高粮食产量 B、解决温饱问题 C、缩小城乡差别 D、维护人民利益
  •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 3. 《人民日报》真实记录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下列文章刊登在20世纪70年代《人民日报》上的是(    )
    A、《决胜全面小康迈向新的征程》 B、《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大会议受到热烈欢迎》
  • 4. 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 5.  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历史直观、简明的反映。一位同学在自主历史学习中搜集到以下图片(图1-图4)。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图1司母戊鼎是研究殷墟甲骨文的重要资料 B、图2农业工具的发明有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 C、图3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D、图4再现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
  • 6.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这有利于( )
    A、齐桓公成为霸主 B、商鞅推行新法 C、秦完成统一大业 D、夏朝巩固统治
  • 7. 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材料中的“改革”(    )
    A、宗旨是维护农民的利益 B、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废除了俄国土地私有制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8. 某班进行历史主题学习,列出了如下学习内容。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合适的主题( )                                 

    主题:____

    内容:①欧洲的联合

    ②日本的崛起

    ③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A、一战后初期的世界 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D、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
  • 9. 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
    A、实行土地公有制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经济自给自足 D、居民都是自由农民
  • 10. 中世纪时,大多数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世界中心,地是平的,还有四个角,彻底颠覆这一观点的是
    A、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D、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 11. 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该宣言(    )
    A、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促进了现代工厂制的出现 D、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 12. 列宁多次指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的几年内,俄国农村的灾难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而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够所引起的。这一认识推动了苏俄(联)(    )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 13. 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领导人说:“事情似乎很奇怪.社会主义共和国怎么能依靠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这一论述意在(   )
    A、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B、解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C、推动工业化全面展开 D、阐明推行苏联模式的必然性
  • 14. 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新兴工业部门”有(    )
    A、煤炭和钢铁 B、电力和石油 C、冶金和采矿 D、交通和化工
  • 15. “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评述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罗斯福新政 C、“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新经济”
  • 16.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之时,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下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 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巾起义           ②大泽乡起义             ③黄巢起义            ④李自成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 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 17.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辛弃疾在各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是( )
    A、豪迈的报国之情 B、浓郁的思乡之情 C、飘逸的山水之情 D、凄婉的惜别之情
  • 18. 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下列能印证这一论述的史事是( )
    A、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B、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00多个国家 C、有70多个国家与唐朝有来往 D、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
  • 19.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明清时期的“一代之文学”是( )
    A、杂剧 B、散文 C、小说 D、戏曲
  • 20. 1915年后,各地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二、材料分析题

  • 21. 人口的变化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口数量】

    材料一  与前代户口相比,两汉人口最高为五千多万;唐代开元,天宝之际的人口六千万上下,这些人口创造了汉唐盛世……到宋徽宗年间,户数超过两千万,每户以五口计算,人口已超过了一亿,远远超过汉唐,几乎是汉唐的两倍。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摘编)

    【人口迁徙】
    材料二  这个时期最令人注目的汉语人群大规模南迁运动,分别发生在公元310年代和750年代……南迁的北方人口对地广人稀的南方来说,不仅是珍贵的劳动力,而且成为全方位带动南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1120年代由金朝入主中原造成的“靖康之难”,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北方人口的大规模南迁。

    ——清华国学院《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摘编)

    【人口结构】
    材料三  城市建置中坊市制的崩溃于宋代,更为市民阶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由的发展空间。……(元代)出现了代表市井文化较高成就的元杂剧和散曲。明代中叶以后,发达的市镇经济为市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市民在数量上的急速增长,在壮大市民阶层的同时,在“质”上也发生了与宋代市民阶层明显不同的变化,在某些方面已有了迎接近代曙光的勇气。

    ——赵伯陶《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论略》摘编)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位皇帝的统治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六千万上下”人口创造的唐朝盛世局面是什么?北宋时期人口明显增加,写出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造成公元310年代和750年代“汉语人群大规模南迁”的事件分别是什么。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规模南迁使得经济格局发生的重大转变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明时期逐步发展壮大的新阶层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据材料三,指出明代中叶以后市井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 22. 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意识觉醒】

    材料一

    【国家地位提升】

    材料二  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杨忠虎,王明《中共党史简明读本》摘编)

    材料三  衡量战争胜负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战略目标。中共中央确定的基本战略目标是“使美国知难而退”,打到三八线地区,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战争的结果完全实现了这个预期的战略目标,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无论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乃至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齐德学《英明的决策、胜利的结果、伟大的意义》(摘编)

    【国际影响力增强】

    材料四


    图1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        图2

    (1)、近代列强的入侵激起了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19世纪90年代哪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促使民族意识初步觉醒?由此掀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什么?
    (2)、20世纪初的一场运动因其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实现了民族意识第一次全面觉醒,这场运动是什么?抗日战争使得民族意识觉醒达到全新高度,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3)、材料二中“最伟大的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5)、材料四图1中C阶段为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最快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阶段我国重大外交成就一例。图2中2001年后我国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写出与此相关的重大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