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实战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项训练:05 文化传承类阅读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8 类型:复习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课外阅读

    【材料1】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被视为中国国粹。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等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

    【材料2】舞台上的京剧角色可以划分成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又被称作“行当”。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分为须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旦角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丑行的“丑”是指扮相不俊美,并非专指品质上的丑恶。丑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阴险狡诈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材料3】“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京剧脸谱中,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有为中性,代表草芥英雄;黄脸和白脸含有贬义,代表残暴、奸诈多疑;金脸和银脸代表神妖。

    (1)、京剧行当分为四种类型。
    (2)、结合材料及生活经验做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剧在化妆、服务各方面注重写实。 B、在京剧里,曹操被塑造成阴险奸诈、善用心机的形象。因此,给他设计的脸谱为白脸。 C、梅兰芳通过不断努力,终于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他一般扮演威风凛凛的将军。 D、丑行扮演的角色全是阴险狡诈的人物。
    (3)、关羽“面如重枣”,为人忠诚耿直,设计脸谱应为(     )。
    A、白脸 B、红脸 C、绿脸 D、银脸
    (4)、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你在下面括号里填上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①班长知道小明故意跟自己唱 , 只好请老师出面 , 这才化解了矛盾。

    ②爸爸妈妈在教育我我时,总是一个 , 一个

    (5)、“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缩句)
  • 2. 阅读下面关于京剧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京剧,又称京戏,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深受国人喜爱。1790年(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地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2010年,京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生”扮演男性人物,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一般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旦”扮演女性人物,又分为青衣、花旦等;“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突出特点的男性角色。勾画脸谱,重施油彩。脸谱颜色代表不同含义,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等;“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

    【材料三】

    京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拥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主要以历史故事为演出内容,通过讲述是与非、善与恶、忠与奸的故事,表现家国情怀,赞美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家京剧院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编排了现代京剧《风华正茂》。观众受到了精神的洗礼,感受到信的力量。

    (1)、选出对材料概括不恰当的一项:( )
    A、【材料一】介绍了京剧这一剧种的形成及影响。 B、【材料二】重点介绍了京剧艺术的四个行当。 C、【材料三】重点介绍《风华正茂》的主要内容。
    (2)、“京剧又称京戏,中国“国粹”之一”中的“之一”能去掉吗?为什么?
    (3)、给下列图片对应的京剧行当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旦净丑 B、丑旦生净 C、丑旦净生 D、生丑旦净
    (4)、京剧里曹操的人物形象奸诈多疑,设计的脸谱应为( )。
    A、红脸 B、黑脸 C、白脸 D、蓝脸
    (5)、结合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现代京剧《风华正茂》,使观众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②在京剧中,“丑角”指的就是丑陋的角色。

    ③京剧又被称为京戏,诞生于北京,是北京的地方戏。

    (6)、学校开设了“京剧社团”,请你为社团设计一条弘扬京剧艺术的宣传标语。
  • 3. 课外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ㅤㅤ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ㅤㅤ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剧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剧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ㅤㅤ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ㅤㅤ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ㅤㅤ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ㅤㅤ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ㅤㅤ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戏曲必将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它的独特的表现方法必将为世界戏剧所借鉴,为发展戏剧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1)、体会短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感受艺术之美,完成填空。 

     ①短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是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突出了中国戏剧的特色。 

     ②短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赞不绝口: 

    (3)、第②段中划“波浪线”的词语“一般”能够去掉吗?说说你的看法。 
    (4)、中国戏曲的传统技艺性指的是什么?请摘抄出相关语句。 
    (5)、中国戏曲的“写意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4. 阅读理解

    故乡的黄梅戏

    ①我的故乡在桐城县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满着黄梅戏的节拍和韵律,3岁的孩童唱出一段黄梅戏,是司空见惯的事;白发苍苍的老人,更是黄梅戏高手,不仅能唱,还能作出高难度表演,讲出许多戏曲理论。

    ②记得在家乡种田的日子里,家乡的上空几乎每时每刻都飘浮着黄梅戏的声音。

    ③白天劳作之时,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就自觉不自觉地哼起了黄梅戏,尤其那七仙女“看人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段,似乎每个人都感到这是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于是唱得深情、唱得够味,百唱不厌。在出工收工的途中,青年们走在空旷的田野中,总是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唱,你一段我一段,此起彼落;男高音女高音,遥相呼应。一切是那样的无拘无束,将人们劳作的困乏一扫而空。

    ④夏夜纳凉之际,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带着小凳子、小凉床,来到村郊塘边,不一会便哼唱起了黄梅戏,有独唱,有合唱,还有对唱,纳凉听唱的人,便将手中的芭蕉扇在腿上背上拍蚊虫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拍打出黄梅戏的节拍和鼓点,以作附和。夜深了,唱累了,有的开始打瞌睡,少数睡意未至的亢奋者,便和着轻风、和着菱香,讲着许多黄梅戏的故事。

    ⑤秋冬的夜晚,黄梅戏的声浪仍在夜空中流淌。如果你从村庄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你一定会不时地停下脚步来,去寻找萦绕缥缈在你身边的戏曲声。刚进村庄,你可能会听到那吹奏着黄梅戏曲调的悠扬笛声,向前走一段,又传来黄梅戏中的经典乐器二胡的拉奏声,偶尔还有口琴、手风琴等等。这些乐器发出的黄梅戏小段,在庄子的上空久久环绕,你辨不清她发自哪一家哪一户哪一个方向,一时间形成了乡村别出心裁的黄梅戏交响曲。

    ⑥春节前夕,最是故乡黄梅戏的高潮。村里挑选出二三十名戏技出众的农人,经过十几天的排练,一台演唱数小时的大小节目就非常完美了。虽然隆冬的夜晚,寒风使劲地吹,甚至天上飘下零星雪花,也赶不走那黑压压的不知从哪里赶来看戏的人群

    ⑦往事悠悠,如今我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哼起黄梅戏,就不再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好像家乡就在自己的身旁,于是顿然充满自信和力量。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司空见惯:

    无拘无束:

    (2)、作者满含深情回忆了有关“故乡的黄梅”的哪四个场景?请你简要概括。

    。② 。

    。④

    (3)、 文章第③④段中都用到了“自觉不自觉地”这个短语,它和第③段中的成语意思是一样的,写出了。(1+2)
    (4)、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
    (5)、你如何理解“只要哼起黄梅戏,就不再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这句话? 
  • 5.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箭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方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偶玩要,影子倒映于地,栩棚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布用截成李夫人的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的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影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皮影人涂有各种颜色,以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其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风、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以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其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且、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在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栩栩如生:

    (2)、这篇短文依次介绍了皮影戏的、皮影制作、广泛流传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详细介绍 , 略写了其他,这样写的好处是
    (3)、根据短文内容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引用《汉书》记载的故事,既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又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B、皮影的绘画也有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水、草、云等纹样为图案。 C、皮影的高度比较统一,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 D、其他戏剧和皮影戏一样,在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
    (4)、短文画线句中的“之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