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历代法老调集大批劳力围绕尤姆湖周围建起一道长约30千米的大坝,又在大坝上修建了水闸和水渠,使得尤姆湖与尼罗河相通,便于农业生产灌溉。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  )
    A、主要在播种季进行 B、反映了古埃及农业领先世界 C、体现了法老的独尊 D、得益于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 2. 在古希腊早期历史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神灵,家里都有专门的祭坛,以家庭为中心的祭祀活动占据了主导地位。城邦时代,最初以家庭建筑为中心的祭祀场所逐渐演变为大型的神庙建筑,祭祀的主体也由家庭逐渐变成了城邦。这一变化有利于(  )
    A、增强城邦的凝聚力 B、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
    C、促进商品贸易发展 D、扩大民主政治的范围
  • 3. 考古学家在南美的秘鲁和印度河谷的摩亨朱达罗(今巴基斯坦境内)挖掘出了4000多年前的棉布碎片:在新疆罗布泊西汉末至东汉的楼兰遗址中,发现了非洲棉的棉布残片,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棉织物。这反映了( )
    A、技术传播突破地理障碍 B、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源性 C、文明演进呈一体化趋势 D、历史研究依赖考古发现
  • 4. 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这(  )
    A、有利于庄园经济的发展 B、不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C、说明教会地位举足轻重 D、阻碍了法律的发展进步
  • 5. 8世纪,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该材料(   )
    A、肯定阿拉伯帝国在贸易中的桥梁作用 B、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异常发达 C、指出巴格达贸易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印证阿拉伯帝国商业的繁荣
  • 6. 16世纪,阿兹特克人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这一做法旨在(    )
    A、清除污泥净化水质 B、疏通河道方便交通 C、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D、为制陶业提供原料
  • 7. 11世纪以后,西欧各地纷纷建立大学。1500年,全欧洲已有65所大学,大学学习和研究科目已不限于神学,还有法学、医学、文艺等。大学及其学习科目的增加,主要是(   )
    A、满足新兴市民阶层的需求 B、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C、反对教会至高无上的权威 D、加强封建王权的需要
  • 8. 传统观点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东西方商路受阻、寻求黄金、宗教扩张等说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当时欧洲落后和衰落促使欧洲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欧洲力量被挤向地中海西部和大西洋,新航路开辟因此展开。据此可知,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认识( )
    A、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不确定性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当时其他视角的观察 D、近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 9. 16世纪后、天花等传染病开始在美洲肆虐。调查显示,仅18世纪70年代,至少有30%的西海岸印第安人死于天花。1780年,天花在密苏里河流域的印第安人中大流行,死亡率极高。这一时期,传染病的肆虐(  )
    A、刺激了欧洲殖民者到来 B、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
    C、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兴盛 D、抑制了西方殖民活动的开展
  • 10. 有学者描绘某个时代,“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繁荣,也不仅是古典学识的再现,更表现在意大利人在地中海明媚阳光照耀下对新生活的憧憬:新兴中产阶级的出现促使人们享受现世;大学、知识和哲学的发展启迪了人的心智;广泛地认识世界开阔了人的心灵”。这个时代(  )
    A、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自由主义正在兴起 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D、理性主义日益盛行
  • 11. 自由和平等是资产阶级的重要价值追求。北美殖民地在独立的过程中更注重对自由的维护,而法国革命则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这一现象源于(   )
    A、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 B、革命领导阶级的不同 C、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别 D、启蒙思想理解的差距
  • 12.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 13.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提出了著名的巴黎公社原则,论述了巴黎工人七十二天中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武装自卫的过程,以历史的事实证明:“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争得自身解放的权利。”这说明巴黎公社运动(   )
    A、受到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确立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 D、丰富和补充了马克思主义
  • 14. 有学者指出,英国人到印度,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突出的一切。然而,随着印度在经济上被卷入世界交往的狂潮,政治上更加牢固统一、现代化的军队出现了,铁路、轮船、电报等也相继出现。据此可知,该学者旨在强调(  )
    A、世界殖民侵略的双重任务 B、英国对印度殖民侵略与建设并存
    C、殖民侵略利于文明的交流 D、印度现代化成就主要归功于英国
  • 15. 如图是1933年中国《时事月报》上刊登的一幅名为“石油之战”的讽刺漫画,这幅漫画以当时爆发在拉丁美洲的两个为争夺石油产区的国家间的战争为背景,漫画中一个玻利维业人和一个巴拉圭人站在石油桶上你米我往的拼刺刀,前者头藏印有美元的旗帜,后者戴着画有英镑的方旗。这幅漫画反映了( )
    A、拉丁美洲各国间的矛盾尖锐 B、英美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C、中国政府关注世界局势变化 D、拉丁美洲的革命任务艰巨
  • 16.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认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了,分裂了,而且易受攻击,所以白人统治者看起来不再能统治殖民地的人民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自己国家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更加不愿意成为顺从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臣民。”他意在强调(  )
    A、一战导致殖民体系的瓦解 B、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C、拿破仑战争传播启蒙思想 D、二战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
  • 17. 1921年6月,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恢复商品生产和货币机制,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下半年,国家退出拥有20名工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允许私人承租经营;同时准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允许私人开办商店。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协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C、开展工业化建设 D、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
  • 18. 甘地时常劝诫人们用家里纺的布代替进口的机制织物,也曾系上一条布腰带,当众操作纺车,还号召人们亲自到海滨取水制盐。甘地此举旨在(  )
    A、振兴印度民族工业 B、削弱英国统治的经济基础
    C、宣扬非暴力的思想 D、动员民众投身于民族斗争
  • 19.
    二战中,通过偷听人们“无心之语”窃取情报的间谍活动频频发生。为此,苏联在1941年创作了海报《闭上你的嘴!》(如图)。海报中母亲的儿子在前线战斗,她目光凝视,神情严肃,手指抵唇,警告人们:不要多说话。该海报的设计深意是(  )
    A、规范国内舆论秩序
    B、激励群众积极参战
    C、通过母爱鼓舞前线斗志
    D、号召人民共担卫国责任
  • 20.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文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1967年,他责令法国央行,将法国所持的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这表明(   )
    A、国际关税贸易体系弊端暴露 B、法国意图实现战略自主 C、欧洲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去美元化成为世界潮流
  • 21. 在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生死存亡的教训下,美国和西欧国家在二战后都普遍放弃了“自由放任”而实行国家干预,同时实行“福利国家”政策,对社会财富实行有限的再分配,避免贫困、失业等社会矛盾激化。美国和西欧国家的这一做法(  )
    A、使各国避免经济危机的困扰 B、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
    C、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D、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
  • 22. 二战前后,东欧国家在苏联的帮助下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也曾取得显著成效,但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而陷入严重困境。这主要说明(  )
    A、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机与活力
    C、东欧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曲折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显露
  • 23. 拉美国家在独立后,无一例外地走上了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发展道路。20世纪30年代初,拉美国家的进口能力下降了37%,一些国家便开始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即“为了全部或部分地替代以前从国外进口的货物,以国内市场为主发展本国工业”。拉美国家实施进口替代工业政策旨在(    )
    A、改变国际贸易秩序 B、加强政府干预 C、增强经济自主能力 D、扩大国际影响
  • 24. 如图是2022年法国报纸上发表的一幅讽刺画,图中美国拖着欧洲一群待宰的羔羊在大海上漂泊。作者意在(  )

    A、呼吁欧洲加强独立性 B、唤起欧洲各国团结一致
    C、说明欧盟一体化受挫 D、谴责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 25. 美国政府坚信“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它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民意愿的价值观”,并认为“增强美国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美国政府意在(  )
    A、增强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B、倡导世界各国培养共同价值观
    C、借助文化输出维护霸权地位 D、扭转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 26. 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都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新西兰画家大卫•洛创作了漫画《无尽的赔偿》。画中的马代表德国,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手持马鞭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骑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1921年,希特勒说道“仇恨!我们拥有仇恨!”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叶,冷战主导了国际关系。……“二战”之前,许多西方领导人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政权既恐惧又憎恨。虽然西方和东方最终在“二战”时结成同盟并成功地打败了纳粹德国,但是从许多方面来说,战时的经历确定了而不是减轻了战前的彼此怀疑。1945年纳粹刚刚投降,同盟国就开始分裂,(美苏)两国很快就爆发了激烈的争吵。……194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承诺支持各自由民族,因为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在冷战的大环境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

    材料三    两百年来第一次, 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是一个毫无任何国际体系或构架的世界。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1992年1月-1996年12月在任)

    (1)、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依据材料一说明理由。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美苏走向冷战的原因,运用美苏冷战的基本史实说明“194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列举冷战期间多极化力量发展的表现。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20世纪90年代成为“毫无任何国际体系或构架的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概括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发展的积极影响。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即便在种棉技术于12到14世纪传入欧洲之后,棉花也没有成为“全球商品”。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改变了棉花的命运。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帝国在美洲开启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掠夺”,用暴力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准允和保护跨大西洋的贩奴贸易,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由此,世界完成了经济分工的第一步,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英国人则将自己从种植原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摘编自王希《评<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绽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的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他们利用他们的新地位启动了工业革命,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则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引自 2013年习近平重要讲话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棉花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并说明推动其变化的历史因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的主要原因。指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所反映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3)、 阅读材料三,指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我国政府正以“一带一路”为重要实践平台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渊源和世界大势的角度,概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依据。
  • 28. 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从19世纪起对欧洲和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材料一:社会主义在多数方面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叶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对立面,因为社会主义提倡有利于整个社会利益的社会管理或生产资料所有制。自由主义强调个人和个人权利,社会主义则强调社会和社会的集体福利。马克思的学说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原因可在马克思学说的性质和吸引力中找到。这些学说给各地的工人以一种自信的感觉,使他们确信未来是属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还使工人们行动起来、富有战斗精神,因为阶级斗争理论已证实:要赢得社会主义的美好社会,不是靠慈善的捐助人的帮助,而是靠工人本身的努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所讲的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围绕民族理念,以民族国家独立为核心的思潮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亲历的欧洲1848年革命,波兰、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等都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和紧随其后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性质相同。而当时的中国和印度,尚未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理念,他们的斗争只是被压迫民族对侵略者的自发性反抗,和进入20世纪以后在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印度国大党领导下的两国真正的民族主义运动是有区别的。 

    ——摘编自王希恩《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主义观》

    (1)、 根据材料一,归纳社会主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亚洲民族主义运动和欧美民族主义运动的不同点。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共同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