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年春季期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北京的春节》随堂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任务一:字词积累与运用

  • 1. 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腊八这天,人们把suàn瓣放到gāo cù里,封起来,为过年吃jiǎo子用。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灯火tōng xiāo。大年初一,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就是bǐ cǐhè nián了。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qiàn)(chān)和成的。 B、城内城外有许多(cì)院开放,任人游览,小(fàn)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C、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luó)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xián)熟技能。 D、元宵节,处处(xuán)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zhì)而美丽。
  • 3. 把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换成课文中的词语。
    (1)、家家户户张挂灯笼,结上彩带 , 喜迎新春。
    (2)、孩子的心理世界与成年人是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的。
    (3)、这是他最珍爱的东西,不到实在没有办法,不能不如此是绝不肯变卖的。
    (4)、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祖国各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
  • 4.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摊:①摆开,展开;②摆在地上或用席、板等摆设的售货处;③量词,用于摊开的糊状物或事务;④分担财物;⑤遇到,碰上。

    (1)、募捐禁止派,不得以慈善为名从事营利活动。()
    (2)、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子。()
    (3)、谁上这种事,都只能自认倒霉。()
    (4)、他为人处世光明磊落,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到桌面上来解决,不会私底下搞小动作。()
  • 5. 补充课文出现的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1)、

    (2)、上面的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的是
    (3)、新年到,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新鞋,显出一派的气象。
  • 6. 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这粥,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春节很快乐,一眨眼工夫就过去了。
    (3)、今日腊八粥的颜色是深褐色,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4)、过新年,小孩子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可以放鞭炮。
  • 7. 按要求写句子。
    (1)、腊月和正月,正是最闲的农村。(改病句)
    (2)、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改为反问句)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4)、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用加点词语说一句话)
  • 8. 课文直通车。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文章以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老北京春节的一系列 , 重点写了这几天,反映出老北京人的心愿。
    (2)、想想课文《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哪几天写的详细,哪几天写的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二、任务二:阅读理解与提升

  • 9.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北京的春节(片段)

    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②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③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④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片段的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回答。
    (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3)、文中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
    (4)、第3自然段写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做什么?
    (5)、第二段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光景,在整篇文章中是属于详写还是略写,这种写作手法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 10. 课外阅读。

    大地春盘

    刘学刚

    ①立春,是新一年的开始。立春日,阳气初生,春江水暖,百草回芽,万物生发,大地一片勃勃生机。

    ②立春有一些很热闹的习俗。譬如____,句芒[]为春神,主管树木发芽生长,要从山上接回来,一路吹吹打打,沿途乡民争掷五谷,好不热闹。再如____,折一根细细的柳条,轻轻地打春牛三下,人们也领受了这鞭策,春耕春播春种,有的是力气,有的是精神。人与植物的生命节奏似有冬日的缓慢,闹一闹,喊一喊,东风回暖,冰面解冻,蛰虫始振,百草回芽,人们就“春天”了,凡俗的生活开始得以升华。又如____,萝卜味辛性凉,生吃甜脆如梨,嘎嘣咬一口,薄的皮微辣,嫩的肉汁多,甚有口感,食之可提神解困,常说“嚼得草根,百事可为”,春天的鲜脆清爽和做人的精神气韵都在这一咬一嚼之中了。

    ③古代诗人在咏叹立春赞美春色的时候,出镜率最高的恰恰是春盘。春生以盘装之,谓之春盘,唐朝尤为盛行。杜甫是一个忠实于节气习俗的信徒,他漂泊异乡之时,犹不忘在立春日以生菜的鲜嫩唤醒自己的味觉和知觉,“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盛满细嫩生菜的白玉盘,犹如探出皇宫大殿的一枝梨花,在民间的大街上次第开放。如果把这些活色生香的诗加以整理,就是一份唯美的文化食单。朱淑真《绝句二首》中有云:“自折梅花插鬓端,韭黄兰茁簇春盘。”嫩黄的韭芽、浅紫的兰芽横陈在洁白的玉盘里,与嫣红的梅花相映成趣,尤能勾春引色,彰显出新春的勃勃生机。元人耶律楚材的“春盘”则更为丰盛华美:“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蒌蒿点韭黄。”木案即春盘,银线为粉丝,还有藕丝、豌豆、葱白、蒌蒿、韭黄等一应食材,好一份春天的馈赠。

    ④倘若意犹未尽,试看杨万里的《郡中送春盘》:“饼如茧纸不可风,菜如缥茸劣可缝。韭芽卷黄苣舒紫,芦服削冰寒脱齿。”白如茧纸的是春饼,吃的时候,从春盘里夹取菜蔬各一小著,卷为细简状,这便是咬春饼。

    ⑤小时候,家中菜蔬无多,母亲就备好甜面酱、羊角葱,让我们卷饼吃。吃法很简单,用白嫩嫩的葱蘸了香喷喷的酱,在春饼上涂抹一条红色的竖线,再把小葱卷了,春饼超薄,但是滋味醇厚,甜中带咸,香辣清鲜,极为爽口。女儿长大以后,我变着花样给她炸春卷吃,荠菜春卷,韭菜春卷,豆腐春卷,以此幸福她的味蕾,让她感知新春的清香爽鲜。

    ⑥吃春饼,就是吃春天,吃出满嘴的香鲜,吃出满眼的新绿。食春饼迎春,亦有祈盼丰收之意。捡取三春美景四时菜蔬 , ____。春饼是大地的春盘。

    [注]句(gōu)芒,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春神。

    (1)、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第②自然段中的“人们就‘春天’了”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2)、请将下列立春习俗还原到第②自然段的横线里。
    A.打春   B.咬春   C.迎春
    (3)、作者说诗人笔下的春盘“就是一份唯美的文化食单”,请举例说明这里的“唯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请问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请将第⑥自然段中的对联补充完整。
    (6)、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春饼是大地的春盘”?

三、任务三:拓展延伸与探究

  • 11.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文文也想选一副春联贴在自家门旁边。
    (1)、请帮文文选出合适的下联。

    ①上联:绿柳舒眉辞旧岁。   ②下联:____。

    A、红桃开口贺新年 B、桃花盛开新年到
    (2)、向大人请教春联的贴法,帮文文把她所选的春联贴在下图中门口两侧的空白处。(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