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湘潭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 1. 下列关于细胞的活动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分裂首先是从细胞质的一分为二开始的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化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裂后细胞核里含有的遗传物质减少了一半
  • 2. 珍妮•古道尔在非洲原始丛林中观察到成年黑猩猩可以折断树枝并从蚁穴钓取白蚁吃。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下列实例与上述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A、春蚕吐丝结茧 B、猕猴向游客讨要食物 C、大熊猫幼崽吸吮乳汁 D、机器人学下棋
  •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围湖造田,扩展耕地 C、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 4. 在显微镜对光时,当环境光线较暗,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 5. 警察在破案过程中,提取指纹是常用方法之一。决定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 6. 下列诗句中不含生物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7. 大雨过后,菜地里爬出许多蚯蚓,几只鸭子忙着享受“美食”。以上没有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8. 下列关于岳阳南湖的叙述,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清澈透亮的南湖水 B、美丽怡人的千亩湖 C、湖水中灵动的鱼儿 D、岸边摇曳的杨柳树
  • 9. 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归祖国引发广泛关注。对该物种特征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A、牙齿无分化 B、胎生哺乳 C、用肺呼吸 D、体表被毛
  • 10. 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 11. 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 D、“阳光→草→昆虫→鸟→细菌”是一条食物链
  • 12. 下列动物与所属类群匹配错误的一项是(  )
    A、水螅——腔肠动物 B、蛔虫——线形动物     C、蜗牛——软体动物 D、沙蚕——节肢动物
  • 13. 体育课上,小明因运动不当造成脱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前热身可减少脱臼现象发生 B、脱臼后无需处理,休息几天即可康复 C、经常运动的人关节囊增厚,不易脱臼 D、脱臼时关节头会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 14.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列有关叙述欠妥的是(   )
    A、运动能使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强 B、运动能改善脑的营养,使人的思维和记忆力得到发展 C、运动能使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为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氧气 D、运动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经常运动可使骨骼和肌肉更加发达
  • 1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D、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 16. 下列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B、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C、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D、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进行呼吸
  • 17.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 18. 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B、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 19. 含羞草受到人手指的触碰后,叶子会合拢,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生长繁殖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 20.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细胞壁,起支持保护作用 B、②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⑤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D、⑥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21. 小莲在爷爷种植了黄瓜、辣椒、茄子的菜园里帮忙拔除杂草,她需要拔掉的是(    )
    A、 B、 C、 D、
  • 22. 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 C、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 D、黑长尾猴遇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
  • 23. 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 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C、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 D、蚯蚓能疏松土壤
  • 24. 某人因车祸导致小腿受伤,大量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若需要你在车祸现场施以急救,请判断受伤的血管和急救时加压止血的位置分别是(  )
    A、静脉伤口近心端 B、静脉伤口远心端 C、动脉伤口近心端 D、动脉伤口远心端
  • 25. 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

    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C、蚯蚓改良土壤 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A”,错误的填涂“B”。

  • 26.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
  • 27. 蘑菇、木耳都属于大型真菌,都可以食用。    
  • 28. 人体通过前庭和耳蜗来感觉声音发出的位置。    
  • 29. 所有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30. 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 31. 鲫鱼、青蛙和麻雀三种动物背部都有脊柱且体外受精。    

三、三、连线题:(每连线1分,共4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选项。

  • 32. 将下列①~④与其所对应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联系起来。

四、简答题

  • 33. 图一表示植物某生理过程;图二为探究蒸腾作用的实践活动。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植物从土壤中获取的①是 , 这些物质通过茎的向上运输。
    (2)、图二中油滴的作用是 , A、B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 说明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 34. 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图是我们所学过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缢蛏,其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动物。
    (2)、B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蜕皮,是因为会限制其发育和长大。
    (3)、C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号称“农田卫士”。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
    (4)、E的很多特征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如身体呈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5)、F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以上六种动物分成两类,其中与D属于同一类的还有(填字母)。
  • 35. 卷叶象甲是一类常见的农业害虫。繁殖时,雌虫先将叶片基部切开,沿主叶脉折叠叶片,在叶片尖端产卵,再向上将整个叶片卷成筒状并切下,作为幼虫的食物和栖息场所。

    (1)、叶片基部被切开,叶脉中导管被切断,叶片逐渐萎蔫。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卷叶象甲的这种卷叶行为属于行为。
    (2)、某类植物有些变种的叶片不是全缘的,突变为深裂状,观察发现,具有深裂的叶片更能抵抗卷叶象甲破坏。有人对此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1:具有深裂的叶片营养(口感)不好,卷叶象甲的幼虫不喜食。

    假设2:具有深裂的叶片不利于折叠成卷筒状。

    为检验哪个假设更合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组别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叶片形状

    卷筒方式

    卷筒数

    每个叶片虫卵数

    一段时间后

    甲乙两组成虫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

    甲组全缘叶片

    卷叶象甲自主卷叶

    30个

    1枚

    乙组具深裂叶片

    人工模拟制作卷叶

    30个

    1枚

    实验中统计卷筒的数量达30个,目的是

    该实验结果支持哪个假设? , 理由是

    (3)、有同学提出,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卷叶象甲可能污染环境。请你提出其他防治措施(写一种即可)。
  • 36. 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的分泌是怎样调节的呢?19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是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冲动传到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为验证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稀盐酸狗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狗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狗上段小肠肠腔(去除通往小肠的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稀盐酸处理后的小肠黏膜细胞磨碎制成提取液狗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1)、胰腺分泌的胰液经导管流入参与食物的消化。
    (2)、通过①②组实验可知,盐酸(填“能”或“不能”)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引起胰液分泌。
    (3)、以上实验结果(填“支持”或“不支持”)题干中的观点,你的判断依据是
    (4)、根据四组实验的结果推测胰液分泌的调节最可能为调节,具体调节过程为
  • 37. 在学校组织的食品制作比赛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豆浆、苹果醋、酸奶、腐乳、泡菜。小明制作了一份甜酒,他的操作过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将浸泡好的糯米蒸成糯米饭;②冷却糯米饭至微热→添加妈妈上次用过的酒曲→搅拌均匀→压实米饭→在米饭中间挖个凹坑→加入少量凉开水;③将容器盖好置于温暖的地方。

    (1)、同学们制作的(填食品名称)无需发酵,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
    (2)、制作甜酒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小明将糯米饭和酒曲拌匀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3)、在甜酒制作过程中容器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由此推测步骤②将米饭压实、③将容器盖好的原因是

    (4)、小明制作的甜酒颜色微红,有酸味,这很可能是因为
    (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非常广泛,除用于制作食品外还可以(试举一例)。
  • 38. 袁隆平院士在水稻育种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科研团队在研究水稻时,将甲、乙、丙、丁四株水稻进行杂交实验,并得到足够多的子代。杂交实验如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子代高秆与亲代性状相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2)、通过实验能确定高秆为(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水稻植株的高秆和矮秆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字母E表示显性基因,e表示隐性基因。理论上,实验一中子代性状表现为高秆的概率为;实验二中子代高秆的基因组成为。 
    (4)、将矮秆与矮秆杂交得到的种子用紫外线辐射处理后,再将这些种子种下去,结果长成的植株中出现了极少数高秆,并且这些高秆的子代中仍然出现了高秆。像这样的变异属于(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