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8 类型:复习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 1.  课内外文言文。 

    【甲】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①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②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常羊学射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注:①田:同“畋”,打猎。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完全肯定。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语

    理解词义的方法提示

    解释

    有卖油翁担而立

    参考成语法:①爱不释手;②如释重负;③手不释卷

     

    手熟尔

    课内迁移法:但闻爷娘唤女声

     

    康肃笑而

    查阅词典法:①派遣;②贬谪;③打发

     (填序号)

    (2)、 把文中画线句子题译成现代汉语。 

    ①睨之久而不去。 

    ②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 
    A、常羊学射属龙子来/尝射家圃 B、欲闻射道乎/孰 C、/见其矢十中八九 D、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则以一铁范铁板上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

    (5)、 《常羊学射》和《卖油翁》都写到了“善射”。请结合原文内容,分子卖油翁和屠龙子朱认为善射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 2. 阅读

    司马温公幼时,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 , 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编过《资治通鉴》。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③迨(dài):等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记问不若人

    众兄弟成诵

    温公

    (2)、本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3)、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一人苦读。我们学过一些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请你列举一个:
  • 3. 古诗文阅读

    族兄中涵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也。”乃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老翁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释:①中涵:即纪中涵,当地的县令。②知:主持。③哂:微笑,讥笑。④尾闾:尾巴根部。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方法

    参照

    解释加点词

    根据语境选择

    “患”字的常用词义有:①憎恶;

    ②祸患;③疾病;④担忧

    除此也( ① )(填序号)

    根据成语判断

    言观色

    老翁中涵意不满( ② )

    根据课文迁移

    康肃笑而

    厚赠之( ③ )

    根据造字方法

    瞬,同“瞚”,开阖目数摇也;瞬目,目动也。

    ( ④ )

    (2)、请用“/”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视之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

    (3)、把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

    ②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中老翁的形象。
  • 4.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对曰:“好长剑。”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岂可及乎?” 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 ,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而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②揉:此处是加工的意思。③栝(kuò):箭的末端。④镞(zú):箭头。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言多务,孰孤(比得上) B、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另外) C、岂可乎(来得及) D、狂马不策(放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 B、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 C、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 D、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
    (3)、下列对两语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孙权从“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入手劝吕蒙“就学”,足见他“善劝”。 B、甲文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才略惊人的长进。 C、乙文中孔子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驳,因势利导,纠正了子路的观点。 D、乙文中子路用竹子天生便可刺穿犀牛皮的观点,来证明自己是天才。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子路曰:“学岂有益哉?”

  • 5. 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②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③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注释]①息:呼吸。②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③术:方法。

    (1)、'下列选项中的“之”解释用法与“一锄尽一身之力”的“之”一致的是(    )
    A、以我酌油知之 B、康肃笑而遣之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子可示我以耕之术
    (2)、翻译划线句子。

    ①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

    ②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3)、卖油翁“以我酌油知之”,行者“今而后知耕之难也”,他们都是怎样得“知”的?你由此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 6. 古文阅读

    戴高帽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 ①。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 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②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③。”师怒曰:“ 吾辈直道④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日: “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①面:当面。谀:奉承。②辄:就。③龃龉(jǔ yǔ) :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④直道:正直的方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慎之

    人辄送其一

    ③其人出,语人

    ④今存九十九矣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 B、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 C、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 D、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②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

    (4)、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 7.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甲】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注】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陶渊明在此背景下创作了此文。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丙】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____
    A、渔人甚之    奇山水,天下独绝    日新月 B、垂髫    舜于畎亩之中    厚积薄 C、为外人道也    微不道    何挂齿 D、处处之    得 , 与民由之    众成城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与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像人世间之外的人。

    理解:桃花源里的人因为与人世隔绝已久,所以男女的穿戴都和人世间的人不一样。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翻译: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桃花源里的人,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理解:桃花源人的祖先为躲避祸乱来到这里,听到渔人诉说外面的事情,为自己不知道外界发生的变化而感叹惋惜。

    C.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翻译: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贼财物和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家家户户都只是从外面把门带上,而不用门闩插上。

    理解:这句话正是“大道之行”的结果,也是与现实社会的对比。

    (3)、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其俗甚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乙亥北行日记》

    【材料二】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节选自《丰乐亭记》

    注:①[旦子岗]地名,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滁]地名。④[遗老尽矣]经历战乱的老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了。⑤[涵煦]滋润教化。

     四则材料分别塑造了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中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和材料一中的“①”分别描绘了村庄和田野的环境之美。《桃花源记》、材料一材料二都展现出人们②的生活状态。桃花源中的人过上理想生活,缘于他们与世隔绝后共同的劳动创造,而材料二中理想社会形成的原因则是皇帝施行了“③”的政策。正如《大道之行也》所描绘的,只有④ , 才能实现人们期盼的理想社会。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单解其裘而衣之。襄王之,曰:“田单之施于人,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变也。”左右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如?”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也。”王曰:“。”乃赐单牛酒。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朝日宣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榖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大夫之相与语者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也!”

    (选自《史记》)

    【注释】①岩:台阶,②牛酒;这里指酒宴。③收榖(gū):收养。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襄王之        恶:厌恶 B、左右无人        顾:照顾 C、王曰:“。”        善:好 D、闻大夫之相与语者    相与:一起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

    A、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 B、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 C、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 D、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襄王认为田单给老人赠送皮袍是想要笼络人心,伺机取代自己,于是准备对付田单。 B、襄王从善如流,两次听从了贯珠者的建议,成功地将田单的善行变成了自己的善行。 C、襄王为表现自己对百姓的关爱,下令在国内寻找饥寒交迫的百姓,并收养他们。 D、襄王忧虑人民的饥饿、寒冷、操劳,田单都能帮他解决,这都是襄王教诲的结果。
    (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朝日宣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

  • 9.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各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逐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钱覆其口 B、但当涉猎  当世无双 C、见往事耳  惟手熟耳 D、蒙乃始就学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2)、下列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如今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理解:因为孙权认为昌蒙现在地位高、权力大,意味着责任更大,面对的局面更复杂。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就难以胜任。

    [乙]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翻译: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阿蒙了!

    理解:用鲁肃对吕蒙的夸赞,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读书人分别三天,就得更加高看一眼,长兄看见事情的真相怎么这么晚啊!

    理解:吕蒙对鲁肃发现真相很晚表示批评,并认为鲁肃应该对他高看。

    (3)、根据《孙权劝学》及下面材料,在后面语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张咏劝学》)

    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②准:寇准,宋初宰相。③学术:学问。④出陕:出任陕州知州。⑤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两篇文章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孙权的劝说方式是为吕蒙提供学习方法——“"(用原文回答) ,并现身说法,以自身为例,指出了;张咏则委婉地让寇准去 ,  以明白其自身不足,从而达到劝诫的目的。

  • 10. 文言文阅读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 , 迨能倍讽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五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②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指司马光读书专心。③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司马光读书刻苦。④迨:等到。⑤倍:同“背”。 

    (1)、小言同学想要知道“患记问不若人”中“若”的意思。他在《古汉语词典》中查出“若”有以下四项释义,他应该选( ) 
    A、好像 B、比得上 C、你,你们 D、如果
    (2)、选文中“”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司马光学习十分用功。选文用司马光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第一空用原文语句填写) 
  • 11. 古诗文阅读

    [甲]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汉书·霍光传》)

    [乙]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说难》)

    (1)、参考《古代汉语词典》,给“亡”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写序号)。

    曲突徙薪恩泽

    暮而果大其财

    所寄,废寝食者

    亡:①逃跑,逃亡;②丢失,失去;③灭亡,消亡;④死;⑤同“无”,没有。

    (2)、翻译下列句子。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3)、“果”在文言中常解释为“果真”,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请根据文意,分别指出下面两句中与结果相关的事实或原因。

    ①家果失火②暮而果大亡其财

    (4)、成语“曲突徙薪”出自[甲]文,下面选项中的成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项是( )
    A、歧路亡羊 B、未雨绸缪 C、祸不单行 D、一筹莫展
    (5)、为什么[甲]文中“言曲突者”的客人和[乙]文中“邻人之父”都说对了事实,却遭到了冷落甚至怀疑?请分析原因,并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 12. 小金准备在“时代与青年”主题活动中分享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请帮助他一起整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飞至孝,母留河北,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 , 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不饮。帝初为飞营第 , 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素:一向,向来。②遗(wèi):赠送。③宵旰:指皇上昼夜烦忧。④却:推辞。⑤第:大宅子,府邸。⑥或:有人。

    (1)、小语在准备故事时,发现材料中最后一句在讲演时不通畅,应该有几处停顿,请你帮忙用“/”划开。(限断3处)

    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讲好故事首先要疏通文意,请结合相应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

    语句

    方法

    释义

    ①帝初为飞营第,飞

    联系课内:蒙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人求访

    查阅词典:①派遣;②打发,送走;③消遣。

     (填序号)

    ③玠敬服

    关联成语:精益求精、多多益善

    ④遂不饮

    结合语境

    (3)、讲故事时要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等。参照示例,为选文画线句设计方案。

    示例:比如讲到这句“飞曰:‘吾为诸君破之。’”时,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部下感到害怕,岳飞却挺身而出,击破敌军。讲故事的时候语气要坚定有力,突出岳飞英勇无畏、身先士卒的将军形象。

    (4)、小语想将岳飞与花木兰的人物故事共同选入主题为“时代与青年”的演说故事中,请你结合选文与《木兰诗》,仿照相关示例,撰写入选解说词。

    解说词示例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ㅤㅤ大家好,我认为邓稼先与闻一多两个人能共同入选“爱国赤子”故事演说中。邓稼先国难当头,以身许国,为中国两弹工程呕心沥血;闻一多一身傲骨,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带头走到游行队伍的牵头,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也不愿屈服。他们都有深切的爱国情怀,都是铮铮铁骨战士。

  • 13. 文言文阅读理解。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其御者,詈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

    注:①捽(zuò):揪;②起居:问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有卖油翁担而立(

    ②但微之(

    且殴(

    南城兵马司指挥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3)、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B、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C、“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中“睨”之所以不能换成“看”“望”“观”等词是因为其他的词不能表现出卖油翁站在一边观看陈尧咨射箭时的动作。 D、文章通过对卖油翁酌油动作的描写“取”“置”“覆”“酌”“沥”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结果,突出其高超的酌油本领。
    (4)、通过(甲)文的卖油翁,你知道什么道理?对于现在的我们还有指导意义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5)、结合(乙)文,请对汤敦甫作出简要评价。
  •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许衡好学

    许衡,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 , 因请寓宿,手抄归。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有改动)

    【注释】①许衡:元初理学家、教育家。②凡:总共。③日者:古时以占卜为业的人。④《书》:也叫《尚书》或《书经》,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为儒家经典之一。⑤疏义: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⑥揆:揣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文言字词

    方法

    解释

     

    而已乎

    成语推断法:逝者如

    斯:

     

    其父母曰

    课内迁移法:权吕蒙曰(《孙权劝学》)

    谓:

     

    暑中过河阳

    课内迁移法:射于家圃(《卖油翁》)

    尝:

     

    问之

    查阅字典法:①或许;②有的,有的人;③又;④语气词;⑤通“惑”,疑惑。

    或:(填序号)

    (2)、断句(限断2处)

    儿 颖 悟 不 凡 他 日 必 有 大 过 人 者 吾 非 其 师 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

    (4)、阅读文言文时,品味语气词是发现文章奥秘的一把金钥匙。请参照示例,分析加点语气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如斯而已?”

    【示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分析】“邪”同“耶”,表反问语气,译为“吗”。表现出孙权对吕蒙推辞的不悦和责备,又体现了孙权对吕蒙寄予厚望的恳切之意。

    (5)、生前,帝欲相之;死后,四方学士皆聚哭。世人为何如此敬重许衡?请结合选文谈谈理由。
  • 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

    欲学恐已暮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文中“何不炳烛”所蕴含的比喻义是什么?
  • 16.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③,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④尔。”

    【注释】①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谢希深 (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②西洛:西京洛阳。③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④属思:思考,构思。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少所嗜好                     温故知新(《论语》) B、盖未尝顷刻卷也               担而立 (《卖油翁》) C、必挟书往                      蒙辞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 D、马上、枕上、厕上也           去后至 (《陈太丘与友期》)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 

    平  生  惟 好 读  书  坐 则  读  经 史  卧 则  读  小 说

    (4)、请结合【甲】【乙】 两文内容, 回答下面问题。 

    【甲】 文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效果显著的句子是“ , ” (用原文语句回答) ; 【乙】 文写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