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血液具有运输作用。其中主要运输氧气的成分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 2. 检查视力时,字母E反射的光穿过许多结构,最终成像落在(  )
    A、角膜 B、视网膜 C、晶状体 D、虹膜
  • 3. 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1、2、3构成 B、3处重吸收的物质是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 C、与1内液体相比,4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 D、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
  • 4. 红心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难以分解,大量食用后会引起尿液变红,其排出人体时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①膀胱       ②输尿管       ③肾脏       ④尿道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 5. 水毛茛伸展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性状不受基因控制 B、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性状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 6. 如图是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由②和③两种物质组成 B、基因主要是由②构成的 C、基因的数量和②的数量相同 D、人的肝脏细胞中①有23条
  • 7. 从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需要的时间是(  )
    A、7周左右 B、8周左右 C、9周左右 D、10周左右
  • 8. 动物界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

    A、软体动物 B、哺乳动物 C、节肢动物 D、鱼类
  • 9. 2020年初非洲暴发了特大蝗灾并向南亚蔓延,我国派出的“鸭子军团”参与灭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此处的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蝗虫→鸭子 B、如果农民在农田中喷洒农药DDT,那么鸭子体内积累的DDT比蝗虫多 C、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较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力较差 D、非洲蝗灾向南亚蔓延的事实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10. 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经细胞分裂产生新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

    A、23对 B、23条 C、46对 D、22对
  • 11. 大雨过后,山间小路上常常见到一些蚯蚓,这是蚯蚓(    )
    A、为了便于“饮水” B、为了便于呼吸 C、为了便于取食 D、喜欢生活在潮湿地面
  • 1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 13. 关于脊椎动物中鸟类和哺乳类的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
    A、双重呼吸提高鸟类气体交换效率 B、牙齿分化提高哺乳类摄食能力 C、鸟的胸肌两端连在同一块胸骨上 D、胎生、哺乳提高哺乳类后代的成活率
  • 14. 鱼缸长期不换水,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这些绿膜最有可能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 15. 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C、生物都能繁殖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16.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相互影响
  • 17. 鳖,俗名“甲鱼”,营养价值高,乃宴席上品。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表覆盖角质鳞片 B、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C、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属于两栖动物 D、与鳄属于同一类动物
  • 18.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的树、儿童、黄蝶、菜都是生物,下列不属于这些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作用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19. 大鲵又叫娃娃鱼,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终生有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和大鲵属于同一生物类群的是(  )
    A、蜥蜴 B、河蟹 C、青蛙 D、鲸鱼
  • 20. 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C、一块骨骼肌就可以独立完成某种动作 D、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二、判断、连线题(共10分)

  • 21. 人在运动时大汗淋漓,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22. 我们看书时,书中的文字成像在视网膜上。
  • 23.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的成分中不包括水
  • 24. 种花、种庄稼都需要松土,松土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 25. 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有机物都能参与组成细胞,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26. 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 27. 将下列动物名称与呼吸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三、简答题(共50分)

  • 28. 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血液循环把各器官、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

    (1)、物质A为食物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则A物质从消化道进入血液的这一过程叫 , 该物质运输到肱二头肌的过程中最先经过心脏的[]([]内填数字,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2)、在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物质C进入循环系统是通过原理实现的。
    (3)、正常人体血液流经肾单位后,相同体积情况下,⑥与①内的液体成分相比,明显增多的物质有
    (4)、肺泡壁、小肠绒毛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部的气体交换与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上体现的生物学观点是
  • 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香瓜肉质甜脆、口感清爽,深受消费者青睐。图一表示香瓜叶肉细胞内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二是晴朗的夏季香瓜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某晴天大棚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1)、图一中乙过程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内进行。
    (2)、图二中中午12点左右,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主要是因为温度高,部分气孔关闭,减少了的吸收。此时大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会(填“增加”或“减少”)。
    (3)、在图三a点对应的时刻,若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为m克,此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克。
    (4)、若阴雨天时测量,排除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图三中的d点会移动。(填“向上”或“向下”)。
  • 30. 分析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今年春季我国多地出现甲流疫情,该病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甲型流感病毒所致,主要通过飞沫、接触等传播,已上市的多款流感疫苗对预防甲型流感均有效。专家建议: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平时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流感季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感染后自我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属于
    (2)、材料中专家建议的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哪些措施?____(填字母)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3)、专家建议在流感季到来前接种疫苗,因为人体注射疫苗后会刺激体内的产生抗体。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已产生的抗体就能与流感病毒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或促进吞噬细胞将其清除。该过程属于人体的免疫(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4)、某同学已接种了流感疫苗,下一个流感季节到来时仍要接种流感疫苗。为什么?
  • 31.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某学习小组在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中,为提高蔬菜的产量,利用学校“绿色菜园”进行了探究活动。菜园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种植的小白菜生长周期约60天,幼苗出土20天左右移栽到实验槽,如图1):

                                                                                                                                                      

    组别

    水处理方式

    小白菜数量

    A组

    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

    30株

    B组

    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

    30株

    C组

    普通自来水

    30株

    (1)、针对待研究的问题,他们作出的假设是:
    (2)、图2、图3是部分实验结果,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请你推测原因是。图2中三组间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天。
    (3)、由图3可知,增氧滴灌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是最佳的增氧滴灌方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4)、根据实验结果,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最佳增氧滴灌方式,你认为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调查研究?
  • 32. 科研人员开发出一套由半导体硅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人工光合系统,能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硅纳米线捕获光能,并将其传递给附着的细菌,细菌吸收二氧化碳,与水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和醋酸盐。产生的醋酸盐作为多功能中间体,可以制造出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该人工光合系统相当于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填结构名称)。
    (2)、参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式,写出发生在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光合作用”反应式:
    (3)、请列举该人工光合系统继续研究并推广的意义:(答出一点即可)。
    (4)、该人工光合系统不能取代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理由是(至少答出两点)。
  • 33. 动物中缺失1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4对染色体中,IV号染色体(点状染色体)缺失1条也可以存活,且能繁殖后代,可用于进行遗传学研究。
    (1)、某基因组成为Aa的果蝇染色体如图,该果蝇是否为单体果蝇?(填“是”或“否”),它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它产生的(填“精子”或“卵细胞”)中含有(填“A或a”或“A和a”)基因。

    (2)、果蝇的长肢与短肢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3)、某果蝇种群中存在纯种长肢(DD)和纯种短肢(dd)个体,长肢中含有IV号单体个体。现提供该种群中的多只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和IV号单体长肢果蝇(已知长肢、短肢基因不位于性染色体上),为判断该对基因是否位于IV号染色体上,设计实验并预测结果如下:

    实验思路:IV号单体长肢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填“长肢”或“短肢”)果蝇杂交。

    预测结果:

    ①若子代 , 则该对基因不位于IV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 , 则该对基因位于IV号染色体上。

    用遗传图解表示得出“预测结果①”的分析过程

  • 34. 研究表明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是由9号染色体上的A、B和O三个基因决定的,在一对染色体上只可能出现上述三个基因中的两个,分别由父母双方各遗传一个给子代。表一是基因组成与血型表现的关系,表二是某四口之家的血型调查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基因组成与血型表现的关系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基因组成

    AA或AO

    BB或BO

    AB

    OO

    表二:某四口之家血型调查结果

    成员

    爸爸

    妈妈

    哥哥

    妹妹

    血型

    B型

    AB型

    A型

    (1)、人类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决定ABO血型的基因中隐性基因是
    (2)、调查时,妈妈忘记了自己的血型,根据遗传规律推测其血型可能为 , 妹妹的基因组成为
    (3)、爸爸的血型为B型,则其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可能为如图中的

    (4)、献血能拯救某些病人的生命,有人说“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你认为有道理吗? , 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