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日日练(2)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7 类型:三轮冲刺
一、选择题
-
1. 隋朝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开通的历史意义在于( )A、推动了隋朝完成统一 B、大大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C、促进了民族的大交融 D、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2. 阅读如下表格,由此可以得出宋朝时期( )
纺织业
棉纺织工具比较先进,棉纺织品种类多。
制瓷业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莞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A、商业贸易繁荣 B、农业发展迅速 C、手工业兴盛 D、中外交往频繁3. 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在西藏设置了宜慰使司都悟补敌碍绑巴铲憋暗胞叭金挨辈崩鞍袄安阿版案 榜»垫膊踩菜艾按爸挨尝抚百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由此可见,元朝在边疆地区管辖的方式是( )A、因地制宜 B、守内虚外 C、分权制衡 D、行省自治4. 《新唐书》记载,唐朝后期“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材料描述的是( )A、藩镇割据 B、朝政腐败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5. “贞观年代,宫人贵妇可以骑马外出,但要戴一种宽檐的帽子,帽檐上垂下长长的罩纱把全身都遮住······到玄宗年代,连面纱都省了,后来她们干脆女扮男装出行。”这说明唐朝( )A、皇帝十分宠爱妃子 B、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C、女性社会地位很低 D、妇女受教育程度高6. 宋辽“澶渊之盟”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不仅适当的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而且更多的满足了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促进了民族交融。这表明“瘦渊之盟”( )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 B、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 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D、有利于宋辽间的民族交融7. 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40千米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材料反映了( )A、元朝战争频繁 B、元朝交通便捷 C、元朝商业繁荣 D、元朝科技发达8. 忽必烈还在“潜邸”时,就已结识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汉地的情况。他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建议,还依照儒生刘秉忠的意见定国号为大元。这种状况( )A、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B、延缓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C、有利于蒙古族的封建化 D、提高了汉族人民的地位9.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接缕垂芳饵,连简灌小园......”杜甫的这几句诗反映了( )A、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 B、唐朝手工技术的高超 C、曲辕犁耕作工具的发明 D、灌溉工具筒车的应用10.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中心的南移11. “到宋代,出现了坊市混杂的新局面,商人只要纳税,可以随处开设铺店,因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商有业街道和场所。这些商业场所往往与居民区杂混交错。”宋代出现“坊市混杂的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推行“重商”的政策 B、商人阶层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C、大型城市的出现和人口增加 D、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12. 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明明清时期( )A、国家经济重心重新移到北方 B、江南地区工商业非常繁荣 C、国家对工商业征收重税 D、政府不再重视农业生产13. 贞观出,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此,唐太宗( )A、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14. 科举制度的产生是时代的选择,它成为打破门第权贵的有利工具,给下层士子带来了公平的机会和标准,更给历史带来了自我更新的公平。这说明科举制度( )A、消除了藩镇割据 B、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15.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江南地区文化繁荣 D、北方地区战乱不断16. 从宋朝“苏湖熟,天下足”到清朝时“湖广熟,天下足”,这一民间谚语的变化,可以用于研究清朝( )A、牛耕技术的广泛使用 B、文化艺术的繁荣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的发展变化17. “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A、玄奘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18. 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节诗主要反映了( )A、开凿大运河的影响 B、劳动人民的智慧 C、大运河的价值 D、开凿大运河的功劳19. “为了防止皇权的旁落,专制君主需要不断调整、分散中枢组织的权力,这是导致中枢组织不断变化,以致名实不副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枢组织”权力不断弱化,最“名实不副”的是设立( )A、议会 B、行省 C、郡县 D、军机处20. 唐《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式之程。”它描述的是一种什么工具?( )A、交通工具 B、灌溉工具 C、生活工具 D、耕作工具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击败东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很多的农业生产的种子、丝绸、茶叶及医学、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唐蕃和亲促使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材料二: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的,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材料三:清朝康熙年间,为了加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863年,命令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出兵收复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巩固东南海防。1713年,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派清军入藏平定准噶尔,稳定了西藏的局势·····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1)、 唐太宗被周边各民族尊奉为“天可汗”原因是什么?文成公主入藏的实际意义有哪些?(2)、元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在西藏和台湾分别设置的行政管理机构是什么?(3)、康熙皇帝在巩固和发展多民族国家统一方面,采取了哪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