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巴江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风急浪高,游轮在洋面上犹如一叶扁舟,上下颠(①)得十分厉害,杨绛对钱钟书说:想不(    )船,就要不以自己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顺着船在波涛汹涌间摆动起伏。钱钟书照此践行,果真灵验。

    后来,杨绛先生将此提(②)为人生的“晕船哲学”: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    )然不动,身直心正,心无旁(③) , 风浪能奈我何?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yūn  kuī B、yùn  kuī C、yùn  kuí D、yūn  kuí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簸 炼 鹜 B、簸 练 骛 C、簸 炼 骛 D、簸 炼 鹜
  •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____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____、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____,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____。

    A、大相径庭  屏障  花枝招展  寂寥 B、大相径庭  篱笆  草长莺飞  喧嚣 C、截然不同  屏障  草长莺飞  寂寥 D、截然不同  篱笆  花枝招展  喧嚣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B、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 C、赵孟频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 D、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下,顺利开始。
  • 4.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与此相关的还有很多。称对方母亲用“令堂”,称对方弟弟、妹妹用“令弟”“令妹”等。____原来这个“令”字有“善良”“美好”的意思。

    A、大概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吧? B、为什么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呢? C、其实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D、所以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个经典人物,他疾恶如仇,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与他相关的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倒拔垂杨柳等。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被调去修铁路,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他不幸染上了伤寒病和大叶性肺炎,仍坚持和别人一道去上工,最终晕倒在地。 C、《红岩》的很多素材取自真人真事。小说叙述了解放前夕,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以江姐、许云峰为代表的英雄们在渣滓洞、白公馆等人间地狱与敌人斗争的故事。 D、1928年,鲁迅将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其中《五猖会》《琐记》《藤野先生》叙述了他远离故乡之后,到南京、日本的求学经历。
  • 6. 根据提示填空。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2)、 ,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4)、 ,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
    (6)、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7)、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 ”两句写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二、综合性学习(8~11题,共9分)

  • 7.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1)、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

    诗文名句:

    故事:

    (2)、【生活中的“酒”】

    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 8. 名著阅读

    说着,汤相公走了进来,作揖坐下,说了一会闲话,便说道:“表叔那房子,我因这半年没有钱用,是我拆卖了。”虞博士道:“怪不得你。今年没有生意,家里也要吃用,没奈何卖了,又老远的路来告诉我做嗄?”汤相公道:“我拆了房子,就没处住,所以来同表叔商量,借些银子去当几间屋住。”虞博士又点头道:“是了,你卖了就没处住。我这里恰好还有三四十两银子,明日与你拿去典几间屋住也好。”汤相公就不言语了。杜少卿吃完了酒,告别了去。那两人还坐着,虞博士进来陪他。伊昭问道:“老师与杜少卿是甚么的相与?”虞博士道:

    “他是我们世交,是个极有才情的。”伊昭道:“门生也不好说,南京人都知道他本来是个有钱的人,而今弄穷了,在南京躲着,专好扯谎骗钱。他最没有品行!”虞博士道:“他有甚么没品行?”伊昭道:“他时常同乃眷上酒馆吃酒,所以人都笑他。”虞博士道:“这正是他风流文雅处,俗人怎么得知!”储信道:“这也罢了;倒是老师下次有甚么有钱的诗文,不要寻他做。他是个不应考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好也有限,恐怕坏了老师的名。我们这监里有多少考的起来的朋友,老师托他们做,又不要钱,又好。”虞博士正色道:“这倒不然。他的才名,是人人知道的,做出来的诗文,人无有不服。每常人在我这里托他做诗,我还沾他的光。就如今日这银子是一百两,我还留下二十两给我表侄。”两人不言语了,辞别出去。

    (节选自《儒林外史》)

    (1)、下列有关虞博士的四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答应给汤相公银子去典屋住

    ②主祭泰伯祠

    ③补南京国子监博士

    ④救助落水的庄农人家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2)、讽刺是《儒林外史》突出的艺术特色,请以伊昭或原著中另一个人物为例,简要分析作品如何通过对人物的刻画达到讽刺效果。

三、阅读(12~25题,共31分)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边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请你谈谈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
    (2)、请你谈谈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话的理解。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余幼时即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注释】①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②文理:文采和道理。③稍稍:渐渐。④环谒:四处拜访。⑤泯然:消失的样子。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介词,因为) B、百里外(动词,快步走) C、识书具(副词,曾经) D、仲永环谒于邑人(动词,同“攀”,牵)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B、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及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余幼时即嗜学”一句中的“嗜”指特别的爱好,暗含着学习成癖、欲罢不能之意。 B、【甲】文中的“我”是一个勤奋、好学、恭敬虔诚的人;【乙】文中的方仲永是一个少时天资过人,才华横溢,长大后平庸无奇的人。 C、对联“五岁作诗弱冠渐平庸,谁之过?天资为赐后天须勤奋,学为先”体现了【乙】文的主旨。 D、你要写一篇谈学习的演讲稿,【甲】【乙】两文的事例均可作为支撑“学习促进我成才”这一观点的正面材料。
    (4)、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

    ①1月17日,世界最大石刻四川乐山大佛的头部,经过检测和日常养护,得到有效改善。

    ②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90年。以完成后的时间来计,这尊佛像距今1215年。在这1215年中,大佛裸露在外的时间有700多年。

    ③最初,建筑者们修建了大像阁这一巨型建筑来保护大佛,在南宋的《长江万里图》里,可以看到以前大佛所在的宫殿。但是,大像阁在宋元时期被毁。没有了遮风挡雨防光的保护,大佛常年经受风吹雨打和植被侵蚀。

    ④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物病害,主要是由地衣、苔藓和其他生物藻类、霉菌所造成的。当地降水充沛,植物生长的季节性明显。降水丰沛时,地衣、苔藓会变成绿色,温度降低后它们会进入休眠期或死亡,这时大佛的头部就会发黑。尽管后人修葺时在大佛的头部和胸部设有保护层,但经过风吹雨打,保护层上还会附有极微量的泥土,可即便是这样的毫米级泥土,也足够苔藓类植物生存。

    ⑤除花脸外,乐山大佛还出现过闭眼和流泪,分别是1962年、1963年、1976年、2000年。对此,民间有显灵等类似解释。但从科学角度解释,大佛闭眼流泪的真实原因是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的后果。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业建设、大兴土木,大气污染逐年加重,而且四川盆地空气湿度较大,酸雨沉降更为严重。受到空气污染导致的严重酸雨腐蚀,人们就会看到大佛眼睛下面像泪一样的水痕。经过清洗,就可以解决这一现象。

    ⑥乐山大佛高71米,坐镇三江汇流处,全身沿凌云山天然山体凿刻。不过,凌云山的土质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在不同砂岩层之间夹杂了30-50厘米厚的泥岩层,形成了渗水和排水的不一致。建造大佛的古代匠人在大佛的螺髻耳部、胸部修建有排水槽和排水廊道,但由于砂岩渗水性很强,泥岩渗水性较弱,积水在其中堆积后并不能穿透外壳排出,再加上温差、湿度差等因素影响,造成岩石鼓起或开裂。

    ⑦因此,如何保护大佛成为环境保护和建筑学的一项重大科研课题。根据历史记载,可以考证的对大佛的修缮已有14次之多。但是,正如人的疾病防治一样,也应当对大佛采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目前,我国有30多处世界遗产正遭受空气污染的损害,峨眉山、泰山、黄山、武夷山等,都处于酸雨和其他有害气体污染的包围之中。减少污染,不只是在保护我们自身,也是在保护中国的世界遗产。

    (1)、下列说法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B、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分类别。 C、由于泥岩渗水性很强,砂岩渗水性较弱,再加上积水、温差、湿度差等因素影响,造成岩石鼓起或开裂。 D、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减少污染,是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举措。
    (2)、阅读②~⑦段,概括本文的主要说明思路。

    首先;接着

    最后

    (3)、第⑦段句子“可以考证的对大佛的修缮已有14次之多”中的加点词“可以考证”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说说文题“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的作用。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担当的力量》

    ①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他说,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就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②而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

    ③担当的力量源自爱。A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B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把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使命感。C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报国之志。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以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④担当的力量源自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蚕到死丝方尽;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是时代楷模燕振昌“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的真心。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⑤担当的力量源自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青一代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

    ⑥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201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③段中的A、B、C三个画线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3)、选文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简析选文第②~⑤段的论证思路。

四、作文(40分)

  • 13.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错误”,指不正确的事物、行为等。面对错误,泰戈尔却说:"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 这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的话,向世人揭示出"讨厌"的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

    请以“有价值的错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题目二:请以“最难忘的一次选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