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题-创新题(包含少量竞赛)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6 类型:三轮冲刺

一、选择题

  • 1. 四氯化钛(TiCl4)极易水解,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即产生“白烟”,常用做烟幕弹。其熔点为-25℃,沸点为 136.4℃。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装置(部分加热和夹持装置省略),用Cl2与炭粉、TiO2制备TiCl4。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中应盛装饱和食盐水 B、冷凝管有冷凝、回流和导气的作用 C、反应结束时,应先停止③处的加热,后停止①处的加热 D、该设计存在不足,如④、⑤之间缺少防止水蒸气进入④的装置

二、综合题

  • 2. KMnO4可用作消毒剂、氧化剂、药物和分析化学试剂等.某小组为探究制备高锰酸钾的绿色化方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资料):

    ①K2MnO4水溶液呈墨绿色,在水及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KMnO4和MnO2

    ②在 K2CO3溶液中持续通入 CO2 , 会生成 KHCO3

    ③室温时,K2CO3、KHCO3、KMnO4的溶解度分别为 111g、33.7g、6.36g.

    (1)、共熔时(加温加压),反应生成 K2MnO4和 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浸取前,需将共熔后所得的物质粉碎,目的是
    (3)、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K2MnO4+ 2CO2= 2KMnO4+ MnO2+ 2 . 判断歧化时K2MnO4完全反应的方法是:用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滤纸上,若观察到 , 表示反应已完全.当溶液 pH 为 10~11,停止通 CO2 , 若 CO2过多,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4)、操作 1 的名称是 , 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和 , 玻璃棒的作用是
    (5)、“…”表示一系列操作,包含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烘干.烘干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 此过程中,洗涤的目的是
    (6)、从经济角度考虑,实验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
    (7)、实验中,也可以加入醋酸(HAc)进行歧化,下图是歧化时 HAc 加入量与产物中 KMnO4含量的关系图.可以发现:当 HAc 加入量为 mL 时,产物的纯度较高.

    (8)、实验室中可用 KMnO4制取氧气.理论上 31.6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1 位)。
  • 3. 钴的氧化物常用于制取催化剂和颜料等。以含钴废料(含Co2O3和少量FeAlMnCaMg等的氧化物及活性炭)为原料制取钴的氧化物的流程如下。

    已知:萃取时发生的反应为Co2++n(HA)2CoA2(n1)(HA)2+2H+

    (1)、除FeAl:先加入NaClO3溶液,再加入Na2CO3溶液调节pH。写出NaClO3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
    (2)、除CaMg:当某离子浓度c1×106molL1时,认为该离子已除尽。

    ①为使Ca2+Mg2+除尽,必须保持溶液中c( F)molL1

    ②若调节溶液的pH偏低、将会导致Ca2+Mg2+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已知Ksp(CaF2)=1×1010Ksp(MgF2)=7.4×1011Ka(HF)=3.5×104]。

    (3)、萃取、反萃取:加入某有机酸萃取剂(HA)2 , 实验测得Co2+萃取率随pH的变化如题47图-1所示。向萃取所得有机相中加入H2SO4 , 反萃取得到水相。

    ①该工艺中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

    Co2+萃取率随pH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是

    (4)、热分解:向反萃取所得水相中加入(NH4)2C2O4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CoC2O42H2O。将CoC2O42H2O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到钴的氧化物。分解时测得残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题47图-2所示。

    B点剩余固体产物为。(写出计算过程)

    ②钴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构成晶体的最小结构单元)如题47图-3所示,在该晶体中与一个钴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钴原子有个。

  • 4. 钴(Co)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其化学性质与铁相似,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电池材料等领域。经查阅资料,Co(NO32和CoSO4溶液均呈粉红色,Co(OH)2难溶于水。
    (1)、①向Co(NO32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向CoSO4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将一段金属钴条(表面覆盖有CoCO3、Fe2O3等物质)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如图:

    反应过程中有气体产生,气体的成分为(填化学式),并请在图中补充完善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水)

    (3)、四氧化三钴(Co3O4)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原料之一,工业上可以将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83)在空气中煅烧制得。实验室模拟其制备方法,测得煅烧过程中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300℃以上残留的固体全部为钴的氧化物,BC段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生成的气体均为CO2 , 请计算BC段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为g。

  • 5. 钴(Co)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小明同学利用某工业废料(废料中含有AlLiCo2O3Fe2O3等物质)制备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其设计流程如下:

    已知:

    ①物质溶解性:LiF难溶于水,CoCO3难溶于水;

    2Al+2NaOH+2H2O=2 NaAlO2+3H2 , Li与碱溶液不发生反应;

    Co2O3+6HCl=2CoCl2+Cl2+3H2O ,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④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

    Fe3+

    Co2+

    Co3+

    Al3+

    pH(开始沉淀)

    1.9

    7.15

    -0.23

    3.4

    pH(完全沉淀)

    3.2

    9.15

    1.09

    4.7

    请回答:

    (1)、步骤I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2)、该生产流程中存在明显的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
    (3)、步骤Ⅲ中调节溶液的pH时,pH的范围是:
    (4)、写出步骤IV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废渣中的主要成分有(填化学式)。
  • 6. 《梦溪笔谈》中有关于湿法炼铜的描述,表明我国很早就开始利用硫酸铜。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有关硫酸铜项目研究。
    (1)、项目一:硫酸铜的性质
    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描述的是硫酸铜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将一根打磨过的铁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且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3)、项目二:硫酸铜的用途

    农业上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混合配制常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但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4)、项目三:硫酸铜的制备

    【查阅资料】制备硫酸铜的一种方案:Cu+H2O2+H2SO4=CuSO4+2H2O。

    【进行实验】将反应物装入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开始时有少量气泡,后来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溶液呈蓝色,该溶液即为硫酸铜溶液。

    【提出疑问】实验中为什么有气体生成?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项目四:实验异常现象探究

    【查阅资料】制备硫酸铜过程中,H2O2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加快了H2O2分解?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生成的CuSO4

    猜想二:温度升高;

    猜想三:

    (5)、【实验探究】

    【实验分析】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实验一产生气泡;实验二无明显现象;实验三产生气泡;实验四快速产生气泡,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为了验证温度升高能加快H2O2的分解,甲同学的方案是实验二和实验三对比;乙同学的方案是实验一和实验四对比。你认为同学的方案更严谨,理由是

    【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

三、实验探究题

  • 7.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根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同学想要通过G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 则CO2应该从(选填“a”或“b”)端通入,为了检验是否收集满,实验操作是
    (4)、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H2S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

    ①图2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选填“甲”或“乙”)。

    ②水的作用是

  • 8. 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 ,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 ,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装置D收集O2的理由是
    (3)、实验室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发生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
    (4)、用图1装置制取CO2并探究其性质。图2表示装置H中溶液的pH与实验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已知:此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的pH≈11.6,NaHCO3溶液的pH≈8.3。

    ①装置G的作用是

    ②实验50s时装置H溶液中的溶质是

    ③实验150s时显示器中曲线pH<7的原因是

  • 9.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以后,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以下的改进:
    (1)、【知识储备】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常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改进实验】为了更好地测量实验数据,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2改进的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

    同学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44mL,反应前注射器中的刻度为36mL,反应后注射器中的刻度为24mL,计算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实验测得的结果与理论值有较大偏差,可能的原因是

    (3)、为了更好地理解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改进实验,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图如图4所示)。

    ①图3所示装置中电烙铁的作用是

    ②图4中Y曲线表示(填“压强”“温度”或“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实验装置(如图3)中的氧气并没有被红磷完全消耗

    b.图4中X曲线AB段变化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瓶内气压增大

    c.图3与图1的实验装置对比,图3的装置更环保,测量数据更精准

  • 10. 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

    (1)、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
    (2)、【查阅资料】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

    【设计实验一】

    小敏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Ⅰ、Ⅱ、Ⅲ的3支试管(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浓度也相同的稀盐酸),进行如表的实验:

    实验操作

    M丝插入试管Ⅰ

    铜丝插入试管Ⅱ

    铝丝插入试管Ⅲ

    结论

    刚开始的现象

    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M>CuM>Al

    几分钟后的现象

    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有大量气泡产生

    (3)、【讨论与交流】

    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Ⅲ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其原因是

    (4)、【设计实验二】

    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进行如下图中的实验:

    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交流与表达】

    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填“甲”“乙”或“丙”)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结论。

    (6)、【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进行判断。

  • 11. 小明同学将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恢复到室温,发现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

    (1)、猜想一:该气体是SO2

    猜想二:该气体是

    猜想三:该气体是SO2和CO2

    (2)、【查阅资料】

    ①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

    ②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设计】

    装置如图所示:

    【现象与分析】

    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气体中含有

    (3)、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4)、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说明气体中含有CO2
    (5)、【实验结论】

    猜想三成立。

    【反思交流】

    若装置B与装置C位置互换,判断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6)、有同学认为,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产物中,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理由是
  • 12.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受热会分解。某课外小组同学决定对草酸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草酸化学式为H2C2O4;草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成多种氧化物。②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提出问题】

    草酸分解的生成物有哪些?

    (1)、小明同学根据草酸中含有氢元素,推测出分解的生成物中含有
    (2)、另外的生成物是气体,小刚提出三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

    猜想②:该气体是CO。

    猜想③:该气体是CO2和CO。

    (3)、【设计实验】

    依据CO2和CO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证明有气体。

    (4)、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证明有CO: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

    ②E装置中出现的现象。

    (5)、【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证明: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Δ__CO+CO2+H2O

    【问题讨论】

    B装置的作用是 , D装置的作用是

    (6)、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推出反应前后物质的组成,是因为
  • 13. 草酸(H2C2O4)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多以钙盐形式存在,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类似,受热分解后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小组对草酸及其钙盐作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

    【提出猜想】三种氧化物可能是CO2COH2O

    【查阅资料】①草酸晶体170以上分解;②草酸的钙盐难溶于水;③CO不与NaOHCaCl2反应;④CO通入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Pd)CO2生成;⑤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实验方案】如题图所示,取研细的草酸晶体装入试管,加热,检验气体。

      

    (1)、【实验过程】
    装置C溶液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 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E的现象为 , 装置F的溶液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
    (3)、为验证另一种气态产物,应在AB之间增加的装置为
    (4)、【实验反思】

    为了使实验更严谨、更严密,有同学认为该实验应该在DE装置之间加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其作用为

    (5)、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有一个缺陷,处理方法是
    (6)、【实验结论】草酸受热分解会产生CO2COH2O

    探究二:草酸钙受热分解的定量测定

      

    对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进行热分解,绘制固体质量一分解温度的关系如题图所示。经测定,固体质量10.0g时,为CaCO3

    加热至200时,开始生成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名称是800以上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

  • 14. 乙二酸(H2C2O4)俗称草酸,常温下为固体,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漂白剂。加热时,草酸发生分解反应,兴趣小组围绕草酸分解产物开展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CO与氯化钯(PdCl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可用于检验CO,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PdCl2+CO+H2O=Pd↓+CO2+2HCl;

    ②浓硫酸可吸水,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CO2

    (1)、【活动一】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两套实验方案,实验中均观察到PdCl2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由此得出“草酸分解产物中有CO和CO2”的结论。你认为方案(填“I”或“II”)不合理,理由是

    (2)、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3)、加热时,草酸(H2C2O4)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氧化物,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活动二】利用草酸分解产物中的CO测定物质的组成。

    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定某只含铁、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中铁、氧原子个数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用文字描述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原理

    (5)、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计算该固体样品中铁、氧原子的个数比为(最简整数比)。

    装置

    D和E

    反应前质量

    492.4g

    反应后质量

    505.6g

    (6)、若缺少装置A,利用上述方法测得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缺少装置E,测得结果将
  • 15. 某学习小组同学在用高锰酸钾做实验时不慎沾到手上,导致皮肤变成了棕褐色,老师提供草酸溶液给同学洗手,棕褐色立刻消失。

    同学对草酸产生了兴趣,经请教老师获知,草酸(H2C2O4)在通常状况下为固体,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酸,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固体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小组同学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的种类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1)、【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CO;猜想2:只有CO2;猜想3:
    (2)、【实验探究】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为了实验安全,在实验开始时应该先通一会儿气体,再点燃酒精灯,目的是

    ②实验时,当观察到装置A中的现象为 , 说明草酸的分解产物中有CO2气体存在。

    ③实验时,当观察到C中现象为 , 说明草酸分解产物中有CO气体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猜想3正确。请写出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问题讨论】

    装置D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并

  • 16. 某兴趣小组对某市售“简易供氧器”工作原理开展探究活动。
    (1)、知识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用该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图甲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依次为(填字母序号).

    (2)、实物探究:“简易供氧器”初探

    某市售“简易供氧器”主要由“初期生氧器”和“生氧罐”两部分组成,如图乙所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启动“初期生氧器”一段时间后,用磁铁靠近“初期生氧器”中的剩余固体,有黑色固体物质被吸引。于是,他们针对被吸引的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开展探究。

    【查阅资料】

    ①“简易供氧器”在工作初期,内部独立的“初期生氧器”首先启动,以解决初期供氧不足的问题,“初期生氧器”内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铁粉等物质。

    ②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__Δ2KCl+3O2

    Fe3O4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H2SO4__Fe2(SO4)3+FeSO4+4H2O

    Fe3+Fe2+在溶液中分别呈黄色和浅绿色。

    【提出问题】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假设】猜想一:铁粉:猜想二:①;猜想三:四氧化三铁

    (3)、【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操作一:取被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物质干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

    滤渣中有②色固体

    黑色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铁粉

    操作二:取被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澄清的黄色液体

    黑色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③

    (4)、【实验结论】猜想④正确。
    (5)、【交流反思】

    “初期生氧器”中铁粉与氧气反应能(填“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从而使氯酸钾的分解反应能持续进行。

    (6)、有同学认为不做操作二的实验也可得到相同结论,理由是⑥
  • 17. 三氯化碘(ICl3)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已知ICl3的熔点为33℃,沸点为73℃,有吸水性,遇水易水解。某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取ICI3(部分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

    (1)、按照气流方向连接接口顺序为a→。装置A中导管m的作用是
    (2)、装置C用于除杂,同时作为安全瓶,能监测实验进行时后续装置是否发生堵塞,若发生堵塞,C中的现象为
    (3)、氯气与单质碘需在稍低于70℃的温度下反应,则装置E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 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 18.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240℃;P2O5能溶于水,有毒性。

    【实验用品】药品:白磷、红磷、80℃热水;仪器:漏斗、橡胶导管、铁丝隔网等。

    【实验装置】如图组装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步骤】见下表。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

    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

    Ⅲ.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讨论交流】

    实验步骤Ⅱ中的实验现象 , 实验步骤Ⅲ中的操作

    (2)、本实验选择白磷与红磷作实验药品的原因:红磷和白磷都是 , 但红磷与白磷的不同。
    (3)、本实验中使用80℃热水的作用是
    (4)、实验现象Ⅰ中白磷不燃烧,Ⅲ中白磷燃烧,对比可得物质燃烧的条件是
    (5)、步骤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拓展反思】

    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19.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I.图一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
    若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组合。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显著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用装置C制取CO2 , 连接装置C、G,当试管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填“甲”或“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实验结束,若要让试管中的固体与液体分离,从而使反应停止,应进行的操作是
    (3)、Ⅱ.图二中装置甲是实验室制取CO2并探究CO2的性质的装置,装置乙是对装置甲的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实验中观察到图甲试管中的现象是

    (4)、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填仪器名称)相同。
    (5)、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乙装置用量的10倍,由此可知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6)、Ⅲ.如图三所示,某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向W形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皮塞,然后将其放入80℃的热水中。

    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发生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7)、装置尾端气球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