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仿真模拟卷四【范围:1-4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 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π的近似值为355113它与 π 的误差小 于 0.000 000 3. 将0.000 000 3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
    A、3×10-7 B、0.3×10-6 C、3×10-6 D、3×107
  • 2. x3x3的运算结果正确的时( )
    A、2x3 B、x6 C、2x6 D、x9
  • 3. 现有2cm,3cm,5cm,6cm长的四根木棒,任选其中的三根组成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4. 如图,将一个三角板60°角的顶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1=27°2的大小是( )

    A、27° B、57° C、58° D、60°
  • 5. 如图,点E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如果3=4 , 那么AD//BC

    ②如果1=2 , 那么AD//BC

    ③如果AD//BC , 那么D+BCD=180°

    ④如果AB//DC , 那么B=5

    A、1 B、2 C、3 D、4
  • 6. 如图,AEABAE=ABBCCDBC=CD , 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是( )

    A、50 B、62 C、65 D、68
  • 7. 已知x2+2m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
    A、±4 B、4 C、﹣4 D、±8
  •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角形的中线、高、角平分线都是线段 B、任意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C、三角形按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 9. 课本中给出了用直尺和圆规作AOB的平分线的方法.

    作法

    图形

    ①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射线OAOB于点C、D.②分别以点C、D为圆心,大于12C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的内部交于点M.

    ③作射线OM

    OM就是AOB的平分线.

    该作图依据是(  )

    A、SAS B、AAS C、ASA D、SSS
  • 10. 如图,CA⊥AB,垂足为点A,AB=12米,AC=6米,射线BM⊥AB,垂足为点B,动点E从A点出发以2米/秒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CB,当点E经过t秒时,由点D、E、B组成的三角形与△BCA全等.请问t有几种情况?(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11. 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依据

  • 12. 蜡烛高20cm , 点燃后平均每小时燃掉4cm , 则蜡烛点燃后剩余的高度h(cm)与燃烧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式是
  • 13. 如图,若∠1+∠3=180°,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有个,与∠1互补的角有个.

  • 14. 任意给定一个非零数,按下列程序计算,最后输出的结果是.(最简结果)
  • 15. 平面镜在光学仪器中有广泛的应用. 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等.如图①,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后的光线为n,则1=2.如图②,两平面镜OMON的夹角MON , 若任何射到平面镜ON上的入射光线AB , 经过平面镜ONOM两次反射后,使得ABCD , 则MON= °.

三、解答题(共7题,共55分)

  • 16. 计算:
    (1)、 (π-3)0+(12)-2+(-1)2022; 
    (2)、x·x2·x3+(x2)3-2(x3)2
    (3)、 (a+3b-2c)(a+3b+2c);
    (4)、 20222-2021×2023.
  • 17. 先化简,再求值: [(x+2y)2-(x-2y)2-(x+2y)(x-2y)-4y2]÷2x,其中x=-2,y= 12
  • 18. 完成下面的证明.

    如图,已知1+BDG=180°DEF=B

    求证:AED=C

    证明:1+EFD=180°(邻补角定义)

    1+BDG=180°(已知)

    EFD=BDG(同角的补角相等)

    AB//EF(     )

    DEF=            ▲            ( )

    DEF=B(已知)

                ▲            =B(等量代换)

    DE//BC(     )

    AED=C(     )

  • 19. 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2)、AB两城相距千米;

         乙车比甲车晚出发小时,(填甲车或乙车)先到达B城;

         乙车出发后小时追上甲车;

         当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t=

  • 20. 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30°,∠ACB=100°,AE平分∠BAC,求∠EAD的度数.

  • 21. 【阅读理解】若x满足(9x)(x4)=4 , 求(9x)2+(x4)2的值.

    解:设9x=ax4=b , 则(9x)(x4)=ab=4a+b=(9x)+(x4)=5

    (9x)2+(x4)2=a2+b2=(a+b)22ab=522×4=17

    这种方法叫做换元法,利用换元法达到简化方程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请仿照上例解决下面的问题:

    (1)、若x满足(50x)(x20)=40 , 求(50x)2+(x20)2的值.
    (2)、若x满足(8x)(2x)=12 , 求代数式(102x)2的值.
    (3)、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EF分别是ADDC上的点,且AE=3CF=5 , 长方形EMFD的面积是48,分别以MFDF作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 22.

    (1)、方法学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张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在△ABC中,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如图2),

    ①延长AD到M,使得DM=AD;

    ②连接BM,通过三角形全等把AB、AC、2AD转化在△ABM中;

    ③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M的取值范围为AB-BM<AM<AB+BM,从而得到AD的取值范围是  

    (2)、方法总结:上述方法我们称为“倍长中线法”.“倍长中线法”多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和证明边之间的关系.

    请你写出图2中AC与BM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3)、深入思考:如图3,AD是△ABC的中线,AB=AE,AC=AF,∠BAE=∠CAF=90°,请直接利用(2)的结论,试判断线段AD与E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