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摸底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列各种元素中,人体若缺乏可能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的是(  )
    A、 B、 C、 D、
  • 2.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苹果榨汁 B、光合作用 C、汽油挥发 D、冰雪融化
  • 3.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冰块 C、蔗糖 D、豆油
  • 4. 图所示为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
    A、量取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 C、制取氢气 D、收集氢气
  • 5. 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坚持绿色出行 B、双面使用纸张 C、焚烧生活垃圾 D、自备购物布袋
  • 6.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及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7.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K——2个钾元素 B、Fe3+——铁离子 C、K2S——硫酸钾 D、C4O2——碳元素的化合价
  • 8.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B、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 9. 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铜锈蚀产生铜绿[Cu2(OH)2CO3]的条件实验,铜片上最不易产生铜绿的是(  )
    A、 B、 C、 D、
  •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CO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 11.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乙物质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物质甲、乙、丙均属于氧化物
  • 12. 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蒸发结晶

    B

    验证镁、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分别将镁片、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

    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固体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干燥;滤液蒸发结晶

    D

    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

    向盛有5.0gKN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搅拌

    A、A B、B C、C D、D
  • 13. 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质量的铝粉加入到氯化锌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
    A、滤渣中可能含有Al , 滤液中一定含有AlCl3 B、若滤液为蓝色溶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Zn C、若滤渣中只含CuZn , 则滤液中一定只含有AlCl3 D、若滤液为无色溶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ZnAl
  • 14. 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甲:稀盐酸加水稀释 B、乙: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丙: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丁:向两份质量相等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 15. 学校组织同学们走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活动。
    (1)、小明在麦田劳动时看到麦子叶色浓绿,长势喜人,基地工作人员告诉他是及时施用了一种复合肥。基地仓库存放的化肥有KNO3K2SO4NH4Cl , 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三种化肥包装袋上均写着防雨防潮,其原因是
    (2)、在食堂劳动的小丽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蒸鲈鱼、红烧肉、鸡蛋汤。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填字母)。
    A、牛奶 B、素炒西兰花 C、排骨汤 D、小米粥
    (3)、炒制红烧肉的过程中,若锅内油温过高着火,可采用的一种灭火方法是
    (4)、餐后同学们用洗洁精清洗铁锅,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 16.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图所示的生活用品主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填字母)。
    A、一角硬币 B、陶瓷餐具 C、铜质水壶 D、塑料椅子
    (2)、探究Al与酸的反应时,用砂纸打磨铝条,是为了除去(填化学式)。
    (3)、曾在央视新闻联播亮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焰火表演艺术。其原理是将生铁烧至熔化成为铁水,再将铁水在空中用力击打而形成四处飞溅的耀眼“铁花”。烧铁水时,需要用鼓风机不断向燃着的焦炭中鼓人空气,其目的是
  • 17. 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填空。

    (1)、在℃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方法是
    (3)、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 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8. 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经检验a管中产生H2 , 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2)、乙实验: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 , 如果将红磷直接放在锥形瓶底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3)、丙实验:用图示装置检验CO2 , 装置中的无色溶液应是 , 检验时,气体应从(选填“c”“d”)端通入。
  • 19. 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为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I的一种用途是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空1分,共7分)

  • 20. 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兴趣小组从不同角度开展实验活动,验证氢氧化钠和硫酸能发生反应。

    (1)、实验1——小明按照课本中和反应探究实验的步骤进行实验
    如图1所示用滴管缓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并。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现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依据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
    (2)、图2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方框内乙粒子的符号
    (3)、实验2——利用中和反应放热进行探究

    如图3,将稀硫酸全部注入试管中,立即固定活塞。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消失,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部分同学由此认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但有的同学不赞同,理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射稀硫酸对试管内气压的影响忽略不计);他认为仍利用此装置,再做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达成实验目的,对比实验需要的试剂及用量为

    实验3——用pH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

    (4)、图4中b点溶液中溶质是;图4中a点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5分)

  • 21. 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该钙片,当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20片(假设钙片中其他物质不含钙元素,且不溶于水,也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该钙片的商品标签和反应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加入20片钙片,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