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之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 2. 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 3. 下表是中国1950-1952年财政支出状况,据此可知,新中国的财政支出( )

    财政支出分类比重(以总支出为100%,单位%)

    年份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1950

    25.5

    11.1

    41.1

    19.3

    1951

    28.7

    11.0

    43.0

    14.2

    1952

    41.6

    12.0

    32.9

    8.8

    A、保证了朝鲜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B、表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突破 C、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完成 D、体现出新中国大力裁汰冗宫冗员
  • 4. 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感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5.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和法制遭到严惩的践踏,最典型的事件是( )
    A、实行“大串联” B、制造“刘少奇案” C、“九·一三事件” D、镇压“四五运动”
  • 6.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着重发展农业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D、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 7. 1976年,“阶级斗争”一词在《人民日报》标题中出现205次,但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标题中仅出现4次。且新增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这体现了( )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发生转移 B、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 C、“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D、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 8. 从1956 年到1966 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

    ①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②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③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9. 1954年9月,一位记者记录了一场盛事「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放下钳子,放下犁耙,放下笔杆、圆规……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 商量着国家大事。”这场“盛事”( )
    A、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C、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从歌词中可看出,我国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是( )
    A、保家卫国,维护国家利益 B、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C、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英勇 D、通过参战解决台湾问题
  • 11.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对资本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建立供销合作社
  • 12.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了许多战斗英雄和功臣集体。其中,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雷锋
  • 13. 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学史更轻松,让漫画更深刻。与下边漫画所反映的史实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 14. 邓小平曾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所以,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论的意义太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一篇文章”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这场争论”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这场争论”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 D、“这场争论”重新确定了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
  • 1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
    A、时间 B、背景 C、过程 D、意义
  •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村地区流行一句谚语:“大包干、大包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 B、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C、促进农村规模化经营 D、实现农业集体化生产
  • 17. 下面两幅漫画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初人们日常生活发生的变化。据此分析,该变化是由于我国(  )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持续推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对“转折”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
    C、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我国开始正式融入世界市场
  • 19.  今天的“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主营中西式糕点,最早创办于清道光年间,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为国有企业,1997年改为股份制企业,2009年引进多条国内一流生产线,为开拓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材料中“双合成”的发展之路反映了(  )
    A、山西企业走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前列 B、山西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C、我国不同时期政策的调整 D、国企改革的中心环节是科技升级
  • 20.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2001年。对1992年创业高潮的出现起到解放思想作用的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我们的现代化要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
  • 21.  回首脱贫攻坚路,习总书记曾反复“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决不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哪一理念(  )
    A、绿色 B、共享 C、协调 D、开放
  • 22.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国企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 23.  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C、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24.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了一系列谈话,他指出:”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以上谈话( )
    A、表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 B、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C、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人新阶段 D、揭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
  • 25.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
    A、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B、自发调节生产流通,使生产与需求达到平衡 C、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26. 与下面时序结构图中”?”对应的选项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 27.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将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重大历史性会议是( )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 28.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
    A、决定实行农村多种经济所有制 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 29.  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大多数外媒使用 handover“移交”,主体强调英国:内地英文媒体用return“恢复行使……权力”,主体倾向中国香港。这反映了中英双方(  )
    A、不同的政治立场 B、深厚的文化底蕴 C、趋同的价值观念 D、雄厚的经济实力
  • 30.  据统计,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7.8%,并且建立了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8万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数2015个。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C、推动西部地区大开发 D、保留少数民族生活方式
  • 31.  邮票是凝结的历史。下面三张邮票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在实行“一国两制”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 D、都有较大行政自主权和经济特权
  • 32.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以什么为出发点的?(    )

    A、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 B、从港澳台人民的愿望出发 C、从大陆人民长期的愿望出发 D、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
  • 33.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民族管理制度,使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纪元。该制度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 34. 2023年4月1日,马英九先生携家人来到湖南省湘潭县,在马家祖墓前祭拜祖父马立安,表达慎终追远之意。回乡途中,遇到当地群众问候:“欢迎回家”,马英九用湖南方言回应:“湘潭伢子回来了!”这说明海峡两岸( )
    A、结束敌对状态 B、实现三通 C、逐渐走向统一 D、同根同源
  • 35.  2023年5月,中国一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一中亚峰会西安宣言》,通过了《中国一中亚峰会成果清单》,并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这体现了(  )
    A、世界已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B、中国主导中亚五国发展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D、中国已经成为超级大国
  • 3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由此可知,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 D、全方位外交
  • 37. 英国国际关系学者汤姆•福迪曾说:“在全球不确定因素快速增多的情况下,中国是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堡垒。”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证明了这一观点。这表明我国( )
    A、经济发展速度领先世界 B、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升 C、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D、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 38. 2022年2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英国、欧盟以及法国的相关高层通话,就俄乌冲突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强调:“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是一贯的,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源自(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亚信峰会上的主张
  • 39.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等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 B、开创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 40. 时代热词是每一时代特有的主题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大报刊出现了许多高频词汇。下列高频词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1978﹣2000年的是(  )
    A、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科教兴国 B、土地改革、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C、另起炉灶、九二共识、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