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卷(十六)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1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迎来了第一次精神觉醒。有学者认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自觉地、直接地思考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问题的人,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无为而治 B、为政以德 C、兼爱非攻 D、以法治国
  • 2. 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时,历史小组就下列材料的史料价值展开争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①伦敦1830年至1850年的市政档案文件

    ②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1838年)

    ③梅雪芹正式发表的论文《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初探》(2000年)

    A、①是原始档案,可信程度最高 B、②是名家小说,史料价值最大 C、③是现代论文,没有史料价值 D、三则材料均可作为可信史料直接使用
  • 3. 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相继提出要给法国一个占领区,英国不愿意看到战后只有一个苏联称霸欧陆,它希望与法国联合起来,遏制苏联势力向西欧扩张,但斯大林坚决反对。据此可知,雅尔塔会议(    )
    A、推动了二战的最终胜利 B、具有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 C、暴露了大国之间的矛盾 D、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 4. 关于“禅让”, 《尚书·尧典》中有“尧舜禅让”、 《尚书·大禹谟》中有“舜禹禅让”的记载。尧舜禹之间这种“禅让”的主要标准是( )
    A、德能兼备 B、部落势力 C、治水功绩 D、征战功绩
  • 5. 秦王朝建立至汉武帝初年,铁器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制作的铁器物美价廉。而在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官府制造生产的铁器农具,质量不佳且价格较高,妨碍农事。这说明( )
    A、盐铁官营不利于百姓生活 B、垄断专营有助于经济发展 C、垄断专营易引发官商勾结 D、官营汇匠的技术普遍不高
  • 6. 位于西北地区的羌族自东汉以来陆续东迁至陇西、关中。至西晋时,氐、羌等少数民族人数,已占关中总人口的一半。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少数民族首领起兵反晋 B、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C、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 D、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 7. “一些□□□□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应是(    )
    A、富裕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居民 D、封建领主
  • 8.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83.9亿元,与 1952年相比,增长了128.5%,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材料说明我国( )
    A、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初步完成了生产资料的改造
  • 9. 下列两幅图片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同一战役的不同报道。这说明(   )

    中国《点石斋画报·牙山大胜》

    日本《风俗画报·成欢大激战之图》

    A、画报不能客观反映史事 B、交战双方记载史事方式不同 C、研究历史需要甄别史料 D、史学研究不能复原历史真实
  • 10. 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中国昆明举行;同年10月,“缩小限制全球变暖的财政和技术差距”成为第76届联合国大会辩论的焦点问题之一;2021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这些会议的召开表明(   )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 B、各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存在根本性分歧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解决全球性问题亟须改革全球治理体系
  • 11.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些在华英国人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   )

    言论内容

    出处

    英国人说:“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做的衣服。”

    严中平《两次鸦片战争材料》

    中国人偏好土布,不喜欢洋布

    姚资晴《外国史料》

    1847年英国领事说:“关于英国商行贸易,目前看不出有希望的前途”

    英国蓝皮书《1846年中国各国贸易报告》

    A、靠武力无法打开中国市场 B、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仍极为落后 C、在华英人不了解中国市场 D、中国人的小农经济意识仍然存在
  • 12. 下图为晚清时期《时事报图画旬报》上刊登的《正阳门城楼》作者在赞叹其雄伟壮丽的同时,更是提及“逮庚子之役,联军入京,城楼遭毁,城墙炮弹之迹,或如蜂窝。”通过该图画我们可以了解和研究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军阀割据混战
  • 13. 美国作家杜波依斯认为,从16世纪到19世纪,由非洲输往美洲的奴隶人数至少有1000万人,如果包括沿途死亡人数在内,非洲损失约6000万人。这最能反映( )
    A、“三角贸易”的罪恶性 B、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殖民统治的残酷性
  • 14. 在雅典城邦,五百人议事会对所有官员进行审查考核,包括资格审查、任期审查、绩效审查和账目审查。如果官员不能完成自己分内事务,将受到渎职处罚。这表明雅典( )
    A、发展民主政治 B、维护成文法律 C、加强君主专制 D、倡导理性主义
  • 15. 右面图示中①处方框中应填写的是( )

    A、阿拉伯人 B、希腊人 C、奥斯曼人 D、意大利人
  • 16. (2023·丽水中考)右图是某同学梳理知识时画的一幅结构图。下列最符合知识间联系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国际共产主儿运动的兴起 C、欧洲资本主文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D、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 17.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 18. 右侧是某同学拟定的《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提纲,其中①处应为( )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普法战争后的革命实践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践

    (一) ①

    (二)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共产党宣言》 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 19. 下表材料体现的主题是(  )                                                                                            

    1871年

    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917年

    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1949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A、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C、资本主义制度没落 D、共产主义运动完成
  • 20. 19世纪中期,对工人阶级的问题作出以下回答的是(  )                                                                                            

    工人阶级的问题

    回答

    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资料私有制

    如何改变不公平的现状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A、《独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
  • 21. 小张同学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内容时,总结了右面的知识结构图。他在学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

    A、条件 B、过程 C、标志 D、影响
  • 22. 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领导人说:“事情似乎很奇怪.社会主义共和国怎么能依靠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这一论述意在(   )
    A、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B、解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C、推动工业化全面展开 D、阐明推行苏联模式的必然性
  • 23.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这些政策措施⋯⋯( )
    A、促进了经济恢复 B、实现了共产主义 C、繁荣了文学艺术 D、改变了国际格局
  • 24. 《俄国史》一书中说:“赫鲁晓夫既是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说明赫鲁晓夫( )
    A、没有进行改革 B、终结了苏联的经济改革 C、最终成为苏联模式的拥护者 D、没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
  • 25. 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 680.95亿元增加到2013 年的 64 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 63.5 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材料分析题

  • 26. 1500年是世界历史的分界线,在这之前,世界是孤立的,在这之后,世界被紧紧地连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制糖工艺的不足,欧洲人对糖分的需求一直供不应求,于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深受欧洲贵族的青睐。菠萝凭借着南美洲超长的日晒,获得了超乎寻常的甜味,品尝过的人甚至将菠萝夸赞成“葡萄酒、玫瑰水和糖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同时,由于储存不便且欧洲的气候不适宜菠萝的生长,菠萝被称为“国王的水果”。

    材料二   世界各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世界总人口(人)

    1490年

    18.3

    18.3

    2.4

    5.45亿

    1570年

    19.2

    13.1

    1.6

    7.28亿

    1650年

    22.7

    8.1

    5.1

    11.71亿

    1852年

    24.9

    7.4

    9.0

    18.12亿

    ——依据《全球通史》编制

    材料三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的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地,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中国有了番薯、土豆等高产且土地要求低的农作物。从明朝开始的“大交换”使中国人口由0.8亿左右到鸦片战争前4亿左右,人口的变化还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而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难以逆转。

    (1)、欧洲人能品尝到“国王的水果”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从世界发展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体现了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原因。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1763年以后欧洲的控制给美洲、非洲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4)、根据材料四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 27.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 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 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史》

    材料三: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清朝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以及盟旗制度……等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政治基础。

    ——人民出版社《民族大团结》

    (1)、 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根据两幅图片分析唐朝民族交往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元朝得到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对内、对外角度分别列举一例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 
  • 2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19年6月28日,一战战胜国在巴黎近郊与德国等战败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此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德曼说:“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和苏联这对超级大国从共同对抗纳粹的威胁中解除出来后,就再也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相处。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影响力控制整个世界,于是都积极寻找多种途径与对方展开竞争,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紧张激烈的对抗。

    材料四: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1)、材料一中两次会议的主导权都由哪些国家操纵?会后构成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又被称为什么体系?
    (2)、根据上述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谢德曼为什么说“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紧张激烈的对抗”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美苏“紧张激烈的对抗”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 材料四说明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重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