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生物学八(下)期中复习专题11 生物进化的历程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09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生物进化的历程漫长而复杂。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 B、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C、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D、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 2. 科学家比较了几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某段DNA,得到如图所示结果,该结果说明( )

    A、长臂猿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 B、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 C、黑猩猩是人类的祖先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 3. 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大象进化的过程中,发现大象与海牛、蹄兔具有共同的祖先,以下可以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

    A、形态特征 B、运动方式 C、生活环境 D、古生物化石
  • 4. 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其中最直接的证据是(    )。
    A、比较解剖学例证 B、生物化石 C、遗传学例证 D、胚胎学例证
  • 5.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越低等的生物在地层中出现得越早 B、在研究生物进化历程中,化石是唯一的证据 C、研究表明原始哺乳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 6. 植物界中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是(  )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 7.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B、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C、从细胞小的生物到细胞大的生物 D、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 8.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米勒的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是可能的
    B、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C、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可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D、科学实验已证明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会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原始生命
  • 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人类进化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阶段 B、植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C、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 10.  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
    A、鱼类和两栖类 B、鸟类和哺乳类 C、古代爬行类和鸟类 D、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 11.  为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科学家们最依赖最可靠的证据是( )
    A、化石 B、骨骼 C、岩浆 D、地层
  • 12.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  
    A、两栖类 B、鸟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 13. 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  )
    A、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 D、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
  • 14. 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的沼泽地带,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 )
    A、金丝猴 B、白鳍豚 C、扬子鳄 D、丹顶鹤
  • 15. 下列化石可以证明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的是(  )
    A、恐龙化石 B、孔子鸟化石 C、始祖马化石 D、鱼类化石
  • 16. 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下列动物中,被称为中生代动物“活化石”的是( )
    A、大鲵 B、蝾螈 C、扬子鳄 D、蟾蜍
  • 17.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蛙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 B、蛇的体壁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蝾螈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蒸发 C、蜥蜴头后有颈,可以灵活地转动;青蛙的身体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和尾部五部分 D、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的主要原因是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 18.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幼体用鳃呼吸;④皮肤裸露;⑤生殖和发育离开水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 19. 多姿多彩的生物界,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下图表示由a进化成几种古生物的进化历程及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字母表示生物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最低等的生物是a B、a只是b、d、e的共同祖先 C、b和c的亲缘关系比b和e的更远 D、c的化石一般不会出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
  • 20.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生物的变异总是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C、生物的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 21.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鱼类比其他三类动物低等 B、鱼类比其他三类动物结构简单 C、动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 D、动物进化的趋势是从小个体到大个体
  • 22. 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 23. 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探索从未停止,下述描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很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B、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能产生有机物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郑氏始孔子鸟是爬行动物的祖先
  • 24. 如图为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明两个地层中曾发掘出物种A和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②物种A比物种B结构简单③在Ⅰ层内可能找到物种A的化石④在Ⅱ层内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⑤物种B的出现早于物种A⑥物种B的出现晚于物种A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②④③ D、①④⑤
  • 25. 下图是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图中最可能找到两栖动物化石的地层是( )

      

    A、 B、 C、 D、

二、读图理解题

  • 26.  甲图是生物进化树,乙图是表示不同的地层,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⑩和①代表的动物类群分别是;④和⑥代表的植物类群分别是
    (2)、甲图表示的进化树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类群是
    (3)、如乙图所示,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未受到破坏的地层内挖掘到一些甲图中的①②③类动物化石,若甲地层中发现的是③类生物的化石,那么乙地层中应该是【】类动物化石。
    (4)、从甲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
  • 27. 地球上从生命起源到当今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图一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二所示的进化树;图三表示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装置A中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 
    (2)、图一装置 B中的液体相当于  , 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可能起源于这里。
    (3)、图二的进化树中我们可以推测出:a、c、d三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填字母)
    (4)、图二中,较b和d而言,a和b的亲缘关系更 (填“近”或“远”)。
    (5)、图三中的①为  , 古人类大约起源于①。
  • 28. 如左下图所示,在A、B、C三个不同地层中都有发现生物化石,表格记录了部分动物出现的地质年代,请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动物化石种类

    化石被发现的地层

    距今年数

    低等鱼类

    5亿7000万万年

    海生无脊椎动物

    24亿年

    鸟类和高等哺乳类

    2亿2500万年~7000万年

    (1)、越下面的地层越。    
    (2)、在图中(填字母)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较简单、低等。在图中(填字母)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较复杂、高等。
    (3)、上表中的①②③表示的岩层分别是(填字母)。
    (4)、研究生物进化常常用到法,是生物进化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5)、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从上表的证据可以证明,脊椎动物起源于。    
    (6)、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三、资料分析题

  • 29. 青岛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拥有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近年来青岛致力于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打造“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青岛近海已发现的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海洋动物等多个类群。其中海洋脊椎动物有30个门、约300个科、1000个属,共约2000种。在种类繁多的海洋动物中,最常见的类型有各类鱼类、虾、蟹、海龟、牡蛎、扇贝、鲍鱼等,此外,青岛海区还发现了小须鲸、斑海豹等动物;青岛的沙滩上常年可见海鸥在觅食和栖息,它们与人类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1)、根据可以将上述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鱼类、海龟、小须鲸、斑海豹、海鸥,另一类是虾、蟹、牡蛎、扇贝、鲍鱼;还可以根据将小须鲸、斑海豹、海鸥归为一类,其余动物归为一类。
    (2)、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呼吸器官也不尽相同,其中鲍鱼用呼吸,海龟用呼吸。
    (3)、若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那么其分类单位是;资料中提到动物的分类单位中,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4)、划线部分体现了的多样性,将划线部分涵盖动物所属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谈谈在生活中,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些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 30. 综合运用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地球上的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请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0      
    响尾蛇 17 0    
    海龟 7 22 0  
    金枪鱼 17 26 18 0
      响尾蛇 海龟 金枪鱼
    (1)、在图一中,经A注入该装置的气体与现代火气成分相比较,不包括的气体是 , 在该实验装置的(用图中标号表示)处将会搜集到关于生命的证据,通过该证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
    (2)、图二中的甲、乙、丙三图,分别对应的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请排序)。

    ①生物进化的动力    ②生物进化的内因    ③生物进化的结果

    (3)、请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解释,在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后,图三所示曲线之所以出现bc段的原因是具有变异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且其抗药性逐渐加强并大量繁殖,农药在烛果的进化中起了作用,最终使烛果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性。
    (4)、科学家通过分析比较鸭、响尾蛇、海龟、金枪鱼等4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发现鸭的细胞色素c和其他3种动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有些差异,如图所示。

    ①上述研究生物进化关系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②如果用生物进化树表示鸭、响尾蛇、海龟、金枪鱼4种生物,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动物依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