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09 类型:开学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素有“人文之乡”美誉的江西,从唐朝起,便有了最早的中国历史上的私人书院。后来,由于战争连绵,官学几乎废弃,但江西私人办学的风气依然存在,私学几经①____(diān)沛,穿越了 ② ____、烽火不息的宋、元、明、清( )江西的书院就如中国历史巨浪下的一块磐石,时而破浪而出,激起千堆白雪,时而又隐入浩瀚大洋,默默无语。

    (1)、文中加点字“磐”的读音正确的是( )
    A、pán B、qìng C、qìn D、páng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A、 B、 C、 D、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翻来覆去 B、金戈铁马 C、流离失所 D、摧枯拉朽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唐朝起,便有了最早的中国历史上的私人书院之一。 B、从唐朝起,便有了中国最早的历史上的私人书院。 C、从唐朝起,便有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私人书院。 D、唐朝,便有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私人书院。
    (5)、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 2. 小华书写潦草,常被语文老师批评,但他依然故我,说:““大行不顾细谨’。字写得不好又不会影响成绩。”你劝他说:____” 
    A、小华,你这是不思悔改!小不忍则乱大谋。再说,这也会影响成绩。 B、小华,你这是不对的。‘绝知此事需躬行。'再说,难道这不会影响成绩吗? C、小华,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教导。‘观字如晤其人。再说,写一手漂亮字多好。 D、小华,希望你改正缺点。‘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再说,这肯定会影响成绩。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 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注:①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春山”和“夜”点明了游玩的地点和时间。二句提纲挈领,开启下文。 B、颈联二句写赏玩胜事后的主观感受,充分表达出诗人因山花即将凋谢的无限惋惜之情。 C、尾联以声衬静的手法,借钟鸣之音衬托出春山月夜的幽静。 D、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极富神韵,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2)、颔联两句妙趣横生,“掬水”一句,写出了泉水清澄明澈映照月影,“弄花”一句,写出了  。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书上元夜游

    苏轼

    己卯上元①,予在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③夷杂糅,沽④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⑤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⑦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州:苏轼被贬最远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④沽:卖酒的人。⑤再:同“在”。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嘉( ) 孰( ) 盖( )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民夷杂糅,屠沽纷然。

    ②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3)、苏轼“自笑”和“笑韩退之”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 5. 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心忧天下,情系苍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便借“。”表达了他

    的崇高理想和济世情怀。

    (2)、“时间都去哪了?”这句歌词让人想起了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论语)十二章》),从而使我们更加懂得光阴似箭,惜时如金。
    (3)、在中考百日师大会上,校长选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句子“。”来激励同学们努力拼搏,奋勇前行。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枕边的夜莺

    迟子建

    ①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②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唉花固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唰啦啦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唰啦啦响。

    ③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作泥了。④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⑤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⑥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作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⑦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⑧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⑨如今,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⑩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烷转地歌唱。它们清、湿润,宛如上天撤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1)、通读全文,按照文章思路,给下列选项排序
    A对《稼轩集》百读不厌
    B回忆寒暑假读书的惬意氛围
    C喜欢古典诗词的原因
    D领悟了《洛神赋》的美
    E枕畔留下来的经典作品
    (2)、文章第④段最后写道:“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请结合文中提到的具体诗词,在横线上填写“我”读诗词的感受。

    读最喜欢的词人辛弃疾的《稼轩词》,

    现在读曹植的《洛神赋》,

    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枕边的夜莺”指的是枕边的古诗词书,将其比喻成夜莺,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B、第③段运用比喻和对比,形象表现了我喜欢躺着读书的习惯,也写出了我对好书的喜爱和对庸常作品的淡忘。 C、第⑥段写“我”一开始读《洛神赋》觉得它的辞藻过于简洁,后来才真正读懂了曹植的《洛神赋》华丽繁复的美。 D、伟大的诗人们超越了个人的不幸,对黑暗决不妥协,具有悲天悯人、心系天下的高尚人格,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
    (4)、文章结尾段意蕴优美,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读书”与“看书”之间

    慧虹

    ①近来读一些作家的文章,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读书”与“看书”的差异。

    ②梁衡指出,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阅者,看也。但是比看要深一些,它不是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观看,是有目的、带着问题观看,是一个思维过程,边看边想。而对不需太动脑子的、浅一点的东西,消遣、娱乐的,则说看,不说阅。

    ③王鼎钧则言,“读书”和“看书”不同,读书有方法,有目的,有成果,讲的是读书人的水准。告诉某作家“我读过你的书”或“我看过你的书”,一字之差,寓褒贬、别善恶。

    ④细细品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一个人如果自我感觉尚算得上是热爱阅读的人,如果在工作生活之余尚且保留了阅读的习惯,就有必要扪心自问——我究竟是在“读书”,还是“看书”?毕竟,“生命诚可贵,时间价更高”。当读者自己深陷于“看书”而非“读书”的案白而不自知时,可能还会沾沾自喜,自鸣得意。殊不知,这样无异于自欺欺人,无异于浪费光阴空耗生命。

    ⑤我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人“读书”,也有人仅仅是在“看书”。这两年,社交阅读趋热,我遂被拖进了一个读书群。该读书群中给人印象颇深的有这么两位,一位是某位群友,每天倒是雷打不动地在群内打卡读书。读的速度惊人,两三天即读完一本书,其他群友甚感钦佩之余,请教其读书秘诀及读后所获,没承想得到的回答令人气馁,“读便是了,读后也没感到有啥触动”。

    ⑥与之相反,该群群主崇尚深度阅读、深度输出,读书速度算不上很快,但只要读过的书,都坚持必须写出一篇不乏干货的读书笔记,晒在公众号上。据其讲,她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按顺序通读,在书上做标记,随时记录所思所感:第二遍梳理全书,画出思维导图;第三遍重点阅读标记段落,结合所思所感精心构思,最终输出一篇绝不敷衍的读书感悟文章。观其公众号中的文章,百余篇读书感悟篇篇耐读,每隔一段时间必有更新,确属难能可贵。

    ⑦当前,我们置身于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许多人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逐渐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这种状况下的阅读,往往“看”的成分大于“读”的成分。不过,这也并非绝对。曾著有引起广泛反响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作者采铜,就结合自身的阅读实践,谈到过“碎片化时代如何做到深度阅读”的问题。

    ⑧他就提到,阅读,绝不仅仅发生在把书从打开到合上的时间段,这只是阅读活动中最表层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书中读到的那些精华能否转化为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一个人的阅读如果追求的是一种抵达,是自我生活、人生的某种改变,那么,这种追求改变的诉求反过来会促进我们的阅读。因为很显然,我们要改变,必然要对我们读的文本提出更高要求,提出更多问题,更加主动和迫切,这些都会让我们阅读得更深入。⑨所以,说到底,决定一个人“读书”还是“看书”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着眼于“阅读的抵达”,也就是自我的改变。像有些人的阅读仅仅满足于消闲,茶余饭后拿本书躺着随便翻翻催眠,抑或,阅读单纯就是为了

    阅读,徒有一种形式,让自己看起来似乎在做着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聊以自慰。如此,读书充其量不过是在“看书”,那还不如走出户外多看看蓝天白云,扫视一番车水马龙的街景,最起码,有益于眼部健康。

    ⑩而如果阅读是为了思想的提升,心灵的充实,灵魂的修炼,那这样的“读书”,一定是会有所收获,实现“阅读的抵达”的。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名家对"读书与看书的差异”这一问题的论述来引出话题,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B、第⑤⑥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用鲜活的事例和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看书”*和“读书”会有不同的阅读效果。 C、作者认为,如今我们置身于一个信息碎片化且生活节奏很快的时代,深度阅读不能做到。 D、在作者看来,“读书”必须是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带着思想去阅读,否则只是“看书”。
    (2)、根据本文进行概述,基于怎样不同的目的造成了有的人是去“看书”,而有的人是去“读书”?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叶雕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可以说是“早期的剪纸”。在没有纸张的时代,人们便以叶子作为载体进行剪裁。叶雕制作难度较大,其传承和保护面临极大困境。做叶雕主要有两大难点:一个是需要细心,每个制作环节都要严格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另一个是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有内涵、有意境的作品。

    “陈氏叶雕”项目传承人陈黎明说:“我女儿从小跟我学叶雕,但技法还有待精进,前些年有几个年轻人找到我,学了几个月,后来都放弃了。学叶雕,要坐得下来、学得进去,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难做到。”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更多、更好的传承人,让叶雕艺术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叶一世界,自然相馈赠。千秋故事载,对话古与今。”多年来,陈黎明潜心钻研叶雕技艺,他不仅将当地的太极拳、云台山描绘在了叶子上,而且刻画出了诸多抗疫战士、冬奥冠军的形象。这些作品古朴自然、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故事。

    (摘编自《匠心传承,让“落叶”活起来》)

    材料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泥塑艺术作为我国一门古老淳朴的民间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塑创作者用最简单、天然的泥土作为原料,用其精湛的手艺把手里的泥巴变成精致的艺术品,收获人们的喜爱。

    泥塑的世界丰富多彩,有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从古至今,历史悠久。从佛寺道观的神像,到宫廷官商的案头陈设;从孩童之间的泥塑玩具娃娃,到可以摆放到美术馆的艺术品,都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富绚丽的世界。

    我国泥塑艺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当时就已经有原始先民们用土烧制成各式各样的器具。不仅如此,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也出土了陶狗、陶猪、陶羊和小人头像等,据考察时间约为六七千年前。这些资料都可以确认是人类手工捏制的早期泥塑艺术品。

    泥塑艺术除了历史悠久,分布也广泛。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除了这两大派系外,陕西凤翔、山东高密、河北白沟河、苏州虎丘等地亦为著名的民间泥塑重要产区,我国各地区泥塑作品形式多样、异彩绽放。

    (摘编自《源远流长的泥塑艺术》)

    材料三:

    非遗技艺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让非遗技艺接轨市场环境,让非遗工艺品延续商品属性,有利于保持非遗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我国七成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乡村,开发非遗市场,发展非遗产业,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有着特殊贡献。如今,很多非遗从业者在保持原生技艺本真性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开发非遗衍生产品和多元业态,通过打造非遗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年轻用户时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科技赋能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给现代非遗技艺带来更多可能。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能够聚合非遗项目、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非遗消費者,进一步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带来非遗技艺的全新“玩法”。三维途模、5G直播、AI(人工智能)合成、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为网络用户带来沉浸式、交互式的非遗体验。

    此外,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以往仅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显得单一,社会力量尤其是教育界的力量在现代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技艺活力再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述材料围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阐释和介绍,呈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现状等。 B、材料一主要介绍了非遗保护项目“叶雕”,其可以说是“早期的剪纸”,叶雕技艺可创作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其难度大,传承和保护后性无凡。 C、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古老的民间艺术“泥塑”,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地域分布十分广泛,各地泥塑作品形式多样、异彩绽放。 D、材料三介绍了三维建模、5G直播、AI(人工智能)合成、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作叶雕,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有内涵、有意境的作品。 B、我国泥塑艺术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 C、我国七成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乡村,开发非遗市场,发展非遗产业,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有着特殊贡献。 D、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师徒之间口传必授的传承模式在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四、名著阅读(10分)

  • 9. 下列关于名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豹子头”林冲最为典型,他经历了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沂岭杀四虎后,最终被逼上梁山。 B、《骆驼祥子》叙写了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也有不少风土人情描写。 C、《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古典章回体神魔小说,书中的孙悟空代表了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念。 D、《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书中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 10. 请从《水浒传》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提炼一对体现这一人物形象反差的词语,并结合名著内容加以分析。

    唐僧的软弱与坚定:唐僧遇到妖怪时常常战战兢兢,如狮驼岭受阻时数次落泪,体现他的软弱;他取经之心从不动摇,如途经女儿国时不为美色所惑,不受蝎子精胁迫,体现他的坚定。

  • 11. 经典有光/可以助人致远/理想如炬/可以点燃心灵/一个人的心灵一旦被理想点燃/就会有百折不挠的雄心/滴水穿石的坚韧/就可以向着未来奋勇前行

    以上是本次活动的结束语,主持人朗诵时,舞台屏幕上将同步播放能反映"理想使人奋勇向前”的文学作品人物及相关情节。你认为下面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适合播放?请结合原著说说理由。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

五、作文(50分)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之一洪家光,是中国航发黎明工装制造厂的数控车工,自主研发出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专用的高精度金刚石滚轮工具制造技术。高光时刻的背后是巧到极致的技艺,是20多年的无数次的反复操作,是毫厘之间的精密磨削。

    工匠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看似单一乏味的工作,甘之如饴,正是这一份坚持,成就了一代代大国工匠,造就了如今的工匠文化。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限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