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卷(八)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0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史记》提出“祖黄帝说 ”,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 人、秦朝人的祖先…… 。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
    A、民族认同 B、华夷有别 C、民族差异 D、国家统一
  • 2. 关于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不同史书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认为刘备声望高促进了刘孙联合;《江表传》认为刘备兵力少,作用甚微。据此可知(   )
    A、研究历史需要多重证据 B、历史真实无从考证 C、文献史料记载不容置疑 D、历史解释殊途同归
  • 3. 西周时期,周王室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的青铜冶炼业很发达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4.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反映了当时实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材料说明该时期( )
    A、经济发展出现严重倒退 B、社会秩序整体和平稳定 C、社会转型变革激烈深刻 D、王室权威实力不断提升
  • 6. 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宋词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
  • 7.  通过地理位置关系描绘宋金议和后的政权并立,下列示意图中最符合当时形势的是(  )
    A、 B、
    C、 D、
  • 8.  “1571-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白银共计1亿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通过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流入了中国。”这一被称为“丝一银”贸易的“全球化”贸易(  )
    A、有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导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C、为海上丝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D、体现中外文化交流融合趋势
  • 9. 1918年,孙中山曾感慨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民愈不聊生矣!”。他所提到的“强盗之专制”是指( )
    A、清朝政府的集权统治 B、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C、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 D、土匪强盗的四处肆虐
  • 10.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闲聊。张三说:“我在《时务报》发过文章。”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过东交民巷。”赵六说:“我是同盟会成员。”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 11. 鸦片战争后,“英国、法国借口中国通商口岸太少,要求增开商埠,开放长江和内地贸易……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两国叫嚷‘除非有一个武力示威的支持和强迫……’”最终在英法“武力强迫”下清政府(   )
    A、被迫开放汉口等通商口岸 B、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C、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12. 《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 )
    A、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 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 C、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 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3.  20世纪50年代,作为外交部长的周恩来出席了众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他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下列外交语言与下图相符的是(  ) 
    A、我国需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C、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D、我们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4.  葛志成回忆:“大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那天,周恩来对纲领草案专门作了说明,没等表决,他的讲话就获得了满堂的掌声。”葛志成所说的“大会”(  )
    A、正式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C、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D、讨论了成立新中国的相关问题
  • 15.  1962年,在大力压缩各项生产指标的同时,对工业企业进行关厂并厂,缩小规模,使全国的企业数由1959年的31.8万个减少到1962年的19.7万个,减少了38%。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工业生产严重过剩
    C、“左”倾思潮影响巨大 D、经济建设趋于理性
  • 16.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以什么为出发点的?(    )

    A、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 B、从港澳台人民的愿望出发 C、从大陆人民长期的愿望出发 D、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
  • 17.  如表为威尼斯和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变化统计。这一变化反映了(  ) 

    时间

    威尼斯

    葡萄牙

    1498-1501年

    年均350万英镑

    年均100万英镑

    1502-1505年

    年均22.4万英镑

    年均230万英镑

    A、葡萄牙奢靡之风盛行 B、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威尼斯商业贸易断绝 D、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 18.  如图为两种不同形式的“金字塔”。对其蕴含的共同历史信息解读恰当的是(  ) 
    A、体现建筑艺术高超 B、代表大河文明最高成就
    C、反映王权至高无上 D、是各自政治制度的缩影
  • 19.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一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珍妮机发明后 B、蒸汽机改进后 C、发电机问世后 D、内燃机推广后
  • 20.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材料描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背景 B、过程 C、影响 D、意义
  • 21. “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大败西班牙军队……。”“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数日。章西陷落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发生于19世纪的拉美独立战争和印度民族起义的共同点是(   )
    A、抗击的都是英国殖民者 B、都建立了独立的国家 C、都以封建王公为领导 D、都沉重打击了殖民者
  • 22.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是( ) 

    A、无产阶级的斗争 B、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 C、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 23.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评论道,他曾以为欧洲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但现在忽然发现了这一战略的巨大缺陷——欧洲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退休生活”。该评论(   )
    A、指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 B、看到两极格局加剧国家的负担 C、肯定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帮助 D、揭示了高福利政策存在的弊端
  • 24. 1924年,孙中山在一次讲话时说道:“现在欧洲有一个新国家,这个国家是为欧洲全部白人所排斥的,欧洲人不敢和他们接近,我们亚洲也有许多人对这个国家怀有异样的目光。”下列关于材料中的“国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曾经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B、曾经是三国协约的成员 C、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 D、因一战激化矛盾而爆发革命

二、材料分析题

  • 25.  博物馆通过文物承载着历史,也传承着文化,其中蕴含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长久滋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文物示例【工艺之美】 
     
    材料二:中国古代文物示例【科技之著】 
    ​ 
    材料三:这一时期的科技著作,不是“没有也不可能突破传统的科技体系”,而是在许多方面对传统科技体系有了大的突破;也不是对“一些领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总结”,更不是“一些科技体系的尾声”,而是对不少领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创造性总结,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高峰,是世界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峰。 

    ——清华大学科技史系教授吴国盛

    材料四: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五: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1)、 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文物分别来自两个成就斐然的朝代,请分别指出其所属朝代。材料二中哪一著作有制瓷、制镜技术的相关记录?
    (2)、 在材料二的著作中任选其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科技巨著的共同特点。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陆路”、“海路”的名称。宋朝时期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哪一机构进行管理?
    (4)、 综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 26. 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材料一  董必武在浙江嘉兴烟雨楼写下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是要建立一个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列强和军阀两种压迫。”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时局主张》

    材料三  “此时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把军阀未推倒,反帝国主义的侵略……

    ——1924年孙中山一大上发言

    【实现中国梦,还须有高瞻远瞩智慧】

    材料四: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在井冈山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

    【实现中国梦,更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之间的秘密电台在战斗中损坏,原有的联系中断。它的直接后果是中国共产党可以而且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 材料一中的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距今(2024年)多少周年?该事件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两党的这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具体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五指出,材料中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根据材料五归纳此次会议是中共走向成熟的理由。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什么认识和感悟?
  • 27.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不断地解放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思想的解放】

    材料一  14世纪中叶,欧洲兴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薄伽丘

    人类在原始时代是无高下等级之分的,只有品德的高下。人类本来是平等存在着的。——《十日谈》

    但丁

    人不再是基督的羔羊,而应当按照自己提出的理性判断是非,去引导自己的行动和行为以达到目标。——《神曲》

    彼特拉克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歌集》

    【探究二被奴役者的解放】

    材料二

    图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黑奴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探究三被压迫者的解放】

    材料三  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不可能在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范围内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解放,而必须建立起自己的政治统治。

    ——李志军《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三重意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位学者的观点中反映出的共同思潮;概括这场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件发表所起到的作用;列举一例同时期(19世纪60年代)其他国家解放被奴役者的事件。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近代以来工人阶级为实现政治解放进行的实践;分析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 28.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新政”从改革银行制度开始……早在罗斯福就职的头一天夜里,他就指示财政部长起草紧急银行法案,限5日内完成。3月6日,宣布全国银行休假一天,接着国会于3月9日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颁布于1933年5月12日。这是罗斯福企图对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的尝试。……为恢复工业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四  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法国、英国、美国,让世界伟大三百年,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我们习惯了这种伟大,它让我们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掌控着绝对的支配权。但事情正在起变化,有些危机来自我们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而有些则来自新兴国家的挑战。

    ——译自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举行的大使会议的讲话(2019-08-2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国王”权力受到限制所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英国由此逐渐形成了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5)、材料四中马克龙认为“事情正在起变化”,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推动这一趋势的加强做出了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