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9.《屈原列传》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补充句子:司马迁曾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指出:“国风好色而不淫,( )怨诽而不乱。”
    A、周颂 B、大雅 C、商颂 D、小雅
  • 2. 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私智而不师古 逞 《项羽本纪》 B、世事 指责 《屈原列传》 C、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保存 《屈原列传》 D、己功 夸耀 《淮阴侯列传》
  • 3. 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内惑于郑袖

    A、信而见疑 B、方正之不容也 C、不获世之滋垢 D、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 4.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诡辩:欺诈盲论 B、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反覆:变化无常 C、博闻强志 , 明于治乱 强志:记忆力强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从容:委婉得体

二、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2)、《屈原列传》高度评价《离骚》的写作内容,认为得到完整体现的人文道德与国家治理的两句话是:
    (3)、在《屈原列传》中,“”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含蓄”之美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儒家诗教主张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温柔敦厚,乐而不淫,怨而不怒。道家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并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儒、道两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处,即都重视“无”与“有”、“虚”与“实”、“内”与“外”、“言”与“意”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相通之处反映到诗学上面,就都以“含蓄”“蕴籍”“空灵”为美,以直语、铺排语、说尽语为不美。

    “含蓄”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所谓“文约”“辞微”,指诗里说出来的比较简约;所谓“指大”“义远”,指所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深远。到了唐代,探讨“含蓄”美成为诗学发展的时尚,如皎然《诗式》中“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白居易《文苑诗格》中“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他把“含蓄”作为其中的一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后,像梅圣俞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的以“一点红”表现“无边春”、王士祯的“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尾”等说法,都未超出司空图的概括。对“含蓄”美的重视,成为中国诗学的一大传统。

    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诗人面对的社会生活和心中涌动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和流动多变的感情全部直说出来。诗人所采取的“策略”,必然是以个别概括一般,即“以少总多”“万取一收”,企望在“言外”建立起一个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世界。

    含蓄的艺术之美,又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其心理机制就是读者对诗作中空白的填充与投射。相信读者能充分地把握诗歌字面以外的景象和意味,对作品的“思而得之”,会获得再创造的愉悦。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追求含蓄之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郑板桥说过:“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郑板桥集》)所谓“减枝减叶之法”就是含蓄之法。这是以切身体会来说明含蓄美是艺术的高格和极致,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可能要花毕生的精力才能够追求到它。

    (摘自于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材料二 文学作品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与此类似的分别,不过他把“情”叫做“精神”,“辞”叫做“物质”;物质恰足表现精神的是“古典艺术”,例如希腊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例如中世纪“哥特式”雕刻和建筑。热烈的情感与崇高的希望似乎不能受具体形象的限制,磅礴四射、物质溢于精神的是“象征艺术”,例如埃及金字塔,以极笨重庞大的物质堆积在那里,我们只能依稀见出它所要表现的精神。

    黑格尔最推尊古典艺求,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和顺积中,英华外发”,我们的古圣古贤也是如此主张。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在于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拿绘画来打比,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于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秕糠。

    在普通情境之下,“辞溢乎情”总不免是一个大毛病。我们看到一大堆漂亮的辞藻,期望在里面玩味出来和它相称的情感思想,略经咀嚼,就知道它索然乏味,心里仿佛觉得受了一回骗,作者原来是一个穷人要摆富贵架子!不过“辞溢乎情”有时也别有胜境。汉魏六朝的骈俪文就大体说,都是“辞溢乎情”。固然也有一派人骂那些作品一文不值,可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必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我曾平心静气地玩味庾子山的赋、温飞卿的词、李义山的诗和商籁、弥尔顿的长短诗,觉得他们的好处有一大半在辞藻的高华与精妙,而里面所表现的情趣往往很普通。我最初无法在理论上找到一个圆满的解释。我放眼看一看大自然,天上灿烂的繁星,大地在盛夏时所呈现葱茏的花卉,我们就不能借它们娱目赏心么?再看一看艺术,中国古瓷上的花鸟,波斯地毡上的图案,不也都“美丽”得令人欣喜?我们欣赏它们所表现的情趣居多呢,还是欣赏它们的形象居多呢?我因而想起,辞藻也可以供人欣赏。“辞溢乎情”的文章如能做到这地步,我们似也毋庸反对。

    (摘编于朱光潜《谈文学》)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诗有字句长度的限制,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 B、儒、道两家思想都重视“无”与“有”、“言”与“意”的辩证关系。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人的感情流动多变,难以全部直说。 D、含蓄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年龄越大的诗人写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较于希腊雕刻而言,黑格尔更推尊中世纪的“哥特式”雕刻。 B、情溢乎辞的作品虽意味不深永,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C、画家用大笔头画法描画人物,比画匠工笔细描的更显生动有趣。 D、真正爱好文艺的虚心读者,会认为“辞溢乎情”的作品最好。
    (3)、材料中的下列论述,与“含蓄美”无关的一项是( )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D、和顺积中,英华外发。

四、语言表达

  • 7.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孔子提出“诗可以怨”。所谓“怨”,孔安国注为“怨刺上政”,朱熹注为“怨而不怒”,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应该像血缘家庭中家长和子女的关系,和睦体恤。如果统治者不“爱人”,。汉代《毛诗大序》提出“讽谏说”,充分肯定了文学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 , 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的《离骚》“盖自怨生”,并由此引申出了“发愤著书”说。孔子提出“怨”的问题,不仅进一步说明诗歌与社会政治道德生活的密切联系,以一种诗教的形式确定下来,即当时政由盛而衰之际,

  • 8. 《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从哪几个方面评论《离骚》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五、文言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饰,因宰予以遗孔子焉。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王曰:“何故?”对曰:“臣以其用,思其所在观之,有以知其然。”王曰:“言之。”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 , 遇之弗之听也。故臣知夫子之无用此车也。”王曰:“然则夫子何欲而可?”对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天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则夫子虽徒步以朝,固犹为之,何必远辱君之重贶乎?”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德也大矣。”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子贡对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子曰:“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

    (节选自《孔丛子·记义》)

    材料二: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节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髡(kūn):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②陈仲弓,陈寔,字仲弓,东汉人。③元方:陈纪,陈寔之子。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子A德高B则配天C深D则配海E若予之F言G行H事之I实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以……为乐,是意动用法,和成语“安贫乐道”中的“乐”意义和用法不同。 B、弗之视,指不去看它,“以其无礼于晋”表示因他对晋国无礼,两者结构不同。 C、府君,指太守,和《孔雀东南飞》中“还部白府君”中的“府君”意义相同。 D、放,指驱逐、流放,和《屈原列传》中“而自令见放为”的“放”意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昭王要送给孔子用象牙装饰的车子,宰予先以孔子不会使用这辆车为由婉拒,然后借助孔子的日常用度和言行举止等表现做出说明。 B、在宰予看来,孔子有志于重振道德礼义,但如今没有君主愿意推行孔子的政治主张,不然的话也不必让他出使楚国而且遭到这番羞辱。 C、元方对施加刑罚的太守和遭受处罚的父亲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客引用《易经》中的言论,是想指出元方的回答存在自相矛盾的问题。 D、客的设问步步推进,他最后用驼背之人弯着腰表示恭敬来诘难元方的不回答其实是不能答,在元方举出三个事例后无言以对,羞愧退去。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

    ②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5)、结合材料一的信息来看,你认为孔子是否会认可元方回答问题的言辞?请做出判断并简述你的依据。

六、简答题组

  • 10.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静静矗立。南来北往的人们来到这里,触摸历史、思考未来。国博走过的110年历程,与国家的发展 __①_ , 凝结着几代国博人的孜孜以求,也见证着五千年文明的生生不息。从建馆以来,一代代馆员接续奋斗、薪火传承。人员迭代更替,不变的是坚守与执着,以及对文物保护的热爱与对文明传承的担当。

    “工作是大家干的”“我只不过做了一些分内事”……国博的老专家们非常谦逊、低调。事实上,不但他们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书写者,国博灿烂历史还被守望。因为各种机缘,他们成为国博的一员,从此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术业有专攻的行家,为开创“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博物馆事业持续奋斗着。

    “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干好”,他们始终不变当初的选择,心怀热爱,坚持理想,在各自领域 _②__ , 创造了许多“第一”。工作中不乏挑战,起初条件也很艰苦,但他们甘之如饴,不向困难低头,不为外物所惑,其心诚,其志坚 , 令人敬佩!

    在这些老专家的成长过程中,无论专业素养还是人格修养,都深受前辈大师的影响,他们至今念念不忘,并把这份热忱传递给更多的人,无论对普通观众还是业内同行,他们都坦诚相待、热情相助,赢得社会公众的普遍赞誉。

    __③__ , 老专家们青丝变白发,依然保持着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继续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做着最大的努力!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其心诚,其志坚”与“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句式相似,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