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练习(基础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填空题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选贤与       能:

    ②讲信睦       修:

    ③不独亲其     亲:

    ④不独子其     子:

    ⑤矜、、孤、独、废疾者      寡:      者:

    ⑥男有            分:

    ⑦盗窃乱贼而不    乱贼:       作:

  • 2. 文章来源。

    ①孔子,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本文选自《·》。礼运,《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的著作。

    ③《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朝代)编者)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还有

  • 3. 填空。

    ①《大道之行也》选自 , 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西汉(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②研读课文填写:大道的内涵是

    ③《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

    ④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

二、默写

  • 4. 名句默写。
    (1)、《虽有嘉肴》中写重视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来明白道理的好处的句子是:
    (2)、《虽有嘉肴》中指出“教”和“学”之后才能认识到不足的句子是:
    (3)、 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之行也》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大道之行也》中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句子是: ,

三、翻译

  •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故曰:教学相长也。
    (4)、“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四、综合题

  • 6. 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乳(pǔ) 恶(zēng) 两插刀(lèi) 词夺理(qiǎng) B、(nuò) 角(léng) 味同蜡(jiáo) 自惭形(huì) C、冽(lǐn) 首(qiǎo) 滋暗长(qián) 忧心忡(chōng) D、(chōng) 苍(jìn)   气方刚(xuè)   咄逼人(duō)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为富不人   任劳任怨   杳无消息   抑杨顿挫 B、深恶痛绝   油光可签   一丝不苟   弹精竭虑 C、惊心动魄   眼花燎乱   屏息敛声   度江作战 D、摧枯拉朽   从容不迫   震耳欲聋   卓有成就
    (3)、下列划线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一路上,到处都有穿着靓蓝小袄官绿色比甲的丫鬟,敛声屏气地垂手立着。 B、他自小家里贫困,全靠自己努力白手起家建立起自己的事业。 C、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军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D、经过他的一番讲解,我才如梦初醒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五、文言文阅读

  • 7. 拓展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

    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天下公  为:

    ②谋闭而不  兴:

    制礼义以分之  故:

    养人之欲  以: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②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3)、【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 , 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
    (4)、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的起源进行阐释的。

六、语言表达

  • 8. 请你将今天的社会跟儒家学者们(或孔子)构想的“大同”社会作比较,然后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