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体制最尊,啬夫其权尤重。啬夫其权尤重的主要依据是( )A、管教化,控意识 B、职听讼,收赋税 C、掌捕盗,禁贼盗 D、传政令,维治安2. 据《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狩二年,浑邪王降,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自此“河西四郡”成了中原王朝对外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对该地域治理状况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朝——设西域都护府 B、唐朝——设安北都护府 C、元朝——设立甘肃行省 D、明朝——设乌思藏都司3.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关于这一赋税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彻底废除了人头税减轻了人身依附 B、国家一年按照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C、赋役合并折银征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劳动时间4. 明末山东人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说:“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穗苞如拳而长,须如红绒,粒如芡实大而莹白。……旧名蕃麦……一名玉蜀黍,一名玉高粱,一名戎菽实,一物也。”下列关于这一物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宋朝时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 B、乾隆、嘉庆年间种植遍布全国 C、因其高产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 D、原产美洲,由英国人带到欧洲5. 朱元璋时期,发布的一系列榜文包含了很多教育百姓遵纪守法的说教内容,史称“教民榜文”。榜文中写到:“榜文内坐去事理,皆系教民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所在官吏、老人、里甲人等,当体朝廷教民之意,各宜趋善避恶,保守身家,常川遵守奉行,毋视虚文,务在实效。违此令者,各照所犯罪之。”据此可知,明朝( )
①推行儒家伦理道德,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②教化有一定强制力,体现约律合流的趋势
③基层组织为里甲制,需承担基层教化职责④因社会治理的需要,基层地方组织征赋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下列选项中,关于货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8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B、宋代交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C、自清朝起,白银逐渐成为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D、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逐利增财向互补余缺转化7.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章程》共分立学总义、学科程度、计年入学、屋场图书器具、教员管理员五章,对办学宗旨、学生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员职责、教学管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该章程的颁布( )A、推动了近代选官制度的转变 B、使科举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C、践行了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 D、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确立8. 阅读下表,据此可知,表中反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1872年
上海轮船招商局发行股票
1882年
上海出现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1897年
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
1900年
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
A、晚清政府洋务运动的成果 B、上海是中国近代化中心 C、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D、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9.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我国文化场馆加快数字化转型,全民阅读、艺术普及数字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数字阅读用户达5.3亿。网络文化创作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国重点网络文学企业作品超过3000万部。这表明,现代科技的进步( )①孕育着经济的新增长点②推动了不同文化领域的相互渗透
③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④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路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0. 《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一书认为,宪法在制定的时候被确定为过渡性宪法,被作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一旦社会主义建成,宪法的使命就完成了,就要被完全的社会主义宪法所取代。材料中的这部宪法( )①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②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③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是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 D、①④11. 自17世纪初以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地建立与发展起来,在救济贫困、维护社会公正、实行财富再分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颁布济贫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C、二战后美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民覆盖 D、新中国初期,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12. 下图是一幅16世纪的法国版画,描绘的是当时美洲印第安人的农业生产情况。对这一版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可能种植马铃薯、豆类等农作物②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
③农业耕作中存在一定的分工协作④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3. 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之后欧美各国开始纷纷效仿,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现并禁止输出黄金,这一变化导致( )A、多个货币集团纷纷出现 B、英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C、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14. 下表是1950-1973年欧美主要国家及日本人均GDP水平(以1990年的美元价格计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或地区
人均GDP增长率
(%,1950-1973)
人均GDP水平(美国=100)
1950年
1973年
法国
40
55
79
德国
5.0
45
72
英国
2.4
72
72
意大利
5.0
36
64
美国
2.4
100
100
日本
80
20
69
A、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 B、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格局 C、政府宏观调控助推经济发展 D、美国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15. 对于苏(俄/联)某一经济政策,有学者评论说:“结束了定量配给和征用,试图将市场与社会主义要素结合起来,货币被重新引入,标志着农业自由化;在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中,只有具有战略价值的企业直接由中央控制,其他企业享有一定的自主权。”该学者评论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下面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 B、“以民无定本,伤治为深,庚戌土断,以一其业” C、“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 D、“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17. 起初,里甲、保甲并存,里甲负责管理户籍,征收赋税,保甲负责维持治安;后来,里甲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渐与保甲合并,保甲除了维持治安外,也兼管某些社会公务。这一变化,最有可能出现于( )A、三长制推行后 B、均田制推广后 C、一条鞭法实行后 D、摊丁入亩实施后18. 下面是《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公元前4千纪-公元前1千纪)》(局部)。下列选项中,属于①处的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是( )A、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B、出现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 C、提出按位计值方法 D、订立契约已成为普遍现象19. “1815年欧洲列强举行的会议,以为欧洲拟就了一份永久的和平协议,从而实现了保障国际安宁的目的。……尽管会议的重大决策是由大国的代表作出的,但几乎欧洲所有国家都派代表出席了该次会议。”该材料论及的会议及此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 )A、确定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 C、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D、规定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履行国际责任20. 有学者指出,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对内致力于完成孙中山的遗愿——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和国民建设大纲;对外誓言要争取完全废除不平等条约,为中国赢得一个与列强平等的地位”。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通过了《训政纲领》,宣告军政时期结束 B、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得以确立 C、通过改定新约,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 D、抗战期间取消了美、英等国在中国的特权21. 对于秦朝的众多法律,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们是针对芸芸众生的,形成这一认知的依据之一是《史记·陈涉世家》中“失期,法皆斩”的记载。然而,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却明显地呈现了另外一种情形:法律集中在皇帝对官吏的控制方面,普通人则居于次要的地位。在这些文书中,被当时《秦律十八种》的编者集中使用最早、最长的部分几乎都是关于官吏行为的法律。另外,对控制地方官吏的强调还出现在同一个墓中出土的《为吏之道》这种法律文书上。据此,能比较合理说明的是( )A、考古史料与文字史料相互矛盾,应当以考古史料为准 B、通过不同类型的史料,丰富了人们对相关史实的认识 C、对于不同的观点,应该提倡百家争鸣,自圆其说即可 D、上述两种说法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历史解释不同而已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2题20分,第23题20分,第24题12分,共52分)
-
22.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基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建立便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确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由朝廷直接委派县令、县尉、县丞等,规定以军功的大小分赐土地,并依据军功为分封新贵族的主要标准,废除田地的封疆阡陌,使土地得以自由买卖。变法改制不仅为当时秦国作出贡献,对于整个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制度的深远影响亦不可低估。
——摘编自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材料二 从法理上说,中央政府以命令授权形式将部分权力交予行省行使,一切治权皆属中央政府,行省只是中央的代理而已。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材料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开拓、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者、开创者和建构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陈少雷《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变法在地方治理上的“制度创新”。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商鞅变法的进步性。(2)、 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从户籍管理的角度列举元代加强地方治理的举措。(3)、 写出2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地方治理方面的制度创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并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理由。23. 法国是西方国家中的传统大国,对近现代人类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关键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情形使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12世纪后,法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据韩亚辉《西方文化评析》等材料整理
材料二 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三 新中国诞生不久,由于中国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支持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法国当时拒绝承认中国。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法国总理孟戴斯·弗朗斯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这次会晤,不仅对日内瓦会议的成功召开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中法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法国仍然未承认新中国。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法双方都期盼改善两国关系。在戴高乐总统的推动下,1964年1月法方代表博马歇应约来到中国使馆与中国大使进行磋商,双方同意于1964年1月27日同时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摘编自李敏《中法建交始末》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的制度因素。并结合所学,从政治角度说明“法国王权加强”的具体表现?(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法国民法典》对法律建设的重要贡献,并概括西方两大法系的共性特征。(3)、根据材料三,概括推动中法外交关系突破的因素。结合所学,指出中法建交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地位,并总结中法建交的宝贵经验。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欧洲画家笔下的工业革命
观察以上图片,提取关联信息,任选角度,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