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北G2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柳宗元的《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中“公天下之端”指的是(   )
    A、“废分封,行郡县” B、“明法度,定律令” C、“六王毕,四海一” D、“设三公,置九卿”
  • 2. 《汉书》有载:“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及诸侯。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横线中的“▲”应为(   )
    A、都护府 B、大鸿胪 C、宣政院 D、理藩院
  • 3. 唐朝官员考核系统分为“善”与“最”两个部分。“善”属于德行范畴,被归纳为德、慎、公、 勤四个方面, 是对九品以上官员的品德要求;“最”则根据各职能衙门责任的性质, 被归纳为二十七类。由此可知,唐朝( )
    A、忽视低级官员的管理 B、强化了以德治国理念 C、重视官员的德才兼备 D、完善了地方考核系统
  • 4. 明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巩固,下列关于明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 )
    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 B、确定行省之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道、州、县 C、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 5. 朱元璋要求乡里选人每月六次在道路上摇铃唱六句话:“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 和睦乡里, 教训 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其目的是( )
    A、传播儒学,优抚老弱 B、地方自治, 缓和矛盾 C、宣讲乡约,监察地方 D、教化乡里, 警醒世人
  • 6. 1904 年 1 月 13 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它的颁布( )
    A、标志着中国科举制的废除 B、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C、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D、标志着中国学堂选官制度的正式设立
  • 7. 1928 年,由国民政府审定通过的教科书反复宣传孙中山的军政、训政与宪政三阶段论。教科书 同时强调要“以党治国”,即“以整个的党掌握治权,根据党的主义和政纲法治国家”由此可见, 南京国民政府( )
    A、塑造政府抗日形象 B、企图构建一党专政 C、严格控制青年思想 D、培育国民宪政理念
  • 8.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下列对这一时期根据地建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巩固和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B、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最初尝试 C、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D、建立了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9. 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同时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 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此“调整”( )
    A、基于世界两极格局瓦解的国际形势 B、遵循和平发展的理念, 实行全方位外交 C、推动了中国与法国等西方国家建交 D、致力于与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外交关系
  • 10.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干出了一片 新天地。下图所示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处应填入的合适内容是( )

    A、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 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C、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 D、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 11. 罗马共和国时期, 候选人成为执政官需要得到公民大会的选票, 执政官拥有民事权力和军事权 力。执政官在组织对外作战时,需要获得元老院的物资支持,同时, 公民有权批准或拒绝执政官提出的媾和条件和媾和条约。由此可知, 罗马共和国( )
    A、公民决定国家政治 B、政府机构分工明确 C、具有一定民主因素 D、实行了民主集中制
  • 12. 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 会议。这场会议的召开( )
    A、揭开了法国宗教改革序幕 B、有利于强化法国封建王权 C、确立起封建议会君主制度 D、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 13. 马克思评价路德“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 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下列关于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表 述不正确的是( )
    A、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诉求 B、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 D、脱离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弱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
  • 14. 19 世纪初, 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英国的官员由此分为两类: 一是 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 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可以长期任职。上述做法旨在( )
    A、维护公职人员合法权利 B、保证政府工作持续稳定 C、防止国王干预行政事务 D、避免政党私相授受官职
  • 15. 战胜国并未真正享受和平, 对新的大规模战争的恐惧反倒日益严重。此时, 国际社会又再次求 助于法律,希冀通过国际公约来避免战争。于是,在 ▲  ▲  的倡议下, 1928 年 8 月 27 日,15 国代表在巴黎签署了《非战公约》。横线中的“▲”应为( )
    A、美国、法国 B、中国、英国 C、英国、苏联 D、美国、苏联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1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6. “丁银”是百姓赋税中以人丁为单位征收的。 1712 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促进人口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B、彻底废除了存在了约 2000 年的人头税 C、“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的谕旨记载于《清仁宗实录》 D、在“丁银”外征收“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 17. “高炉卫士”、劳动英雄,这是孟泰留给世人最鲜明的形象。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一五” 计划开始后, 孟泰完成了 60 多次重大技术革新,还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技术革新活动。抗美援朝战 争期间,他主动当了护厂队员,冒着空袭的危险, 随时准备用身体护卫高炉。从中可透视出的时代风貌有( )

    ①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②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

    ③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④无私奉献的行动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8. 学者贝克特认为:“18 世纪的英国, 既不是一个自由主义国家, 也称不上是民主国家, 它实际 上是一个帝国……而 19 世纪资本主义最具活力的美国南部地区, 同时也是奴隶制最为盛行、最不自由的地区。”这意在强调( )
    A、资本主义可以存在于多种政体下 B、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C、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黑暗的一面 D、从多种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
  • 19. 战后世界货币体系, 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贬低黄金的作用;美国公布了“怀特计划”, 主张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在 1943 年 9 月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双方意见发生僵持,英国最终被迫接受了“怀特计划”。由此可知( )
    A、英美战时同盟己破裂 B、金融秩序构建体现国家实力 C、美元确立了霸权地位 D、二战导致世界经济中心转移
  • 20. 意大利人贝卡里亚认为:“在法官判决之前, 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 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据此可知,近代西方法律制度( )

    ①体现立法与司法独立 ②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③坚持无罪推定原则 ④强调遵循先例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21. 2023 年 3 月 28 日,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 入选“2022 年度全国十 大考古新发现”。朔门古港遗址包括码头、航船、航线、航标塔、城市、窑业等, 是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遗迹中要素完备的港口遗址。它的发现,填补了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类遗产的空白,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增添了一个典型样本。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遗址直接证实了温州是宋朝对外交往的主要港口的事实 B、遗址考古价值需要得到历史文献的佐证才能被恰当阐释 C、海上丝绸之路须借由考古实物才能组成证据链加以验证 D、遗址发现是一种证据,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历史注脚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22 题 20 分, 第 23 题 20 分,第 24 题 12 分,共 52 分)

  • 22. 古往今来,维护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从商鞅以来, 在法家“明法”思想的指导下,秦律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严厉惩罚政 治犯罪。凡是反对君主“为乱”“为逆”的行为, 最少是死刑, 多是“灭其宗”“夷三族”。甚至宣 读诏令时不起立致敬,也属犯罪。二是保护公私财产的合法所有,惩治盗窃行为。如私自侵犯别 人田界,“赎耐”;“盗采人桑叶”,罚 30 天徭役;五人以上集体偷盗抢劫,处以“斩左趾”刑。三 是对于一般的斗殴伤害、奸淫伤害也给以惩治。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过去在法学理论界,讲到法律制度的划分,好多都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来划分一个国家的 法律制度。从阶级属性讲,西方国家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都属于资本主义法系。对于资本主义 法系, 恩格斯曾经指出,“法律是资产者本身的创造物, 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 利益而颁布的”,这种法律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

    ——栗战书《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材料三

    一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法发展道路。 1840 年以后, 封建的中国逐渐变 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了改变国家命运,尝试了多种宪法制度,都未能改变山 河破碎、积贫积弱的状况,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找到自己的领导力量。直到 1921 年,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改变了这一切,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宪法制度的 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宪法与时俱进,不断回应人民对宪法的期 待。

    ——韩大元《增强宪法自信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宪法根基》 

    (1)、 据材料一,概括秦律的主要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律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 指出西方法律制度的局限性,并阐述法律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的实质。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宪法与时俱进”的史实。
  • 23. 中华民族是 56 个民族结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 是唯一代表中国现代民族 的共同体名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的“中国”只指周王所在的丰和镐及其周围地区。青铜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 则廷 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于中国,自之辟民”……到周成王时, ……周公扩建洛邑……位于“天下之中”的交通枢纽, 也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国的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 一般认为, 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作为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  所有在这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历史上中国的 一部分。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材料二

    清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时期。国家统一,加上交通事业的发达以及大规 模的人口流动,使不少汉族人口迁移到少数民族地区,也使很多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到汉族地区。 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清王朝由少数民族建立,其对于少数民族和边疆管 理的重视, 往往要超出一般的汉族王朝。而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 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姜义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

    材料三

    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宪法性文件和法律文本中对于民族平等团结、多民族国家统一性的强调, 都在以制度化的规范形式型塑与强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共同团 结奋斗、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编自刘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完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百年回溯》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范围的演进历程,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2)、根据材料二, 概括清朝“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清朝 对蒙古地区的管理措施。
    (3)、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重点,并指出我国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和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的民族工作主题。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 年是改革开放 45 周年,中国最古老的经籍之一《易经》里已出现了“改革”的概念——“天地革而四时成”。“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几千年前,当人类文明的曙光刚刚照亮历史地平线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等等古老的中国智慧,积淀为中华文明的固有秉性,历千秋万代而不衰,行千里万里尤蓬勃。纵观中国历史,通过改革或变法以强国,同样是古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摘编自徐成芳《改革开放从历史中走来、向未来敞开的伟大品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改革”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