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25.1.2 正投影及其性质同步分层训练培优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0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身高1.6 m的小强的影长是1.2 m,旗杆的影长是15 m,则旗杆的高为(  )
    A、16 m B、18 m C、20 m D、22 m
  • 2. 一个长方形的正投影不可能是(   )
    A、正方形 B、矩形 C、线段 D、
  • 3. 矩形木框在阳光照射下,在地面上的影子不可能是(   )
    A、 B、 C、 D、
  • 4. 如图是王老师展示的他昨天画的一幅写生画,他让四个学生猜测他画这幅画的时间.根据王老师标出的方向,下列给出的时间比较接近的是(   )

    A、小丽说:“早上8点” B、小强说:“中午12点” C、小刚说:“下午3点” D、小明说:“哪个时间段都行”
  • 5. 如图,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射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是( )

    A、 B、 C、 D、
  • 6.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两棵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子的可能是( )
    A、 B、 C、 D、
  • 7. 如图,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个建筑物的影子: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 8. 太阳影子定位技术是通过分析视频中物体的太阳影子变化,确定视频拍摄地点的一种方法.为了确定视频拍摄地的经度,我们需要对比视频中影子最短的时刻与同一天东经120度影子最短的时刻.在一定条件下,直杆的太阳影子长度l(单位:米)与时刻t(单位:时)的关系满足函数关系l=at2+bt+c(a,b,c是常数),如图记录了三个时刻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记录的数据,则该地影子最短时,最接近的时刻t是(   )

    A、12.75 B、13 C、13.33 D、13.5

二、填空题

  • 9. 一个矩形窗框在太阳光下的投影形状可能是 . (写出一种即可)
  • 10. 如图,为了测量某棵树的高度,小明用长为2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移动竹竿,使竹竿、树的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距离相距6m,与树相距15m,则树的高度为m

     

  • 11. 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量树的高余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得一根长为 1m 的竹竿的影长为 0.4m ,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还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如图所示.已知台阶的高度为 0.3m ,测得树在地面的影长为 4.4m ,落在台阶上的影长为 0.2m ,则树高为.

  • 12. 高为8米的旗杆在水平地面上的影子长为6米,同一时刻测得附近一个建筑物的影子长30米,则此建筑物的高度为米.
  • 13. 《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于约一千五百年前,其中有道歌谣算题:“今有竿不知其长,量得影长一丈五尺,立一标杆,长一尺五寸,影长五寸,问杆长几何?”歌谣的意思是:有一根竹竿不知道有多长,量出它在太阳下的影子长一丈五,同时立一根一尺五的小标杆,它的影长五寸(提示:仗和尺是古代的长度单位,1丈=10尺,1尺=10寸),可以求出竹竿的长为尺.

三、解答题

  • 14. 在同一时刻两根木杆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木杆AB=2米,它的影子BC=1.6米,木杆PQ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墙上,PM=1.2米,MN=0.8米,求木杆PQ的长度.

  • 15. 如图,两幢楼高AB=CD=30m,两楼间的距离AC=24m,当太阳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时,求甲楼投在乙楼上的影子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01, 3 ≈1.732, 2 ≈1.414)

四、综合题

  • 16. 如图,九(1)班的小明与小艳两位同学去操场测量旗杆DE的高度,已知直立在地面上的竿AB的长为3m.某一时刻,测得竹竿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的长为2m.

    (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旗杆DE在阳光下的投影;
    (2)、在测量竹竿AB的影长时,同时测得旗杆DE在阳光下的影长为6m,请你计算旗杆DE的高度.
  • 17. 为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某学校数学社团利用周日举行了测量旗杆高度的活动.已知旗杆的底座高1米,长8米,宽6米,旗杆位于底座中心.

    测量方法如下:在地面上找一点D,用测角仪测出看旗杆AB顶B的仰角为67.4°,沿DE方向走4.8米到达C地,再次测得看旗杆顶B的仰角为73.5°.

    (1)、求旗杆的高度.
    (2)、已知夏至日时该地的最大太阳高度约为78°,试问夏至日旗杆顶B的影子能不能落在台阶上?(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tan67.4°≈2.4,tan73.5°≈247 , tan22.6°≈512 , tan16.5°≈724 , tan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