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 1. 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是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做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改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事实上并没有两个案子的环境完全相同,所以各人的权利应当怎样厘定,时常成为问题,因之构成诉讼,以获取可以遵守的判例,所谓Testcase(标准案件;参照执行案件,判例案件)。在这种情形里自然不发生道德问题了。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我在前几篇杂话中已说过,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这一套已经使普通老百姓不明白,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样利用。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当然,在理论上,这是好现象,因为这样才能破坏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使中国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事实上,在司法处去打官司的,正是那些乡间所认为“败类”的人物。依着现行法去判决(且把贪污那一套除外),时常可以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每个人都注重修身,注重克己,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那么理想的礼治秩序就可能形成。 B、那些出于自私的目的偷偷地越出规矩的人被认为是理想的礼治秩序里的败类,乡下人认为司法处会包庇他们。” C、教育在乡村调解中发挥着作用,参加调解的人都是读书知礼和有权威的人,发言的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D、只依靠制定法律条文和设立法庭并不能建立法治秩序,重要的是要引导人民应用,改革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人们把生活各方面的规则内化成习惯,这也成为人们维持礼治社会的重要方式。 B、文中“子不教”是“父之过”的“连坐”之法,表明了乡土社会中的长辈应该负起教化的责任。 C、法官为保护个人权利,在处理诉讼中,并不考虑道德问题和伦理观念,以期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 D、作者认为中国正处于社会蜕变阶段,法治秩序的建立是需要过程的,部分地区的人们法律观念并没有那么强。
    (3)、从文中看,现代的司法难以在民间推行有哪几个方面的阻碍?请简要概括。
    (4)、下面这则调解案例证明了文中哪些说法?请简要分析。

    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次子不务正业,偷偷抽大烟,时常怂勇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他的弟弟,这弟弟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乡公所来评理。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看上去就不是好东西,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烟,受了一顿教训。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

  • 2. 现代文阅读

    文本一: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橡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文本二:

    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在背后推着前进,或者说那常常在背后给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于此,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实在的,不知不觉地就来到秋天了,红的花已经变成了紫,紫的又变了灰,而灰的这就要飘零了。一只黄叶在枝头摇摆着,你会觉得它即刻就有堕下来的危机,而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有一只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飞了下来时,你将感受到什么呢?也许你只会念道“落了”。等到你漫步到旷野,看见那连天衰草的时候,你也许只会念道“衰了”。然而,朋友们,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而且,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这在我,年年是赶不上时令,年年是落在了后边的。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地翘起脚跟,伸长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而就在这里,背后的鞭子打来了,那鞭子的名字叫做“恐怖”。生活力薄弱的我们,还不曾给“自己的生命”剪好了衣裳,然而西风是吹得够冷的了!

    我真不愿看见那一只叶子落下来,但又知道这叶落是“必然”的事,于是对那黄叶就更加珍惜了,对秋天也就更感到亲切了。当人发现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感到珍惜吗?同样的,是在这秋天的时候来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春天曾给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也不由得不自己照一照镜子了。

    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人以“沉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我爱秋天,这荒凉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

    (摘编自李广田《秋天》)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特意将陶然亭、钓鱼台等地方的秋与住在破屋时的秋比照而写,是因为他觉得日常生活中的秋胜过风景名胜的秋。 B、郁达夫从扫帚的丝纹中感受到一些更为深沉的东西,也从吉人“悟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做法中得到启示。 C、郁达夫描写雨后的都市闲人,写他们的穿着、习惯,尤其京腔京调,突出了故都不仅秋景味道浓郁,这里的人的说话也很有味道。 D、郁达夫认为北方的枣树生命力顽强,当它的果实大小像橄榄又像鸽蛋,而且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秋意最盛。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文本都堪称是秋天的赞歌,都是寓情于景,主要通过对事物的描摹将主观情感含蓄地表达出来。 B、文本二描写红花由红变紫,由紫变灰,而灰的就要飘零,句式短小,语调紧促,突出了秋的肃杀无情。 C、文本二针对人们面对叶落草衰的感慨,向人们发出了要努力为自己的人生剪好衣裳的忠告,启人深思。 D、文本二由看到落叶联想到头发脱落,借以抒发对黄叶和时光的珍惜之情,为下文抒情充分蓄势。
    (3)、文本一画线部分是从哪些角度表现北国之秋的“清”和“静”的?请简要说明。
    (4)、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 3.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文本二:

    巫医百工之师,固不得比于君子之道,然亦有说焉。技术之精,古人专业名家,亦有隐微独喻,得其人而传,非其人而不传者,是亦不可易之师,亦当生则服勤,而没则尸祝者也。古人饮食,必祭始为饮食之人,不忘本也;况成我道德术艺,而我固无从他受者乎?

    嗟乎!师道失传久矣。有志之士,求之天下,不见不可易之师;而观于古今,中有怦怦动者,不觉冁然而笑,索焉不知涕之何从,是亦我之师也。不见其人,而于我隐相授受譬则孤子见亡父于影像虽无人告之梦寐必将有警焉。而或者乃谓古人行事,不尽可法,不必以是为尸祝也。夫禹必祭鲧,尊所出也;兵祭蚩尤,宗创制也。若必选人而宗之,乃无憾矣。人子事其亲,固有论功德而祧祢以奉大父者邪?

    (节选自章学诚《师说》)

    【注】①尸祝:立尸而祝祷,表示尊敬。②冁(chǎn)然:指笑的样子。③祧祢(tiáomí):把父亲的神主迁入祖庙。祧,迁庙。祢,古代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师道不传也久矣         ②不知东方既白(《赤壁赋》) B、①犹且从师而问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劝学》) C、①得其人传               ②逝者如斯,未尝往也(《赤壁赋》) D、①不必是为尸祝也         ②余始循入,道少半(《登泰山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B、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C、不尽可            法:效法 D、人子事其         亲:亲戚
    (3)、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而于我A隐相B授受C譬则D孤子E见亡父F于影像G虽无人H告之I梦寐J必将有K警焉。

    (4)、下列对文本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指未成年的男子,与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中“童子”词义有相同之处。 B、句读,文中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 C、巫医,以祈祷鬼神为人治病的人。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 D、周、孔,分别指我国古代两位圣人周公和孔子,他们都为儒家思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5)、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进行论述,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B、文本一认为那些只教孩子们书本的文字及句读的老师,不能够给孩子们传授道理及解答疑难问题。 C、文本二举古人饮食必先祭祀最先制作这种食物的人的例子,阐明了人不能忘记成就了自己道德技艺的老师。 D、文本二认为,无论古今,遇到使自己怦然心动,不自觉高兴大笑、热泪潸然而下的人,就可视为已师。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②是亦不可易之师,亦当生则服勤,而没则尸祝者也。

  • 4.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小酌

    杨万里

    此县谁言是强名 , 古来十室亦琴鸣。

    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

    村酒分冬胜虚度,霜风一夜辨新晴。

    半生客路逢佳节,佳节何曾负半生。

    【注】①淳熙七年(1180),杨万里从家乡出发到广东任职。诗人匆匆赶路,经过翁源县,作下这首诗。至节,本诗中指冬至。②强名:勉强称做,虚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写诗人在翁源县的所听所见,“琴鸣”“茅竹舍”“鸡犬声”,蕴含着怡然之情。 B、颔联使用数字“六七”“两三”,不仅写出此地偏僻简陋,也突出了它的淳朴宁静。 C、诗人在冬日寒风之夜通过喝农家自酿的酒打发无聊时光,表现了旅途中的孤寂冷清。 D、本诗和《插秧歌》,都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描写,通俗浅白地将寻常情景写得别有情趣。
    (2)、尾联的含义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病之悲。
    (2)、荀子在《劝学》中用“”两句,推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结论。
    (3)、某同学秋日登临山顶,想借用李白《梦游天绷吟留别》中的诗句来描写眼前所见的天空澄澈高远、日月同辉的景象,你认为他想到的两句诗应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德化制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宋元时期,德化制瓷工艺、烧瓷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青白瓷、白瓷成为主流,并    A    地销往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明代,德化白瓷风靡世界,被誉为“中国白”。

    ①德化白瓷何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②材美工巧,成就了被全世界欣赏的“中国白”。③材美,在于德化盛产优质高岭土,能够烧制出冰清剔透、温润如玉的质感。④工巧,主要表现在“烧”之技艺和“造”之技艺。⑤其中,“烧”之技艺的好坏是决定“中国白”艺术创作成功的关键,⑥正是这一技艺的不断完善,才完成了“中国白”独树一帜之美。⑦一抹“中国白”,不仅彰显东方文化艺术之美,更体现了人们对君子之德、自然之美的追求。

    “薄如纸,白如雪,声如落,温如玉。”德化白瓷以质取胜、以白夺目,题材多元、内涵丰富,其瓷塑更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精品。瓷艺师制作人物瓷塑时,擅长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由表及里,以形写神,使人物瓷塑    B    。无论是传统题材,还是现代题材,人物或坐、或立、或卧,无不惟妙惟肖,    C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几年,“沉浸式”的相关话题常常引发关注。

        ①    ?沉浸,本意指的是浸入水中,多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可引申为“忘我”。伴随着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根据体验形式的不同,“沉浸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搭建、营造真实或虚拟场景,引人“浸”入一个新的世界;另一种是通过线上直播、AR等媒介,让人以第一视角“浸”入某个情境或事件。

        ②    ?“沉浸式”的爆火,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蜻蜓点水式的体验”等,早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人们期待更精准、更深入,更追求趣味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人们的新需求不断被激发。直播、短视频等新型媒介的爆火,缘于它们呈现的“沉浸式”体验,超越时空,满足了人们“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强烈愿望。

    “沉浸式”具有怎样的深层逻辑?“沉浸式”通过营造交互式空间和叙事性空间,让人们沉浸在特定情境、氛围与主题中。“沉浸式”提供的既有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为主的感官体验,也有叙事性和故事性的情感体验,还有追求价值认同的精神体验,注定会是一次集多种媒介和各种视听效果于一体、全方位作用于身心的别样经历。

    (1)、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张秉贵边走边想:我是人民的售货员,每天都要接待几百个顾客,自己遇上了不顺心的事儿,决不能让顾客不顺心。 B、清华的图书馆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 C、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D、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蕊不育的“母稻”。
    (2)、请仿照文中的画波浪线部分,解释文中两个加点的词语。

    ①走马观花②蜻蜓点水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马克思

    材料二:

    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习近平

    材料三: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明天我也是你,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当代诗歌《你的样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