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年春季期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0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年10月,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集中推出了77个中外演出项目。自1999年创办以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的名家、名团、名作吸引了不少海内外观众专程来到上海,共享艺术盛宴。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意义在于( )
①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②推动中外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同一
③对外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 音乐剧《鲜花盛开的地方》将以叙事为主的戏剧表演结合优美的歌唱和多样化的舞蹈形体动作,同时融合服饰、布景、灯光等舞台艺术的辅助形成整体舞台效果,用艺术语言弘扬“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打造符合辽宁地域特色的时代精品力作。该音乐剧的成功得益于( )①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③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 2023年3月24日,全国五一巾帼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民机客舱信息研制团队等450个集体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授予卫丽亚等450名个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表彰巾帼标兵意在(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尚劳动的氛围
②借助中华传统美德凝魂聚力,推动建设文化强国
③发挥先进人物榜样示范效应,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④引领文化事业发展方向,引导主流价值观更好回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长江承载的是民族发展大计。2023年8月3日至 5日,由长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新时代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践探索与展望”研讨会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举办,会议就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难点问题、挖掘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等形成共识。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要( )①立足长江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②加强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重点挖掘经济价值
③挖掘和弘扬长江文化内涵,提高长江文化“走出去”水平
④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2023年10月4日,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不仅以傲人的成绩单,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的节日”,更以高质量的演出活动、创意十足的跨界融合、守正创新的科技赋能,成为在新起点、新征程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践行新时代文化使命的一次成功实践。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 )①主动转变创作思路,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打造文化知名品牌
②生产创作适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提质增效
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④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6.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不仅镌刻着一个民族来自何处、去往何方的变迁史,更蕴含着民族何以持存、何以兴盛、何以创新的精神命脉。可见,文化自信( )①就是要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②是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建设的需要
③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④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上述论断表明,增强文化自信需要( )①抵制腐朽落后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②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④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 为加快推动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难题,我国启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聚焦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强基础、提质量、优服务、增效益,优化资源布局,扩大服务供给,让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上述举措( )①旨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能够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
③说明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④有利于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 2023年10月,在唐山鸿宴饭庄南湖美食广场冀菜研发基地店,路北区扶轮小学100多名师生,聆听饭庄86年奋进历程讲解,观摩制作美食的神奇技艺,品味中华老字号独特风味,弘扬中华传统非遗饮食文化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在师生们的心里,将慢慢生根发芽。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推动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③展现中华文化的开放性
④彰显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 贵州“村BA”强势出圈、临沂郯城村民把秸秆变成工艺品实现点“草”成金、江西婺源加快农文旅融合让“梦里老家”可触可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深挖乡村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赋能,取得积极成效。乡村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 )①以文塑形,打造村庄独特品牌,实现经济效益居首位
②以文铸魂,固守乡土文化记忆,赓续中华文脉强自信
③以文润村,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④以文富民,让农民实实在在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有血有肉地表现李白、高适、杜甫等诗人形象,让观众伴随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体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酣畅,“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怅惘,“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影片中的唐诗一次次唤起观众的文化记忆。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真实再现唐朝社会历史的本来面貌
②继承传统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内在要求
③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④使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了雅俗共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 2023年,江苏沛县八堡村“村界杯”足球赛和贵州台江县台盘村“村BA”篮球联赛“火爆全网”。这种贴近村民生活、步入烟火人间的草根球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在乡村的蓬勃开展,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了乡村振兴。这表明(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②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 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白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新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都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可见,文化创新( )①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②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③要坚持“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④能提升文化工作者的文化修养和创新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 2023年10月19日,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非遗之夜”在昆明演出,拉开了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序幕。本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七彩非遗·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发展理念。2013年至今,云南文博会全面展现了云南非遗传承与发展、创意赋能文化、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博会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传统文化奠定了历史和文明的根基,以文化认同带动经济发展
③我们应吸收外来文化,推动当代中华文化发展
④本届云南文博会以非遗项目为载体,助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 天津市政府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平津战役·走向胜利”精品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名录。从文化的角度看,红色资源建设的价值在于( )①反作用于经济,推动经济发展
②解决时代问题,建设文化强国
③支配人们文化实践与社会生活
④教化育人,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6.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展出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套)文物实物,浓墨重彩地反映了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自开馆以来,该馆已接待各界观众200多万人次。这有利于( )①发挥优秀文化作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④赓续红色血脉,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 2023年2月18日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在海南开幕,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通过论坛、展览、演出、美食文化体验、文创大赛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展现苏东坡的家国情怀,豁达人生,为民意识和文学成就,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留下了独特的“海南印记”。这表明( )①与现代科技融合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②立足民族传统文化能够引发世界的共鸣
③关注群众的精神需求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条件
④贴近群众的表现形式能更好地彰显文化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 以《红日》《红岩》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小说以宏伟的史诗格局和磅礴的精神气势,再现中国人民抗敌御侮、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波澜壮阔的革命进程,钩沉出中华民族在困厄中求变图强、不断创新的历史发展逻辑,鼓舞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次又一次的巨大飞跃。这些作品( )A、源于我国革命改革中的实践,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相互统一 B、推动中华民族增强道路自信,积淀着民族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C、表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红色文化为社会建设提供动力 D、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发挥了文化促进发展的基本功能19. 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 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 一抹丹青”将时光拉回千年前;地屏上,在水光潋滟的江南画境中,宋韵女子的清雅身姿和芭蕾舞步相互映衬……中国元素刷新了体育盛会的审美,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激发民族自豪感
④中华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获得了人们的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 2023年10月16日,凤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抵制封建迷信,提倡崇尚科学”活动。志愿者通过以案说法宣讲国家反邪教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传播传邪教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引导群众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倡导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一起做移风易俗的宣传者、倡导者、践行者。这启示青年学生要( )①努力提高对落后文化的辨别和抵御能力
②大力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弘扬时代新风
③加强文化监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 2023年10月21日,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再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进一步充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规定,增加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的内容。充实这些内容是基于( )①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
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汉中考察,参观了汉中市博物馆有关历史文物展陈,了解了汉中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情况。习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
②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④文物活起来的关键是发挥其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3. 当代著名书法家陈海波纵观古今书法,系统地研究、理解名家名迹,取其道法于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等历代名家,融汇百家之长,最终形成了他独有的书法艺术风格。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行书和隶书为主,充满古意、自然爽利,追求气韵的流动和意趣的呈现,鲜活灵动。这说明( )①文艺创作要主动从各种优秀文化中汲取有益营养
②文化创新是我们推动文化不断发展的根本目的
③融汇百家、博采众长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④文艺创作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 2022年11月20日晚,“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京举行。第八届鲁迅文学奖35位获奖者在庄重盛大的颁奖礼上领受这一中国文学的崇高荣誉。广大读者和观众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共享文学的荣光,感受新时代中国文学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崭新气象,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 )①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有益平台
②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激励读者与媒体创作更多优秀作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④为人民群众迅速提高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供了优秀作品和有益滋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 2022年12月10日,某市宣传部长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发言表示:文艺工作者要以此为契机,接续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回答时代之问、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各门类,多领域文学艺术百花齐放。这启示我们进行文艺创作( )①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守正创新、推陈出新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需求
③要对传统文化中陈旧腐朽的东西进行创造性转化
④探索和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主观题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山西运城古称河东,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和文物旅游景点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为了让如此规模的“国宝”重放异彩,他们采用传统方法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对文物进行监测,为文物的“容颜永驻”提供技术支撑,运用数字化与现代技术,保护珍贵文物;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充分挖掘文物价值,深刻阐释其文化内涵,利用舞台剧、蒲剧、歌剧、话剧、音乐剧将文物故事搬上舞台,将传统和现代艺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深入阐释和丰富文物价值;开展系列文物展览活动,运用3D打印技术“临摹”的典型文物,增强观众的现场体验感。这些“活”起来的“国宝”,让观众近距离品味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材料二 湖湘文化,作为湖湘大地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文化,一直呈现出勃勃生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杨度的“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等绘就了彪炳史册的湖湘文化。
“唯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人才济济,新时代更需人才辈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在岳麓书院对湖湘子弟如何传承湖湘文化提出了殷切期望,号召湖湘子弟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只争朝夕、不负时代,勇于担当、不辱使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怎样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热起来”?(2)、运用文化强国相关知识,为湖湘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提两条建议。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深海》《中国奇谭》《三体》等动画作品凭借精致的画面和富有特色的故事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流量和口碑的双赢,将“中国动画学派”话题又一次推到台前。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动画“爆款”,充分运用当代技术形塑观众易于接受的美学风格,以自成体系的“画风”获得认可。近年来,中国动画创作者认准这个方向,将美术传统与当代技术充分融合,在美学风格上不断实现突破。动画短剧《雾山五行》接续中国古典文学的传奇传统,以水墨写意画风,将中国古代景观具象化,并融入武侠叙事。此后,《中国奇谭》直接化身多种美术风格的“展示台”。不仅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等通过创新技术赋能重焕生机,动画创作者还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实验:或将中国传统画风与西方素描画法相结合,或用三维动画凸显水墨特点。《深海》则更进一步,融合油画色彩与黑白水墨,以三维形态呈现写意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从传播效果来看,观众对这些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美学风格的肯定,证明了将动画天然具有的写意特色与中华美学注重意境营造的传统相结合,能够在动画“画风”上迸发出巨大创造力。创新动画“画风”,需要讲述符合当代生活情境的故事,注入契合观众情感需要的内涵,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从而真心喜欢,用新的视听语言反映时代脉动,探索一种能够回应当代人情感诉求并引发普遍共鸣的“中国风”。
(1)、请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谈谈怎样才能创作出一种能够回应当代人情感诉求并引发普遍共鸣的“中国风”式的中国动画。(2)、通过感悟,简要说说创作“中国风”式的中国动画的文化意义,至少3条。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下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以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为目标,多点发力,为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赛罕力量。
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赓续北疆文化脉络。赛罕区通过多种形式,使非遗成为各族人民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在人民路街道兴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社区“非遗馆”,常态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让辖区群众感受非遗艺术、学习非遗文化。深入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非遗魅力的同时,汲取中国传统的劳动智慧、艺术美学,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活”起来。
注重挖掘特色文旅资源,展现北疆文化魅力。赛罕区切实将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成为推动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区位、交通、生态等优势,充分挖掘文旅资源,深化“一山、一河、一湾、四带”文旅发展格局,围绕空间、规划、业态、产业,积极引进文旅项目,布局文旅业态,加快文旅产业发展。发挥中心城区引领作用,联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产业要素,进一步完善设施、创优环境,拓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
注重推进精品文艺创作,构建强大精神内核。赛罕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集群众多彩生活,以区乌兰牧骑、区文化馆为创作主体,文艺创作和演出上亮点频出,总计组织创作、翻排文艺作品30余部,并多次赴各地进行宣传演出。区文联充分挖掘刘洪雄烈士以名言小学校长身份作掩护,组织成立归绥东郊第一党支部,英勇抗日并壮烈牺牲的光辉事迹,创作抗日情景剧《刘洪雄》,充分展现赛罕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革命传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以“让北疆焕发新光彩”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不少于150字。
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摇篮。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中华文明历史表明,黄河流域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凝聚作用。黄河文化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事业,同时创造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发展出了红色文化、爱国主义及生态文明等新的文化内涵,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增添了新鲜的内容。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