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精练卷(12.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31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以下重要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八七会议 ②井冈山会师 ③三湾改编 ④秋收起义 ⑤南昌起义

    A、①②⑤③④ B、⑤①④②③ C、⑤④③①② D、⑤①④③②
  • 2.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转折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改变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B、扭转了不正确的军事路线和军事指挥 C、抛弃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放弃了中央苏区作为革命中心的地位
  • 3. 北伐前夕,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主持召开了战时政治工作会议,周恩来、恽代英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并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制定了《北伐军最近宣传大纲》,筹建了北伐宣传队。由此可知(   )
    A、北伐得到群众广泛支持 B、共产党重视革命的宣传工作 C、北伐战士革命意志坚定 D、国共开始达成共同出兵共识
  • 4.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国民大革命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5.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古田会议
  • 6. 地图、图片和历史文献都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C、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 7. 北伐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如火如荼地组织农民运动。据《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常有(农民) 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由此可知,农民运动( )
    A、响应了北伐战争的形势 B、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是北伐战争的主要形式 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发展
  • 8.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它起步时,就抛弃了国际共产主义“选票里面出政权”的理念,坚持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十月革命道路。毛泽东提出该观点是在( )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八七会议 D、秋收起义
  • 9. 《前驱》描写了 1926—1927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一支武装队伍,在北伐战争中的一段斗争生活故事。该书细致地讲述了主人公青年连长万先延的成长过程。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 )
    A、国内倡导文学革命 B、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C、振兴实业,实业救国 D、打倒军阀,除列强
  • 10. 有一首歌唱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反映了:(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 11. 某次会议的亲历者评价说:“它在党史上是个很重要的关键,在内战时期党内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左’倾机会主义的路线,一条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的路线”,它是“由错误路线转变到正确路线的重要关头”。他评价的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 12. 1924年,孙中山曾说:“我们要按照苏维埃的军事制度来组织革命军队,要在南方建立北伐的战略基地。”这一战略基地指的是( )
    A、南洋公学 B、北洋大学堂 C、黄埔军校 D、西南联大
  • 13. 共同的目标让国共两党走到一起,而这场由两党携手推进革命的会议,让国民党由一个封闭型的精英式政党,转变为一个以大众为基础的现代动员型政党。该会议是指( )
    A、中共三大 B、国民党一大 C、八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
  • 14.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 )
    A、黄花岗起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15. 让我们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记忆。下图是长征遗迹的照片,下列描述与其相关的是(   )

    A、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B、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C、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D、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 16. 如图反映了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这一现象(  )

    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的基础 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 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 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
  • 17.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这一年是(   )
    A、1936年 B、1935年 C、1933年 D、1934年
  • 18.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 19. 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在(   )
    A、广东、广西 B、湖北、湖南 C、河北、河南 D、江苏、江西
  • 20. 北伐战争初期,以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将士为先锋而奋战的主战场在( )
    A、湖南、湖北 B、江苏、江西 C、浙江、安徽 D、广东、广西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君要知道,中国的革命(辛亥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

    【材料三】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有改动

    【材料四】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1)、由材料一可知,这所“军官学校”创办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一,指出创办该军官学校的目的。
    (2)、材料二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二、三,请你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