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年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项复习13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31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取4支洁净试管按照下图所示进行标号和处理,37℃条件下静置10分钟后,向4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碘液摇匀,试管内液体没有变成蓝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 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浓度对馒头消化的影响,某同学分别在四根试管内加入相同大小的馒头块,再按如下表依次加入以下液体:
液体
1
2
3
4
清水
2mL
?
1mL
0mL
唾液
0mL
0.5mL
1mL
2mL
碘液
2滴
2滴
2滴
2滴
摇匀后置于37℃水浴锅中,观察试管内的颜色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号试管作为对照,不会褪色 B、2号试管应加入清水1.5mL C、4号试管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最长 D、如果把馒头块切碎,褪色所需时间会缩短3. 下列实验所用的试剂、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试剂、材料
目的
A
探究人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
澄清石灰水
检测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湿棉絮
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C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碘液
检测是否生成葡萄糖
A、A B、B C、C D、D4. 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①号试管 B、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放在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D、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变蓝,①号和②号试管不变蓝5.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试管均置于370C温水中10分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三支试管滴加碘液后,实验结果是①号和③号试管变蓝 B、将①号试管去除,②号和③号试管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C、①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D、滴加碘液后,若①号试管变蓝,②号试管不变蓝,说明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6. 下列关于“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乙试管中液体变蓝 B、淀粉液与清水或唾液应充分混合 C、两试管置于37℃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D、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7. 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对比实验,已知试管A实验材料是:淀粉液+唾液,则试管B实验材料应为( )A、淀粉液+清水 B、唾液+碘液 C、淀粉液+碘液 D、唾液+清水8.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如图所示),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5~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馒头碎屑
+
2mL唾液
充分搅拌
等量馒头碎屑
+
2mL清水
充分搅拌
等量馒头块
+
2mL唾液
不搅拌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会变蓝 B、①②试管对照,变量是唾液 C、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是模拟口腔温度 D、馒头碎屑模拟了牙齿的作用,搅拌模拟了舌头的作用9.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模拟探究的是口腔内馒头消化过程中( )A、舌的搅拌作用 B、唾液的消化作用 C、牙齿的咀嚼作用 D、舌的搅拌和牙齿的咀嚼作用10.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时,小敏设置了三组实验(如下表所示,三组的馒头是等量的),一起放到37℃温水中,一段时间后,请比较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 )①
馒头碎屑
2mL唾液搅拌
②
馒头碎屑
2mL清水搅拌
③
馒头块
2mL唾液不搅拌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11. 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先分别向①、②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下表的实验设计依次进行操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处理过程
检测
①
2毫升清水
37℃水浴保温10分钟
滴加2滴碘液
②
2毫升唾液
37℃水浴保温10分钟
滴加2滴碘液
A、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保温时间 B、预期只有②号试管内出现蓝色 C、换用馒头块进行实验消化会更快 D、唾液中对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是淀粉酶12.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A、 B、 C、 D、1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鸡卵的气室时,应敲开鸡卵的钝端 B、测定种子发芽率时,应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 C、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应统计各小组数据,取平均值 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应将待测试管置于37℃温水中14. 如图是某同学开展的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A、舌的搅拌作用 B、牙齿的咀嚼作用 C、唾液的消化作用 D、舌的搅拌和牙齿的咀嚼作用15. 关于“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唾液能消化淀粉 B、两试管置于37℃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C、馒头中的淀粉遇碘液变为蓝色 D、馒头在口腔中被消化只和唾液有关16. 如图为“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37℃水中保温10分钟后滴加碘液,观察比较实验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对照,可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B、甲丙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 C、甲丁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作用 D、甲组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17. 同学们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试管中的液体需要充分混合均匀 C、水浴温度为37℃,模拟了人体体温 D、2号试管溶液的蓝色比1号试管的深18. 新鲜菠萝中的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表面的蛋白质,使口腔有刺麻的感觉,用盐水浸泡后,不适感会减轻。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向试管中添加的物质
实验条件
菠萝蛋白酶相对活性
甲组
?清水+5mL新鲜菠萝汁
将试管置于37℃水浴20分钟
100%
乙组
5mL盐水+5mL新鲜菠萝汁
88%
A、水浴保温的目的是模拟人的体温 B、甲组试管添加的清水量应为5mL C、蛋白质在正常人口腔中不被分解 D、盐水能提高菠萝蛋白酶的活性19. 如图所示为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装置,各试管在不同温度下保温10分钟,然后向冷却后的各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1号和4号试管作对照,变量为温度 B、3号和4号试管作对照,证明唾液可以消化淀粉 C、滴加碘液后,不变的是2号试管 D、本实验将唾液换成胃液,不影响实验结果20. 某同学为了探究暴饮暴食是否会引起消化不良,做了如图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处应填清水 B、丙图两支试管应放入37℃水浴中保温 C、丁图实验结果证明消化液有限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 D、生活中,暴饮暴食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影响消化21. 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小明按如图装置做实验。已知试管A中添加2毫升淀粉液和1毫升唾液,则试管B应加入( )A、2毫升淀粉液、1毫升碘液 B、2亳升淀粉液、1毫升清水 C、2毫升唾液、1毫升碘液 D、2毫升清水、1毫升睡液22.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如图所示),一起放到37℃温水中,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③对照,可探究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23. 下列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四组实验,在相应温度下保温10分钟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一组是( )A、馒头碎屑+2mL清水+37℃ B、馒头块+2mL唾液+37℃ C、馒头碎屑+2mL唾液+0℃ D、馒头碎屑+2mL唾液+37℃24. 分别在下列试管中加入2滴碘液,摇匀,不变蓝的是( )A、2毫升浆糊+1毫升唾液淀粉酶,置于5℃冰箱里10分钟 B、2毫升浆糊+1毫升唾液淀粉酶,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 C、2毫升浆糊+1毫升唾液淀粉酶,置于65℃热水中10分钟 D、2毫升浆糊+1毫升清水,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25. 小华在一次家庭聚餐中对一种不认识的固体食物产生了兴趣,他想进一步了解这种食物含有哪些主要营养成分,就把它带到学校,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方案和结果如下表。食物编号
操作
结果
1号
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
剩下灰分
2号
加入1毫升唾液,37℃水浴加热,8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食物块未见缩小,试管中无变蓝
3号
加入1毫升胃液,37℃水浴加热
试管中食物块明显缩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物充分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是食物中含有的无机盐 B、通过2号试管可知该食物中不含有淀粉 C、2号试管未见变蓝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食物中含有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D、该食物中含有蛋白质二、实验探究题
-
26. 请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分析回答。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取大小相同的A、B两小块,用刀分别将它们切成碎屑。
②将A馒头碎屑放入甲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乙试管,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如图。
③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
④10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1)、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甲试管中(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使馒头中的发生了分解。(2)、实验中37℃的水温模拟了人体中的温度。27. 学习了消化和吸收后,小明有两个疑问: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实验装置要放到37℃的温水中,酶的分解真的需要适宜的温度?②教材说胃液能初步分解蛋白质,胃液不能分解淀粉吗?老师建议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碘液检测
1
淀粉糊+唾液
37℃
10分钟
不变蓝
2
淀粉糊+胃液
37℃
10分钟
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0℃
10分钟
变蓝
(1)、上图能形成2组对照实验,号试管是对照组。(2)、1、2两支试管构成的对照实验能回答小明上面第个问题。(3)、在学习食品制作的原理时,教材说细菌真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因为分解者体内含有大量的酶。由此猜想:我们细胞的中,也应该含有酶。(4)、实验中试管1、3构成的一组对照实验,可间接解释,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有:。28. 为更好地备战2023年成都大运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消化有无影响,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试管编号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一段时间后加碘液 2滴 2滴 (1)、该实验可能作出的假设是。(2)、该实验的变量是。(3)、1号试管“?”处应填 , 2号试管“?”处应填 , 设置1号试管的目的是。(4)、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改进方法是。(5)、若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则说明;若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等于1号试管,则说明。29. 下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回答:(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变蓝的试管是号。(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号试管的变化相似。(3)、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的作用。(4)、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①取三支试管滴加等量馒头碎屑和等量的;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的温水中,另二支试管分别放在100℃和0℃水中,10分钟后取出,各加入碘液2滴,观察实验现象。
30.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兴趣小组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并确定了最终实验方案(如图),请分析回答:(1)、图一中四位同学在进行实验讨论,作出假设的是同学,提出初步实验方案的是同学。(2)、图二所示实验的变量是。步骤②中的“振荡”相当于口腔中的作用。步骤④加碘液后变蓝的是试管,原因是。(3)、若实验要改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则步骤②中向甲试管中滴加的液体应该是 , 且与乙试管加入的量要。步骤③中的甲试管放在5℃的水中,乙试管放在的水中。31. 米饭和馒头是我国餐桌上的主食,它们的淀粉含量略有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对主食的偏好不同,那么,他们消化淀粉的能力是不是也有差异呢?(1)、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将在校生按照其惯常主食偏好,分成米饭组、馒头组、以米饭和馒头为主食的混合组,分别测试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检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
①37℃水浴是在模拟 , 以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②向稀碘液中滴入混合液后,若颜色 , 说明此时试管中所有淀粉都被分解,即可完成检验,记录求平均值。
③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最强的为。
(2)、为进一步研究“能否通过改变主食结构来增强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这一问题,同学们认为应该选择米饭组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每日主食换为等量的并保证其他饮食不变,四周后检验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实验中每组受试者人数都是10人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