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路美邑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入学测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30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①三家村是腾冲为数不多的汉佤融合的村寨。它历经500多年光阴更迭(dié),佤族与汉族同胞在此相融共生,原始生态之美和民族文化特色在此____。

    ②三家村五个自然村中的司莫拉佤族村,是腾冲市清水镇仅存的几个佤寨村落之一。整个村寨背倚青山、前环良田、左右绿树环抱,村间古木参天、流水潺(chàn)潺,山泉水系和自然湖泊相映成趣,在“Z”字型分布的村落中行走,不由感觉“天然生态氧吧”之誉____。

    ③优越的生态环境因为赐予了村寨丰沃的自然资源,所以衍生出与之相应的信仰体系。

    ④行走于村中,就能感受到佤族同胞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不难发现,“和谐”二字不仅____在山川秀美、梯田婉约之色里,也表现在竹林掩映、阡陌纵横之趣中。在那梯田之上、田野之中,茂盛的庄稼肆(sì)意散发着勃勃生机 , 彰显着这个传统村落那亘古不哀的盎(àng)然生命之力。在时间长河中,在人走入自然____起村村寨寨的过程中,人和村寨,连同内部、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的生活、信仰水乳交融,自然而然地融为了一体。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迭(dié) B、潺(chàn) C、肆(sì) D、盎(àng)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婉约 B、阡陌 C、勃勃生机 D、亘古不哀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辅相成 表里如一 暗藏 建构 B、相得益彰 名不虚传 蕴含 建造 C、相辅相成 名不虚传 暗藏 建造 D、相得益彰 表里如一 蕴含 建构
    (4)、文中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三家村是腾冲为数不多的汉佤融合的村寨。 B、三家村五个自然村中的司莫拉佤族村,是腾冲市清水镇仅存的几个佤寨村落之一。 C、优越的生态环境因为赐予了村寨丰沃的自然资源,所以衍生出与之相应的信仰体系。 D、行走于村中,就能感受到佤族同胞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项是( )
    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 B、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能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它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转久绝。”所描写的应该是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的景物。
  • 3. 名篇名句默写。
    (1)、逝者如斯夫,。(《《论语)十二章》)
    (2)、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化用燕昭王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诗句是:
    (6)、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云气缭绕、鸟儿结伴归巢的景象。

二、综合性学习(7~12题,共12分)

  • 4. 学校八年级开展“人无信不立”主题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提示答题。

    古代先哲在思考“信”这一道德规范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下面的先贤名言中,属于“信”这一主题的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5. 阅读下面一则故事:

    一架运输机在沙漠里遇到沙尘暴而迫降,但飞机已经无法恢复起飞,且与外界通讯联络中断。9名乘客和1名驾驶员陷于绝望之中。求生的本能使他们为争夺有限的干粮和水而动起干戈。紧急关头,一位临时搭乘飞机的乘客站了出来说:“我是飞机设计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听我指挥,就能够修好飞机。”这好比一针强心剂,稳定了大家的情绪。十几天过去了,一队往返沙漠里的商人驼队经过那里,搭救了他们。这时,人们才发现,那位临时乘客根本就不是什么飞机设计师,他是一位对飞机一无所知的小学教师。

    小学教师的做法是否有违“诚信”?请写出你的观点。(不少于40字)

  • 6. 名著阅读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选文中的蟋蟀体现出的品质。
    (2)、《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离不开作者法布尔的功劳。你从作者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 7.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书将它们写在“田”字格里。

  • 8.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柳书的“笔法劲练,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是对下列哪副作品的评价( )
    A、 B、 C、 D、

三、阅读(13~25题,共32分)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南南同学在默写时,把颈联中的“萋萋”写“凄凄”,请你结合颈联的景物特点向他解释为什么这里要用“萋萋”。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 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沿溯阻。 绝: ②属凄异。 引:

    日,天宇晴霁。 是: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见 悉: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标志里的中国元素

    王清韵

    ①说起标志设计,你最先想到什么?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还是简约的“对勾”?在社交网络发达、信息交流多元频繁的今天,你或许早已对这些标志见怪不怪了。但仔细想想,它们为何能在无形中打动你,让你“一眼入心”?简约且独特、文化又艺术、大气而有视觉冲击力,是它们成功的秘诀之一。

    ②事实上,无论是广告,还是标志设计,能让大众看着喜欢、记得牢靠,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只有标志深入人心,企业才能够持续向大众传递自己的品牌与理念,进而推销自己的产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继涌现出了一批传得开、叫得响的高水准标志作品。细细品味、反复揣摩这些标志,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在设计理念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有不少标志善于对汉字拆解与妙用。

    ③就拿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想必大家都看过,可谓奥运精神、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粗看会徽,一个大写的“冬”字映入眼帘。定睛一看,这个“冬”字不简单,它不仅运用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还包含了滑雪、滑冰运动员的造型,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一个会徽,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映照下,竞融合、衍生出如此之多的意象,让人不禁拍手称赞。正如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冬奥会会徽设计师林存真所说,中国汉字书法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境界,在世界上有极高的识别度。

    ④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也是造型艺术家进行高水准创作时重要的灵感来源。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个标志以中国古代的钱币与“中”字为基本形状。古代钱币是圆与方的框线设计,中间呈现的是方孔,上下加垂直线,组成“中”字的形状,传达天圆地方的寓意,给人简洁、稳重、易识别的感觉,寓意深刻,颇具中国风格。

    ⑤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如中国民族品牌“永久”自行车,设计师将“永久”两个汉字“捏合”成一辆自行车,通俗易懂,妙笔生花。还有我国众多大学校徽设计,更是体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衔接契合。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便是经典之作,北京大学沿用至今。篆书“北大”二字由三个人字图形组成,徽章形似瓦当,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⑥当然,除了汉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图案纹样,同样是高水准标志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北京冬奥会工作人员与技术官员的制服就很有代表性。这套服装上的山形图案,主要采用了瑞雪白过渡色设计,灰白色雪山充满了中国水墨画韵味。这套设计被国际奥组委评价为“像一幅中国古画”。

    ⑦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然而,在进行创作时,我们还需要不断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并予以创新,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审美意识相结合,契合现代审美习惯,从而更好引发人们的精神共鸣,创作更多引领潮流的经典标志作品。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高水准标志作品”的特点及灵感来源。
    (2)、选文第①段说“简约且独特、文化又艺术、大气而有视觉冲击力,是它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句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章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一处具体分析其作用。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笔墨童年

    余秋雨

    ①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③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④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⑤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⑥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⑦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⑧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⑨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凉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⑩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⑪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⑫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⑬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愿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⑮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⑯这是我的起点。

    (节选自《中国文脉》)

    (1)、选文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些主要事件?请简要概括。

    ②老师抱我洗去墨迹。③ ④乡人敬惜字纸。

    (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3)、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余秋雨是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读了本文,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5)、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如今,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记日记变成了写博客;鸿雁传书变成了电子邮件;字不是写上去的,而是“敲”出来的;记录声音有录音笔,智能手机上有录音功能,键盘输入取代了传统汉字书写。日益科技化的今天,打字已经渐渐替代了手写,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想对周围的同学说些什么?

四、作文(40分)

  • 13.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我们一起

    题目二:稚童澄澈的眸子里,世界是个万花筒,神奇而美好;少年激荡的心中,生活是个魔方,神秘且惊人;青年睿智的思想里,生命是趟旅程,真实却诗意。世界瞬息万变,生活明亮多彩,生命处处都有不同的风景。

    请以“变”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 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2​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