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夏季的夜晚开窗亮灯时,往往会引来许多小飞虫,这一现象体现了( )A、生物能生长繁殖 B、生物能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 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 )A、调查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3. 韶山秋天枫叶变红, 非常好看。枫叶变红是因为气温下降,叶片中的叶绿素被破坏,红色等色素的颜色就显现出来了。这体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4.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5. 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阳光→植物→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 C、植物→青虫→燕子→细菌 D、植物→青虫→燕子6.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的主要氧气来源是海洋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最多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 D、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7. 下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用于调焦的结构是②③④ B、要观察到更清晰的物像可调节③ C、⑤与⑧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 D、⑤和⑥是物镜,具有螺纹8. 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他移动玻片和转换目镜后,污物均不动。 据此判断, 污物最有可能在( )A、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材料上9. 公园草坪上常有“请勿践踏”等提示牌,经常践踏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对此合理解释( )A、缺少有机肥,影响生长 B、缺少氧气, 影响光合作用 C、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 D、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10. 菠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水的颜色变绿,而放在冷水中则不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 )A、煮过后,绿色从细胞壁上褪了下来 B、叶绿素溶解于热水而不溶解于冷水 C、细胞质受热后产生绿色 D、细胞膜破坏,叶绿素渗出11. 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它的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后,形成的子细胞数目和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2个,12条 B、2个,24条 C、4个,24条 D、4个,48条12. “碳中和”是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以下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开发清洁能源 B、倡导无纸化办公 C、积极植树造林 D、使用 一次性餐具13. 以下关于结构层次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番茄的皮——保护组织 B、心脏中的血液——营养组织 C、“藕断丝连”中的“丝”——输导组织 D、关节软骨——结缔组织14. 下列关于种子萌发及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B、测种子发芽率时,应当尽量挑个大的种子 C、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15. 关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苔藓植物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有假根 D、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16. 金鱼藻是一种沉水性水生植物,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金鱼藻属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17. 观察根尖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B、分生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伸长区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无限制地长大 D、根尖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18. 给农作物施肥,施肥的作用主要是为农作物提供( )A、水 B、有机物 C、无机盐 D、空气19. 辣椒为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不正确的是( )A、整个辣椒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B、一个辣椒果实中只有一粒种子 C、辣椒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D、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20. 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关于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⑤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③为营养组织,具有输送营养物质的作用 C、②④为叶肉,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 D、图中的③受损会降低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21. 某同学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树木,对其措施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A、傍晚移栽——减少蒸腾作用 B、剪除树冠顶部枝叶——促进植物运输水分 C、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D、给移栽后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22. 下列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是(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五个部分组成
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③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整个切面都变得一样蓝
④一粒玉米是玉米的果实,其表面是种皮和果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3. 以下实验装置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A、B、
C、
D、
24. 下列生产措施及其相关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 保持土壤湿度 B、正其行,通其风——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储藏白菜的地窖留通风孔——增加氧气促进呼吸作用 D、栽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效率25. 下列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A、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 B、土壤沙漠化比较严重 C、植物种类匮乏 D、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二、填空题。
-
26. 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此食物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2)、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鸟和昆虫的关系是(3)、国家鼓励用生物防治来治理农田害虫的原因是:农药不仅污染环境,也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若图 2 表示图1中的一条食物链,则C对应的生物是(填图1 中生物的名称)。(4)、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作物将会被杂草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能力较弱。27.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实验,具体过程如下。请分析回答:(1)、取洁净的载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 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置于液滴中,盖上盖玻片,再用碘液进行染色处理,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2)、取出显微镜,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后,通过调节通光孔和反光镜进行对光,当看到时,证明光线已经对好。(3)、观察时,看到如图一所示的物像,为进一步观察图一中的 A 处细胞,需要先将临时装片向移动。(4)、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绘制成图,和动物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有(填标号)。(5)、洋葱的紫红色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中的(填标号) 结构中。28. 在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过许多概念,不同的概念间常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用一些关联词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成概念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序号所代表的内容。
A: B: C:
D: E:
29. 蕨菜是传统野菜的代表,前不久, “蕨菜致癌”的消息在网上风传,相关研究说明,蕨菜含致癌物质——原蕨苷等,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蕨菜确实能导致动物的癌变。科学家研究原蕨苷对于实验鼠的致癌效应时,用的是零下 20 摄氏度环境下保存的原蕨苷,而提纯的原蕨苷在室温下便会分解。因此原蕨苷一旦处于滚烫的沸水之中,致癌效果会大幅度下降。蕨菜里面的致癌物质原蕨苷是水溶性的。也就是说,如果多次水洗,再用开水烫熟,能把它大部分原蕨苷去除。为了证明高温烹熟后的蕨菜没有致癌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次探究实验。实验方案如下表:
组别
小白鼠(只)
等量食物
甲
10
普通食物加入适量未烹熟的蕨菜
乙
10
普通食物加入适量烹饪熟的蕨菜
丙
10
普通食物
(1)、请你根据题中探究主题提出问题:。(2)、为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三组实验用的小白鼠的个体大小、生长情况等应 。(3)、每组放10 只小白鼠而不是1只小白鼠,其目的。(4)、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的变量是。(5)、实验结果预测:实验进行较长时间后,①若乙、丙组的小白鼠未患肿瘤,甲组的小白鼠绝大部分患肿瘤,则说明。②若甲、乙两组的小白鼠绝大部分都患肿瘤,丙组的小白鼠未患肿瘤,则说明蕨菜无论生熟都有致癌作用。3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如果要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需要将此装置中的植物先暗处理,暗处理的 目的是:。(2)、若将甲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①、②,通入澄清石灰水,则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 若将暗处理后的该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成蓝色;若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内表面都有水珠出现,这主要与草莓植株的有关。 (填生理活动)(3)、 图乙中B点之后,树木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请推测一天内,林间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大约是(填数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