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核心要点必刷题(3)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29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大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往往代表一个典故。以下成语与秦朝灭亡直接相关的是( )A、揭竿起义 B、楚河汉界 C、破釜沉舟 D、四面楚歌2.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发现了一千五百余支竹简,内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文书。这些文书大致分为三类:一为法律条文;二是法律解释;三是有关诉讼制度的各种规则。这些竹简内容折射出秦朝( )A、经济发达 B、统治残暴 C、强化思想控制 D、重视法制建设3. 如表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部分目录,根据目录内容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第9课秦统一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A、中国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鉴别与考证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5. “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材料中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文化发展 B、增强军事力量 C、扩大选才范围 D、巩固国家统一6.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A、统一思想,加强皇权 B、以法治国,巩固统治 C、顺应自然,保障民生 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7. 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他是( )公元前141年
公元前136年
公元前129年
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8年
公元前87年
即皇帝位
置五经博士
派卫青等
北击匈奴
颁布“推恩令”
下令铸造
五铢钱
崩,葬于茂陵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景帝 D、秦始皇8.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成长治之业”。你知道新疆地区最早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哪个朝代(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9. 《史记•过秦论》记载:“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是以陈涉……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段史料适合用于研究( )A、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B、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 C、秦末农民起义的特点 D、秦末农民起义的影响10.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在《史记》中可能查到的史实是( )A、武王伐纣 B、光武中兴 C、三国鼎立 D、东晋兴亡11. 汉初的陆贾分析秦亡的原因时说:“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由此可知,陆贾认为( )A、秦朝统治者消极怠政 B、秦朝采用无为而治 C、秦亡的根源在于暴政 D、秦朝政治制度混乱12. 西汉时期的纸大都以麻为原料,蔡伦利用树皮造纸以后,各种树皮纸纷纷问世。如魏晋时期发明了桑皮纸、藤皮纸;唐朝出现了竹纸。竹料制浆难度大,必须改进制浆方法,提高制浆效率,我国劳动人民在唐代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材料表明( )A、唐朝的造纸术比西汉更加高超 B、劳动人民智慧推动造纸术发展 C、造纸术的发明利于文化的保存 D、西汉时期麻纸的运用非常普遍13. 电影《英雄》中,无名(刺客)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通)。秦王说:统一以后要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令全国使用的标准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宋体14. 汉武帝曾派著名农学家赵过到边疆地区传播农耕技术,他在西北边疆地区推广了代田法,还把“三犁共一牛”的耕作技术带到西北边疆。这一做法( )A、消除了汉代民族之间的隔阂 B、有助于推动西北边疆农业发展 C、实现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 D、加强了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15. 下列古代书写材料中,出现最晚的是( )A、 B、 C、 D、16. 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缣帛昂贵,简牍所占空间很大,都不便于日常书写。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前景。这段话强调了( )A、改进造纸术的原因 B、造纸工艺的传承 C、工艺流程的繁琐性 D、洛阳纸贵的缘由17. 秦代焚书坑儒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激起了强烈反抗。汉代尊崇儒术重在“尊”,把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由此可知( )A、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B、教育引导是理政的唯一途径 C、入仕途径决定社会稳定与否 D、儒法结合是强化皇权的根本18. 下列语句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关的是(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 B、天下苦秦久矣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9. 《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历史文献所指向的盛世被誉为( )A、成康之治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贞观之治20. 如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诸侯势力的兴起 B、少数民族的内迁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27年,刘彻颁布了史称“推恩令”的诏书,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承袭封国的部分土地外,其余土地由皇帝以“推恩”之名,赐给庶子以为侯国。王国于是一再缩小,亦无政治特权,王国、侯国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同于郡县。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中国文明史》
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恩令”实施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措施。(3)、根据材料三,简述丝绸之路的起点,并概括丝绸之路功能的转变过程。(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兴盛的主要原因。22. 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在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秦之兴】
材料一: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的亲属宗族没有建立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措施
政治
创立了大一统的①____。
文化
统一②____。
经济
统一③____,统一度量衡
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军事
开通灵渠,北击匈奴,修筑④____。
【秦之衰】
材料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秦之亡】
材料四: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1)、这里的“新法”指的是什么变法?这次变法得到了哪位国君的支持?这次变法的历史意义?(2)、诗中的“秦王”是谁?诗中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3)、为了完成统一,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完成此表。(4)、材料三中所述事件导致哪次农民起义爆发?(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我们从“秦国兴亡史”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