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二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3分,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据考古发掘,右图所示的我国早期人类已经会( )

    A、使用天然火 B、建造房屋 C、种植粟 D、制造彩陶
  • 2. 小北同学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建筑”。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 3. 在生活方式上,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共同点是( )
    A、以采集为主 B、以饲养家畜为主 C、以狩猎和捕鱼为主 D、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 4. 下列材料都涉及了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当地传说 B、地区风俗 C、经典文献 D、出土文物
  • 5.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 6. “太古以来,诸族(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所以“诸夏”形成的特点是( )
    A、多民族交融 B、世袭形成 C、王朝更替 D、单一民族延续
  • 7. 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容智,光被選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
  • 8. 有学者说,在商周时期人们的心目中,青铜便是政治和权力。该学者意在强调( )
    A、青铜器数量和种类多 B、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 C、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D、青铜器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 9. 小历去参观历史博物馆,看到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根据你所学,判断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图2当中的( )
    A、 B、 C、 D、
  • 10.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 11. “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
    A、周王室势力大减 B、周朝即将灭亡 C、分封制得到巩固 D、周朝政局稳定
  • 12. 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阪泉之战 B、巨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淝水之战
  • 13. 在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500多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
    A、《春期》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 14.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此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相互批驳又相互影响,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由此可以看出(      )
    A、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 B、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进步 C、百家争鸣导致时局动荡 D、社会变革导致诸侯混战
  • 15.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209年处于(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 16. 下列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对于应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发展。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一一《礼记·礼运》

    材料二:周武王...接着又封功臣课士,而师高父是被封的第一个。武王封尚父于营丘,为齐。对其弟周分显于曲阜,为青。并召公爽于燕。封其弟叔鲜于管,其弟叔度于蔡。其他人也都依次受封。

    一一摘编门李志敏《中国通史》

    材料三:

    (1)、“天下为公”“天下为”局而分别是由什么制度产生的?写出开启“天下为家”局面的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周王封赐土地的依据。所封诸侯应履行哪些义务?
    (3)、写出材料三图一制度名称及建立时间,结合所学分析其地方制度有何作用。
  • 18.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依据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秦王贪狼暴虑……穷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系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怒,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

    ——《汉书·贾邹枚路传》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春秋到秦朝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结合所学,说出秦朝的历史地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出秦朝巩周统治的四点措施
    (3)、材料三中“天下坏也”从什么事件开始?从秦朝“诺侯尽西来”到“天下坏也”的转变,你有何感悟?
  • 19.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依据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材料三:人法(法:效法,学习)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材料四: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孟子

    (1)、材料一图二是哪一工程示意图?结合所学思考图一、二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什么共同作用?
    (2)、结合所学,思考材料二阐述的是哪一事件?谈谈其影响。
    (3)、 结合所学,分别归纳材料三、四的观点。
    (4)、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