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周南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
1. 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主要是( )A、发明楔形文字 B、把佛教定位为国教 C、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D、修建规模宏大的神庙建筑2. 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统一。他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 )A、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B、民主和法制的影响 C、商业和贸易的作用 D、礼仪和服饰的规范3. “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材料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 B、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 C、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D、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4. 它在那个时代,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方面的作品,而且改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从而适应了一个新的、初见曙光的资本主义时代。这里的“它”是指(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光荣革命 D、工业革命5. 16世纪以前,中国的茶叶、巴西的砂糖都是极其地方特色的消费品。19世纪,英国城市工人的早餐普遍包含红茶、砂糖。这一变化说明( )A、探寻新航路提高了生活水平 B、工业革命缩小了贫富差距 C、启蒙运动改变了消费的理念 D、世界市场丰富了物质生活6. “他有亚历山大的野心,也有立法家的才能。他用战车碾碎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也给欧洲各国人民带去痛楚。他因战争起家,也因战争倒台。”下列文件与“他”相关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7.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下列措施中不能体现明治维新“眼观八方”的特点的是( )A、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文明开化,提倡资产阶级文明 C、保留天皇制,加强中央集权 D、仿照欧美建立新式军队8. 他曾说过:“我试图写出整个法国社会的现实历史,拿破仑用武器要完成的事,我要用手上的笔来完成。”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B、托尔斯泰的《复活》 C、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D、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9. 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革命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0. 巴黎和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能够佐证此结论的典型史实是( )A、英、法、日三国操纵本次会议 B、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C、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 D、美国居主导地位而且获益最大11. 一战结束后,主要战胜国的第一反应就是竭力把战争爆发的罪责完全推给德国。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认识:缺陷丛生的国际关系体系导致了战争。与“这样的认识”相匹配的是( )A、外交关系影响无足轻重 B、良好国际体系利于和平 C、经济发展缓和彼此矛盾 D、军备竞赛完全可以避免12. “(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3题10分,14、15、16题每题14分,共52分)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以“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为题,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外历史中各取一例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通顺,字数不超过240字)。
14. 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庄园制度向租佃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五件重要的事情:一、土地资源成为真正的私产。二、土地的耕种者获得了自由,从而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三、农业生产不再以满足庄园主和庄园成员需要为目的,加入了商品流动大潮。四、农民获得了向城市移民的权利,农村人口开始急剧涌向城市。五、农民摆脱了受封建主保护的网格,转由国家的法律制度保护,开始向近代社会靠拢。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事实仍旧是,18世纪80年代间,生产力确实有了惊人的进展,或者,如现在的经济学家所认为的,生产力有了“一个进入自驱动发展的起飞”。更明确地说,当时产生了一个机械化工厂体系,它以迅速降低的成本极大量地生产商品,以致它不再是依靠原有的需要,而是创造出其自己的需要。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摘自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最早在何时哪一国家出现“从庄园制度向租佃制度转变”的现象?农民可通过什么途径“摆脱了受封建主保护的网格”?(举一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一个进入自驱动发展的起飞”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哪一成就密切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什么?(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近代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至少答两点)15. 古今中外,改革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
——摘自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材料三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摘编自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伯里克利时期如何使“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不得完全照抄原文)。(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如何协调“多元利益”。为达到此目的,美国宪法的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体现了哪一启蒙思想家的主张?(3)、材料三中“彼得变政”“日本改弦”分别是指什么事件?康有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6. 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绕不开的话题。2022年的俄乌战争和2023年的巴以冲突,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同时也认识到战争的背后是国家利益和力量的较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就经济实力而论,美国和德国已先后赶上或超过了英国,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斗争,大大激化了欧美各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放弃建立在力量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光荣孤立”政策,逐步走上了“结盟”的道路。
——摘编自王振华《英国外交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当一方的战争目的是正义的,另一方的战争目的就必然是不正义的。但这种原理并不是不可逆的,即战争的一方是不正义的并不能说明对方就是正义的,因为有可能战争的双方都是不正义的。
——摘自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第二版)
材料三 1500年到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主要指西欧)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到20世纪初,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居于优势地位。欧洲人自然会这样认为,他们位于世界的中心,他们主导着全世界……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弱、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2)、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上半叶一例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战争名称,并指出其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使“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4)、当今世界局部冲突不断,我们应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