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 1. 著名的司母戊方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 2.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如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

    A、春秋争霸 B、战国形势 C、秦朝统一 D、三国鼎立
  • 3. 这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产生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典故。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4. 继隋朝灭亡后,唐朝是世界上公认的强盛王朝之一,各国遣唐使频繁往来唐朝,唐朝被很多国家效仿。请你说出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人分别是(   )
    A、李渊   黄巢 B、李世民  黄巢 C、李世民  朱温 D、李渊  朱温
  • 5. 《满江红•怒发冲冠》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的强烈的爱国精神。作者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岳飞
  • 6.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下列叙述属于秦统一全国条件的是(   )

    ①商鞅变法

    ②长平之战

    ③秦王蠃政重用人才

    ④统一文字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7. 下列不属于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的是(    )

    A、商帮的形成 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 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国际贸易的频繁
  • 8. 公元前五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成就是(   )
    A、百家争鸣、民主政治 B、科举制度、《神曲》 C、行省制度、日心说 D、郑和下西洋、蒸汽机
  • 9.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列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签订《天津条约》被迫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

    ④太平军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④
  • 10. 在北伐战争中,赢得“铁军”光荣称号的是(   )
    A、第一军 B、第四军 C、第六军 D、第七军
  • 11. 《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诞生于同一时代,谱写了时代最强音。两部作品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
    A、富国强兵 B、革新图强 C、实业救国 D、抗日救亡
  • 12.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很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你认为诗中所说的“那场战争”是指
    A、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土地革命战争
  • 13. 下列各项,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开国大典 C、新疆和平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 14.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现“文革”期间(  )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践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15. 对比分析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南方谈话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共同点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16. “它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它是(   )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 17. 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的粮票、布票肥皂票、白糖票从中国人的生活中消失了,这一变化说明中国( )
    A、生产力水平低、物资匮乏 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C、计划经济有巨大优越性 D、经济发展、物资丰富
  • 18. 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扩大公民权利 C、实行种姓制度 D、促进经济发展
  • 19. 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建立

    ②马其顿王国的建立

    ③拜占庭帝国灭亡

    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20. 下列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   )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 21.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在(   )
    A、1922年7月 B、1911年10月10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21年7月
  • 22. 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俄国1861 年改革
  • 23. 下列为某班同学收集的一组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是(   ) 

    A、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B、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D、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 24. 依照战争双方的阶级性质和政治目的,可以将战争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战争,一类是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是指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战争,非正义战争是指违背人民根本利益阻碍社会进步的战争。据此,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判断是(   )
    A、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B、一次非正义战争一次正义战争 C、无法判断这两次战争的性质 D、两次世界战争都是正义的战争
  • 25. 王力兮同学用了几秒钏便将参加全国作文大赛的稿件送到了上海组委会编辑部,他是通过下列哪一手段送达的(  )
    A、发电子邮件 B、寄挂号信 C、快递送达 D、打电话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 26.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承上启下的变革转折时期,社会各方面多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材料二: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三:如图 

    (1)、 宋初设通判的目的何在?为达到此目的,宋朝除此之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 材料二反映了宋初实行的一项政策,请分析这种做法的积极作用。 
    (3)、 读材料三,图一是“宋人科举考试图”,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据图二指出宋代的两大商港。图三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什么地方?
  • 27. 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阶层提出的救国口号,折射了近现代中国的百年变迁。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初二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如图图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海国图志》。结合所学回答,魏源编纂该书的目的是什么?魏源的主张在哪一运动中得以实践,说出这一运动的口号。
    (2)、图二,五四运动。请写出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3)、图三,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初期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之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4)、图四,“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列举最能体现中国人民不做“亡国奴”的具体史实两例。
    (5)、图五,“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图中的“铁人”是谁?同一时期,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人是谁?
  • 28. 材料一: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1-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政治领域“革新中国”的举措。图B中所说的“转折点”是指哪一历史史实?指出图C所示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巨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谈谈你的建议。
  • 29. 【新时期时代主题】

    材料一:20世纪下半叶世界博览会的主题(部分)

    时间

    举办地

    主题

    1964年

    美国纽约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1970年

    日本大阪

    人类进步与和谐

    1974年

    美国波斯坎

    无污染的进步

    材料二: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材料三: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