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朝阳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28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chèng)职  笑(nì)   收(liǎn)    畏罪(qián)逃 B、(quán)伏    (xùn)职    (chuō)捻    (duō)咄逼人 C、(zhàn)放    质(pǔ)    弄(nòng)    呼朋(yǐn)伴 D、(tì)傥    帐(péng)    (tān)塌    参(cī)不齐
  •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禁锢    安祥    头衔    随声附和 B、突兀    蓬勃    奥秘    大相泾庭 C、缥缈    化妆    晕炫    骇人听闻 D、掺和    企盼    轻捷    绿茵茵
  • 3.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笔下挺拔、坚韧的墨竹,具有孤傲、刚正之意,仿佛就是他人品的写照。 B、我的同桌小明,身体十分硬朗 , 课余时间经常能看到他在学校里活蹦乱跳。 C、妹妹竟对网络谣言信以为真,每天都担心世界末日要到来,真是杞人忧天 D、他以过人的毅力钻研物理知识,精益求精 , 终于成为全国闻名的物理学家。
  • 4. 下列划线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2022年12月12日,“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这一改变,对于有出行打算的每个人来说都是重大的好消息。A、此后民众外出探亲、出差、旅行等,不用再担心误入过风险区导致健康码黄了红了 , 更不用担心因行程涉被劝返或隔离。B、见面不问来路人,无论去过哪里、与谁接触过,来的都是客,都会受到欢迎。C、今年回家过年,今后外出旅行等,将不再受到通信行程卡D、奔赴诗和远方的美好打算,已压抑在心里长达几年,现在,久违的旅行该上路了。

    A、A B、B C、C D、D

二、材料题

  • 5. 合理运用联想,能够使表达更加生动。请参照示例,自选对象,把握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先绘制思维导图,再使用联想手法写一句或几句话。不得使用示例出现的事物作为写作对象,句式、字数不限。

    示例:街灯明星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我绘制的思维导图→

    我写的句子:

三、默写题

  • 6. 古诗词默写填空。
    (1)、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 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3)、 ,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4)、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领悟到事物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6)、《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的句子是:
    (7)、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 唱出婉转的曲子,。(《春》)
  • 7. 作文。

    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那温情的美,与众不同;史铁生母亲给予他隐忍而沉默的爱,与众不同;沙利文老师给予海伦•凯勒的教导,与众不同;“……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你的斑驳,与众不同”……这些与众不同给了你怎样的启迪与思考?

    请将题目“你的    ▲     , 与众不同”补充完整,并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出现则用A、B、C等大写的英文字母代替。

四、综合性学习

  • 8. 为了营造文学文化氛围,某班正在筹划“好书共读,文化共建”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在文学角设立了一个文学小书架,下面是《班级图书角借阅制度》的一部分,请你根据班级情况再补充两项要求。

    班级图书角借阅制度

    ①学生借阅图书应先查看班级《图书目录》,向图书管理员提出所要图书的书名,不准随意在图书角乱翻。

    ②每次借书必须经班级图书管理员允许,并登记借阅时间、借阅书名后方可将书拿走,归还时也必须有图书管理员的签字并标明归还时间。

    ③每次每名同学只能借阅一本图书。

    (2)、图书角需要一则标语,小朝极力推荐自己创作的标语“读书使青春展翅,知识让生命飞翔”。他是怎么极力说服众人的呢?请写下你的分析。
    (3)、语文课代表准备给全班同学推荐一套丛书:“大家小书”。请根据以下介绍,简要概括这套丛书的主要特点(不超过40个字)。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丛书既有经过时间考验的名家著作的重版,也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了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普通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

    “大家小书”的主要特点:

五、阅读理解与欣赏

  • 9.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警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 , 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孙枝蔚《示儿燕》)

    【注释】①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志;明:明确、坚定。 B、淫慢则不能精;励:振奋。 C、险躁则不能性;治:修养。 D、然贫家有此器;止:停止。
    (2)、下列句中加粗“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儿当知之。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 C、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杞人忧天》) 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4)、结合加粗词品读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并参照示例加以分析。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品读:“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句子: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品读:

  • 10. 阅读《西游记》答题。
    (1)、《西游记》中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请你根据《西游记》中人物的性格,选出下列图中人物与形象对应较为合适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2)、《西游记》中有许多关于“三”的情节,如“三打白骨精”“三戏唐三藏”等,这些情节将故事叙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请你回忆“三调芭蕉扇”有关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类别

    一调芭蕉扇

    二调芭蕉扇

    三调芭蕉扇

    “调”的方式

    逼(钻进罗刹女的肚子里逼她借出)

    B.

    打(找来帮手,与猪八戒、众神一起斗武)

    “调”的结果

    A.

    成功拿走扇子,又被变成猪八戒的牛魔王反骗回去。

    C.

  • 11. 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叙述线索。请梳理全文内容,完成填空。

    ①“我”暴怒无常,母亲劝“我”看花。

    ②“我”看树叶飘落,母亲

    ③母亲去世后,妹妹

    (2)、文中画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3)、史铁生的语言质朴而含蕴深厚,请品味下面加粗词语蕴含的情感。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4)、你认为文章最后浓墨重彩写菊花的原因是什么?
    (5)、历来,“秋天”在传统文化里,总被文人赋予一定情感,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如果将本文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链接: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1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远去的故事

    奇遇

    ①奶奶去世后,大家一起整理她的遗物。

    ②那是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奶奶还不到二十岁,大眼睛,圆脸蛋,皮肤很白,羞涩地低头笑。两条粗黑的辫子搭在她的肩上。还有那个年代标志性的白色短袖衬衫,很有女学生的味道。

    ③我小时候就有过许多关于她的困惑。本地的孩童都知道熊嘎婆的故事,和《小红帽》异曲同工:一只熊伪装成老奶奶的样子,企图吃掉一对姐弟。年幼的我对这段故事非常着迷。夏日的夜晚,在漆黑一团的床铺上,我和奶奶并排躺着。我要开始了。

    ④“奶奶奶奶,你的背为什么这么驼?”“哦,以前被烧水壶烫伤了,就再也直不起来了。”“奶奶奶奶,你的头发为什么这么短?”“哦,驼背以后洗头不方便,就剪短了。”她撑起上身,在暗夜中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奶奶奶奶,你在干什么呀?”“哦,我在找抽条打你,还不睡觉尽瞎问。”

    ⑤其实奶奶从来不舍得打我。她只舍得给我打毛衣。狗的猫的,鲜艳的颜色配上简易的图案。放现在看,那些毛衣颇有几分复古回潮的时髦感。但我不忍心看她打毛衣的样子:她双手揣着两根长长的毛衣针,毛衣线像漏网的鱼在双针布设的陷阱里穿梭自如,她低着头把双眼努力送近,时不时地扶一下老花眼镜……后来她的视力每况愈下,就再也没打过毛衣。我有理由怀疑,她的眼睛是为我牺牲的。

    ⑥我幼年时的暑假,大多是在奶奶家里消磨殆尽。我迷恋她门前的盆栽花。奶奶门前的阳台上搁满了雪白的栀子茉莉,还有妖娆多色的指甲花。指甲花,那是少女心和公主梦的天然材料。奶奶教我把花摘下来揉碎,拿盐腌着,再贴到指甲盖上。用不了一小时,指甲就被染色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见识美妆的魔力。

    ⑦我也迷恋奶奶的厨艺。她擅长打造最简单的食材。例如她做的炒丝瓜,甘甜可口又很解暑。有段时间我缠着她每天都做,我吃得很开心,但她却挨了批评。原因是我妈打电话来闲聊时,我告诉她每天都吃丝瓜。她怕丝瓜没营养,责怪奶奶不该总给孩子吃这些。

    ⑧奶奶喜欢和我聊天,炒菜的时候聊,吃饭的时候聊,连洗澡睡觉也聊。前些年她因手术住院,我每天早出晚归,伏在床边上和她聊天。连护士看到都说:“26床的左婆婆是早就好了吧,一直和她孙女说个没完。”

    ⑨儿时的暑假,日落时分,我俩坐在阳台的凉席上乘凉。两人会各背一句唐诗,谁接不上谁就输。输的人要替对方按肩。或是一人拿一把蒲扇,轮流为对方扇十下。公平,公正,民主,平等。

    ⑩暑假结束后,我想念她,就会给她写信。她的眼睛不好,但爷爷会替她读出来。她担心写信妨碍我的学习,劝我别再写了。但每次爷爷念给她听,她又很高兴。

    ⑪奶奶的故事太多,有太多的后来了。但是所有后来都会有结局,总有一个担当大任,驮着故事渐渐远离。奶奶门前的茉莉很脆弱,轻易地就跪拜在大一点儿的风雨后。但时间

    是打不过它的,因为春天总来行侠仗义。但我的奶奶呢,她会背诗、会做饭、会打毛衣、会讲故事……她比任何花草都厉害,却抵不过时间的倾倒。她一坍塌,我的童年就坍塌了。

    ⑫因为工作我没赶上她的葬礼。有遗憾,也有庆幸。庆幸没有亲眼见过她下葬的模样,只认得暑假里的她,所以后来好几年,我都忘记她已经去世。每常惦记着回老家了去看望她,思索一会儿才想起那张黑白照——她早就不在了。

    ⑬或许世事转瞬即逝,但奶奶的故事永恒。

    ⑭那些傍晚和夜晚,也是永恒的。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本文围绕“我”和奶奶间的往事展开,请根据内容补充事件。

    “我”看熊嘎婆的故事后,问奶奶许多问题→①→奶奶擅长打造简单食材,曾经常为“我”炒丝瓜→②→“我”暑假写信给奶奶,她读信很开心。

    (2)、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及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朝:我觉得第⑪段中“奶奶门前的茉莉很脆弱,轻易地就跪拜在大一点儿的风雨后。但时间是打不过它的,因为春天总来行侠仗义。”写得很有意思,你认为呢?

    小阳:是的,这句话(赏析句子)我们写作时也可以巧用修辞,为文章添彩!

    (3)、第⑪段中“坍塌”出现了两次,请分别解释二者的含义。
    (4)、有人认为本文题目“远去的故事”不好,应改为“我的奶奶”,你觉得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③段提到熊嘎婆的故事,体现了孩子的童真与好奇心,也为后文“我”因着迷而不断问奶奶问题的情节做铺垫。 B、第⑫段提到“遗憾”是因为“我”没能回去参加她的葬礼,“庆幸”是因为没有看到她下葬,便常忘记她已经去世的事实。 C、文章写“我”与奶奶间的往事,详略得当;塑造了奶奶默默付出、厨艺好、懂女孩爱美之心的形象,她犹如“我”的一位益友。 D、本文语言清新隽永、生动有趣,让读者与作者感同身受:与奶奶相处时的轻松快乐,以及奶奶去世后的伤感、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