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质量调研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革命英烈的壮举,早已化作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儿女不屈不、勇敢向前的民族之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历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了新中国,冲啊!”……

    这些( )聋发聩的豪言壮语和____然大义,早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胜利的( )胜法宝,代代相传。热爱这个国家,热爱这个民族,就应该崇尚英雄,尊崇先烈。

    (1)、在以上文段中括号内填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ráo 振 lǐn 秩 B、ráo 震 lǐng 致 C、náo 震 lǐng 制 D、náo 振 lǐn 制
    (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可歌可泣 B、可喜可贺 C、歌功颂德 D、悲喜交加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后,赣州到深圳的运行时间将比原来缩短一倍以上。 B、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稳居全国前列。 C、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优秀的重要标准。 D、要改变学习的状态,就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 3.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火镰是一种一直使用到清代晚期的中式“取火器”,一般由火刀、 石和火绒三部分组成。

    ②与火镰撞击摩擦的是火石,火石是一种含磷、硅成分的坚硬小石块,当火石与火镰撞击时就会迸发火星,这时再用燃点很低的火绒引火就可以生火了。

    ③为此,中国古人还发明了更为简便的火镰。

    ④从外形上来看,火镰是-块与人手掌长短相当的光滑铁条,因为铁条略带弧度、形似镰刀而得名。

    ⑤用于生火的无论是木燧还是阳燧,都会受阴天多雨和潮湿环境的影响。

    A、①④②⑤③ B、⑤③④②① C、⑤③①④② D、①④⑤③②
  • 4. 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滕王阁参观。在滕王阁内,有专门关于江西方言的讲解区。你的同学小王认为江西方言太土气了,没什么可发扬光大的,于是你对小王说:“____ 。“

    A、方言使人感到亲切,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值得我们发扬和推广的。 B、不喜欢方言就是不热爱家乡,看来你就不该在这儿生活。 C、你的想法是不对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热爱自己家乡的方言 D、方言有特殊的韵味和感染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共20分}

  • 5.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菩萨蛮①

    (宋)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②,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鹏三两声。

    [注释]①此词是词人受旧党打击,晚年被迫隐居金陵半山而作。②月偃:即偃月,半弦月。

    (1)、下列对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两句,词人对自己隐居的环境和现在的装束打扮(“轻衫矩帽")进行了描写。 B、上片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 C、下片前两句是对往昔官宦生涯的反省:为官之时,天天醉生梦死,辜负了良辰美景。 D、全词写景绘声绘色:风声鸟声,这是绘声;青山绿水、花红柳绿,这是绘色。
    (2)、这首词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苦斋记(节选)
    刘基

    苦斋者,章溢①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山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②而室焉。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梁之子③,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茶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④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⑤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藿⑥的,虽欲效野夫贱隶,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 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日“苦斋”,作《苦斋记》。

    [注释]①章溢:字三益,龙泉(今属浙江)人,与刘基是好友。②窊(wā): 低洼。③膏粱之子:富贵之家的人。④醉醇(chún) 饫(yù) 肥:酣饮味道浓厚的酒,饱餐肥美的肉食。⑤籍,通“藉”,以物铺垫。⑥蓬藿(dí):指用蓬草、花草编的衣物。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乐几何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②刘子闻而悟之, 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3)、本文闸述了什么道理和意趣?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了“独爱莲”的情感,原因之一是莲“ “即莲虽经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为全篇的奇景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是“"。
    (3)、《岳阳楼记》中“”表现了范仲淹超越个人忧乐的博大胸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担当。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含3个文本,共3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秋的文章

    刘成章

    ①秋风起了的时候。焕(yù)热的酷暑隐退,黄土高原的广阔天空清清爽爽。碧蓝的天上,七八片白云悠悠,就像刚刚悬挂出的一些婚纱。除此之外,一无所有。但天空也不能太清寂了,于是便有什么东西在远天闪现,先是缥缥缈缈,不可捉摸;接着有了影子,有了起伏,有了节奏,一声一声地明朗起来滑晰起来——那是大雁的歌, 大雁高唱着要到南方去了。

    ②呵,高高的天空,大雁飞过,“一” 字“人”字飞过。“一” 是汉字,“人” 也是汉字,那是仓颉创造的字,那是我们辈辈先人用过的字,那是我们字典里总是印着的字,那是连幼儿园的孩子们也会认会写的字。“一” 和“人”,那两个饱含沧桑的字,擦着蓝天,唱着高亢明快的歌,在轻纱似的白云里飞过。

    ③字形忽然变幻起来,那是书圣王義之在运笔,底气浮漾,力道道劲。笔锋上是大雁的翅羽换着风声,墨迹渗着大自然的风韵。

    ④王義之的笔下,是蓝天,是白云,是生命如歌似梦的演绎。

    ⑤大雁重新编队了,王義之放下笔墨,蓝天上的书法引我遐想。“一”是什么?“一”是地平线,“一”是大地,“一”是一切物事的初始,有“一”才会有五洲万象。“人”呢,有灵魂,有意志,你看他,总是张腿站立,目光炯炯,神情专注,世世代代为了生存为了幸福迎接挑战……

    ⑥面对这一切,闭着眼睛跌默想,王羲之的书法也是写在地上的,但地上不仅仅是王羲之的书法了,还有怀素的,颜真卿的,黄庭坚的,于右任的……但书法上的字掉下来到处游移、它们混在一起,叠压在一起,千笔万画有如密林里树枝的交错,乱人眼目,无从赏鉴。

    ⑦咳,是乱了。

    ⑧野藤如怀素的笔墨趴于槐树梢,老鹰像于右任的手迹琢磨着崖畔上的羊蹄印儿。忙果欲落,闲枝想舞,玉米棒子没有牙刷也想刷刷它着实可观的牙,显摆显摆,一只红狐跳了两跳,枯黄的向日葵回忆着青春。有人在石头边给收割机加油,婆嫉爬上断墙不知在摘啥。还有些牵牛花刚刚钻出土来,它们误以为现在还是春天, 兴高采烈地努力生长,准备开上几个月的鲜艳花朵……芝麻地里蝴蝶喝露水,露水珠里有它的影子。好多庄稼都低垂着头颅,似乎在请罪。错矣!它们籽粒又多又饱满的低头姿态,是大丰收的表现……

    ⑨面貌乱了,色彩乱了,序列乱了。

    ⑩眼前的景象乱哄哄的,很有点光怪陆离!

    ⑪高原的大地原先可不是这个样子,这里原先不但像一场隆重的书法展览,而且像一篇好文章:立意高远,内容青翠;行文上,谷子一层,糜子一层,玉米一层,高梁一层,向日葵一层,而且谷子糜子玉米高梁向日葵内部还分着细微的层次,豆类花生就是标点符号。真是有条不紊,眉目清楚,读起来非常舒服。可是现在,这文章就像在电脑上出现乱码了,无法卒读。

    ⑫哎哟,的确很乱很乱了。

    ⑬太阳的热汗有时还在冒,风的赤膊却穿上了衫子,说凉了凉了都加点儿衣服吧。土里的洋芋如一窝汉字拱破地皮,怕大家说它们出来得太早了,慌里慌张, 前言不搭后语,而左近却无人。一个都没有,只飞过一些想偷吃的麻雀。 谷子糜子玉米向日葵们都熟成了金子。一亩大白菜依然我行我素,固执地不肯 脱下白绿搭配的长裙,声言春天还在身边。高梁地最是引人注目,几万面红旗飘飘,秋日照射下,竟像火般蔓延,火焰都快把地皮把稿纸烧着了。突然间,文章中糜子那节被割倒一片,一行一行飘香的字词都被放在地上,扎成了捆子。字词的茬子带着残留的丝丝干叶,缩在巨大的壑口里,白得刺眼。 谷子的段落也被一句一句地放倒了,形成了空缺、少行、断片,谷地变得壑壑牙牙,少东没西。路上,一个牵驴的姑娘边走边望,对这样的残缺那祥的破损露出了笑容,颇为欣赏。

    那边厢,男童似的,女童似的,二亩黄豆喊叫着它们也熟了,真的熟了,南瓜也帮腔说很熟很熟异常熟,豆豆们就更加自信了,有的喊着喊着就从豆英里蹦出来了,不懂什么叫作沉稳,这些碎怂娃娃们!下沟里有人急急螳河,水声哗里哗啦的;羊在两块石头前吃草;山畔上的好枣子打下一摊,美死了甜死了那山畔上的一切。林带的背后老一声,少一声,蛐蛐五声牛两声,众声喧器纷杂……

    ⑮这是秋的文章吗?

    ⑯当然是,是黄土高原上的秋的文章。

    ⑰短短几天,成熟了的压稼地不再规整,而是色彩驳杂,结构松散,缺三少四,参差不齐。犬牙交错,横七竖八,乱得一塌翔涂。这情状就像明初文学家宋濂所批评的那样:“黄钟与瓦釜并陈,春称与秋枯并出。杂乱无章,刺眯人目者,非文也。”

    ⑱不对!谁说这不是好文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变化的季节,流转的季节,眼花缭乱的季节,秋的文章愈乱愈好!秋的文章总在删节着,斧削着,大剪大裁,成亩成亩地往下割刈,也在不断地追求着精美。

    ⑲秋的文章可上典籍。

    ⑳秋的文章总能让人喜欢,总能让人激动得落泪。

    (1)、根据原文的内容,在下面表格中填写文字。

    时间

    景物特点

    评价或感受

    秋风起时

    天空广阔清爽,碧蓝的天上,七八片白云悠悠,大雁“一”字“人”字飞过

    眼前

    像在电脑上出现乱码了,无法卒读

    原先

    像隆重的书法展览,又像- 篇好文章

    短短几天后

    庄稼地不再规整,色彩驳杂,结构松散,杂乱无章

    ④ 

    (2)、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3)、结合文中画线语句,联系课文《安塞腰鼓》,简要分析刘成章散文语言有何特点。
    (4)、阅读全文后,说说标题“秋的文章”的作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是行文的线索; B、题目没有交代写作对象; C、把秋天的黄土高原比喻成内涵丰富的“文章”,表达了热爱与赞美之情; D、标题新颖独特,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实现制冰自由,究竟靠什么黑科技

    宋衍昌

    ①作为冬奥会的重点比赛项目之一,“冰丝带” 国家速滑馆一直以“高科技”的形象出现。可能很多人并不理解,不就是“结冰”吗?有啥稀奇?可是你知道么,人类真正实现“制冰自由”“绿色制冰”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②早在先秦时代,古人便利周天然冰来降温、给食物保鲜和做冷饮。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每年大寒时节,古人就开始凿冰储藏。管理藏冰事务的官吏监督奴隶、农民到水质好的地方凿采冰块,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待来年享用。大约到了唐朝末期,工匠和炼金术士们在生产火药时偶然发现:硝石(化学名称叫硝酸钙)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于是他们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结果罐内的水结成了冰。

    ③1659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把一只乌放入了广口瓶中,紧接着用真空泵吸出瓶内的空气,这只鸟便一命呜呼。但是,蹊跷的是这只鸟被冻僵了。当时的人并没有搞清楚这件事的原理,伴随着19世纪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人们逐渐接受了一项共识:给物质做功或用别的方式输入能量,它的内能会增加;当物质对外界做功或者输出能量,它的内能会降低。内能的涨落给一些物质带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温度的起伏,也就能利用这个原理来制冷、制冰了。

    ④1834年,英国的雅可比.珀金斯试制成功用乙醚为工质的制冷机。1844年,美国的戈里医生利用空气为介质制造了一台给医院制造冰块与低温空气的制冷机。

    ⑤在机械制造上,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人们早已与19世纪有了云泥之别。二氧化碳这一安全无毒的制冷剂,便从无人问津一跃成为了“当红明星”。

    ⑥随看人类在制冷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制冰设备的推广,使得人们不再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便可以得到足够的冰雪场地。1908 年,第4届夏季奥运会上增加了花样滑冰项目。1924年,首届冬季奥运会在法国举办; 2022年,首届完全实现 “碳中和”绿色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⑦二氧化碳是怎么制冰的呢?

    ⑧我们都知道,物质存在三种不同相态:气相、液相、固相。而超临界状态则是气液两相的分界线消失的一种特殊状态。当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它同时存在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也因此有许多独特的特性。超临界二氧化碳是超临界物质应用之中的佼佼者,它的临界温度

    只有31.3℃,临界压力(7.3MPa)和常温时的饱和气压(5.7MPa) 相比也不高。所以,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系统很容易跨过临界点来运行。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传热能力十分优秀,并且密度高于其他制冷剂,这让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体积可以更小,系统的效率也可以更高。

    ⑨国家速滑馆正是使用了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机组。制冷循环大致分为以下步骤:二氧化碳气体被吸入压缩机,经过机械压缩后跨越临界点成为了高温、高压的超临界流体。高温二氧化碳流体被送入热回收器,流过被冷水包裹的管道,把冷水加热到50-70°,这一部分水将被送往场馆用于生活用水、融冰池融冰以及冰面维护浇水,大幅度减少了电力消耗;另一边,被逐级降温后的二氧化碳最终跌下临界温度成为液态,再通过节流阀膨胀后,其温度大幅度降低达到零下20℃。液态低温二氧化碳经过液体循环泵被均匀输送到埋设在场馆冰面之下的蒸发盘管中,给冰面提供所需的低温。

    (节选自《科学大院》)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说明先泰、唐末时期制冰时采用了引资料、举例子、 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B、文中“二氧化碳是怎么制冰的呢?”这句话能引起读者思考,引下文二氧化碳制冰的说明。 C、“它的临界温度只有31.3℃” 中的“它”指代超临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超临界状态是指二氧化碳气体变成二氧化碳液体或二氧化碳液体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状态。
    (2)、人类实现“制冷自由”“绿色制冰” 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曲折过程?请作简述。
  •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近来,肯德基联合泡泡玛特推出盲盒套餐,引发舆论关注。此类营销,涉嫌诱导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造成大量食品浪费,令人气愤。

    盲盒套餐,是盲盒营销的产物。盲盒营铕是否得当,尚可探讨。但,不是万物皆可“盲盒”!作为餐饮企业,特别是快餐经营,理应知道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性,也更懂得限时做、限时卖与限时消费的重要性。如此制造营销噱头,刺激消费冲动,引致严重浪费,有悖于社会公德,也违背了知名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盲盒一旦侵入餐饮领城,很容易人为制造“舌尖.上的浪费”,很多人买盒弃食。如此边兜售商品边浪费资源,何止是变味,简直是畸形。

    [材料二]

    不可否认,盲盒营销最大的魅力是不确定性,最大的问题也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能成为商家炒作投机心理、引发非理性消费的陷阱。此外,同普通商品“所买即所得”相比,盲盒具有极强的信息不对称性,但盲盒营销绝不能变成一门盲目的生意。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商家借盲盒形式清理库存,用劣质、过期、“三无” 产品欺骗消费者,设置不退不换等“霸王条款”;有人开发所谓盲盒软件或者小程序,以“网络博彩”的方式在法律边缘打擦边球;更有甚者,从活体宠物盲盒成“亡盒”,到脱单盲盒涉嫌诈骗等,盲盒营销的一些新变种、新形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底线,让人不胜唏嘘。

    倘若盲盒沦为圈钱的工具、劣质的载体,那么所谓的市场繁荣也不过是一场泡沫,迟早会在阳光下烟消云散。

    [材料三]

    盲盒消费浪潮之下,存在涉嫌虚假宣传、到手商品与宣传不符、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有地方消保委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10件不同品牌的玩具盲盒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8件有安全隐总,存在造成儿童呼吸道堵塞进而导致窒息的风险。打着“拆开有惊喜”的幌子,实际却可能收获无法预见的惊恐。

    清理盲盒消费乱象,法治手段不可或缺。近日,上海发布《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明确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要求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征得监护人同意。规范盲盒经营,上海已先行先试,亟待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盲盒经济的合理化发展,出台相关的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和相关法律规范,通过规范化、可持续的规则设定,既打击盲盒经营活动中的乱象,也确保盲盒产业长期发展。

    (摘编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类营销,涉嫌诱导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造成大量食品浪费,令人气愤”中的“令人气愤”体现了议论文语言铿锵有力、旗帜鲜明的特点。 B、[材料二]和[材料三]主要采用了举例(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 C、这三则材料告诉我们,要坚决反对盲盒营销。 D、根据三则材料内容可推知:文中“盲盒”的意思是:装着不可由消费者预知的“商品”的盒子。
    (2)、这三则材料主要围绕什么话题来谈论?每则材料的观点各是什么? 

四、名著阅读(10分)

  • 11. 名著导读
    (1)、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早期的称号“美猴王”和“齐天大圣”,反映了他邈视权威、追求自由的一面。受如来佛镇压、紧箍咒约束以及唐僧虔诚修行的感化,最终完成转变。 B、《儒林外史》是清代讽刺小说,不仅讽刺了王暴、范进、周进、匡超人、杜慎卿等等迂腐可笑的儒林群丑,也把扭曲人灵魂的科举制度作为了讽刺对象。 C、艾青三十年代创作的诗,多写“土地”,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D、《朝花夕拾》中,范爱农虽然孤傲,但却是正直的知识分子,具有满怀的革命热情,作者对他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悼念。
    (2)、阅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有同学做了下面文段的批注,请找出有误的一项,并就这一项对应的圈画内容写出你的批注。

    原文

    A.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B.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C.他的祥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 D.他就又像装傻,又像耍俏地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批注

    A.这是祥子的生意经。

    B.语言简洁,表现祥子不善言辞却要强的性格特点。

    C.写出祥子的相貌气质是他的保护色。

    D.写出在这场坐车人和拉车人的揣摩较量中样子更胜一筹。

    有误的一项批注是 ,我的批注:

    (3)、阅读一部作品时,作家的情感哲思、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或作品的某个情节,都可能让你有所感动,在人格成长方面有所收获。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部,分别谈谈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然后用一句话谈谈你在人格成长方面的收获。(100字左右) 

    《朝花夕拾》《艾青诗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海底两万里》

五、写作(50 分)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作文。

    有一种竹子,它用了四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但是从第五年开始,它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已经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