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入学考试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25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光子说
    B、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将一个原子核分开成为单个的核子,比结合能越大的核,需要的能量越大
    D、01n+11H12H+γ(2.2MeV)可知,这是核裂变反应,有一部分质量转变成了能量
  • 2. 下列图片源于物理教科书。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是磁电式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里面的线圈常常用铝框做骨架,把线圈绕在铝框上,因为铝框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磁场对该感应电流的安培力使指针偏转
    B、图乙是动圈式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当随声音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在安培力作用下线圈发生振动,从而带动纸盆振动发出声音,这样的扬声器不能当话筒使用
    C、图丙是电子感应加速器中的俯视图,图中电子的运动方向为逆时针,为使电子沿轨道运动,轨道中的磁场方向应垂直纸面向里
    D、图丁是两根空心铝管,左管完好,右管右侧开有竖直裂缝,现让一块磁性很强的小磁铁依次从两管上方静止释放,小磁铁在左侧铝管中受到阻碍而缓慢下落,在右侧铝管中比左侧铝管中下落的快
  • 3. 甲车和乙车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平直公路行驶,它们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为如图所示的直线甲和曲线乙,t=3s时,直线甲和曲线乙刚好相切。有关两车在05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一直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t=1s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2m
    C、两车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D、t=3s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小于7m
  • 4. 高铁线因接触网覆冰无法保证电力机车正常供电,现设想用短路电流熔冰,就是将两条输电线终点站的两端直接连起来。将变电站输出电压为U的正弦交流电经过一段较长的导线输送到始发站后先用理想升压变压器升压,然后接入始发站导线的两端,电路图如图所示。已知两站间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 , 变电站到始发站导线的总电阻r=R106 ,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000 , 则高铁输电线R熔冰的热功率为
    ( )
    A、5002U2R B、10002U2R C、U2R D、U24R
  • 5. 为了保证消费者权益,国家会对销售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测。动力检测时,汽车在专用的测量装置上全力加速,仪器记录车轮转速v与车轮驱动力F大小,再通过计算得出车辆在不同车速下的输出功率,某汽车在速度v1v2区间内车轮驱动力F与车速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速度区间内,车辆功率P与车速v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 6. 2022423日,中国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们进行了第二次太空授课,丰富有趣的物理实验使得“天宫课堂”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喜爱。其中一个“油水分离”的实验过程如下:航天员叶光富拿出一只试管,管内的水与油均匀混合,呈现悬浊的状态。用细线拴住试管并甩动起来,让试管做圆周运动。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水与油出现了明显的分层。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空间站中所有物体不受重力,所以试管中的水与油不会和地面上一样出现分层现象
    B、圆周运动让试管里的水和油产生了离心现象,密度较大的水将集中于试管的底部
    C、若保持细线长度不变,加快试管的转速,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力将加大
    D、若保持每秒钟的转数不变,用更短的细线甩动试管,油水分离的时间将缩短
  • 7. 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磁场边缘上有AB两点,AOB=90°。放射源从A点沿纸面向圆形区域各个方向均匀发射速度大小为v0的带电粒子。圆的右边有边长有2R的正方形MNQP , 与圆相切于B点,且MB=NB , 其区域内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当粒子初速沿AO方向时,粒子刚好从B点离开磁场,进入电场后又刚好到达边界QP并返回,重新进入并最终离开磁场。不计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粒子的比荷为BRv0
    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与入射方向无关
    C、若将电场E方向变为竖直向下,则从电场边界QPNQ射出的粒子数之比为11
    D、若电场E竖直向下,且粒子要全部从NQ边界射出,则场强大小至少为原来的4
  • 8. 如图所示,一弹性轻绳(绳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一端固定在A点,弹性绳自然长度等于AB , 跨过由轻杆OB固定的定滑轮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绝缘带正电、电荷量为q的小球。空间中还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 , 且电场强度E=mgq。初始时ABC在一条竖直线上,小球穿过水平固定的杆从C点由静止开始运动,滑到E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CE两点间距离为LDCE的中点,小球在C点时弹性绳的拉力为3mg2 , 小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 弹性绳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mg2 B、弹性轻绳的劲度系数为3mg2L C、小球在D点时速度最大 D、若在E点给小球一个向左的速度v , 小球恰好能回到C点,则v=2gL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 9.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沿斜面体下滑时所受的阻力大小,某次实验时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纸带上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f

    (1)、打下B点时,滑块的速度v=
    (2)、为了研究不同材料的滑块所受阻力的情况,该同学用两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滑块ab进行了反复操作,画出了v22x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滑块a所受的阻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滑块b所受的阻力;
    (3)、若图丙中图线b的斜率为k , 滑块b的质量为m , 斜面体的倾角为θ ,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滑块b沿斜面体下滑时所受的阻力Ff=
  • 10. 某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在0100范围内,金属铂电阻的阻值与温度有如下关系:Rt=R0(1+αt) , 其中R0为铂电阻在0时的电阻,t为摄氏温度,α为一正的常数,称为铂电阻的温度系数。该小组想利用这一原理制作一个简易的温度传感器。

    (1)、他们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R0的阻值,其中定值电阻R1=R2且远大于RtRp , 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后,在0的条件下闭合开关S , 调节电阻箱Rp , 当RP=50.0Ω时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则R0=Ω
    (2)、他们随后用图乙电路测量铂电阻的温度系数,其中定值电阻R1=R2且远大于RtRp , 将铂电阻置于温度为t的环境中,调节RP=R0 , 测得干路电流为I0=3.00mA , 则图乙中BD两点间的电压为UBD=(I0R0tα表示);多次改变温度t , 保持RP=R0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电流表示数保持为I0不变,测量BD两点间的电压UBD , 将测得的数据标在图丙所示的UBDt图上,由此可得α=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上述实验过程中,非常强调“定值电阻R1=R2且远大于RtRp”,请分析指出,为什么要保证“远大于”这一限制条件:

四、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 11. 如图甲,竖直面MN的左侧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上、下及左侧无边界)。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沿PQ向右做直线运动。若小球刚经过D点时(此时开始计时t=0) , 在电场所在空间叠加如图乙所示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使得小球再次通过D点时速度方向如图所示与PQ连线成60°角,且以后能多次经过D点做周期性运动。图中B0t1t2均为未知量,且t1t2均小于小球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已知DQ间的距离为L , 忽略磁场变化造成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求(最后结果可以用分数和根号表示)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t1t2的比值;
    (3)、当小球做周期性运动的周期最大时,求出此时的磁感应强度B0的大小。

五、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 12. xOy是位于光滑水平桌面的直角坐标系,x>0一侧有垂直纸面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在x<0一侧有边长分别为l1l2的刚性矩形线框位于桌面上,其长边l2y轴平行,线框质量为m.现让线框沿+x方向以初速v0(v0待求)进入磁场区域,当线框全部进入磁场时,速度恰好减小为0

    (1)、若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恒为B且线框电阻为R , 忽略自感效应,求v0大小;
    (2)、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横坐标x的变化关系为:B=kx(k为已知的常量)且线框的电阻为R , 忽略线框的自感效应,求v0大小;
    (3)、若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恒为B但线框为电阻为0的超导线框,考虑线框的自感效应,且已知线框的自感系数为L , 求v0大小。

六、选考题:共45分。

  • 13. O点有一振源持续在竖直方向振动,产生的横波传播到了A处质点,且OA间距离为10m。质点A振动起来之后,某时刻波源O处在波峰位置,把该时刻记为t=0时刻。观察发现t=5s时刻,质点A处于波峰位置,且此时波源O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且OA间还有一个波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的波长一定为8m B、质点A一定是向上开始振动的 C、t=15s时刻,质点A一定处在波谷位置 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0.4m/s E、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4.0m/s
  • 14. 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为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OBC边的中点,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自O以角i=45°入射,第一次到达AB边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θ=15°BC边长为2L。计算过程可能用到sin75=6+24cos75=624tan15=23 , 求:

    介质的折射率n

    从入射到发生第一次全反射所用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