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24分。

  • 1. 《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棉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
  •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添加固体药品 B、倾倒液体药品 C、处理剩余药品 D、过滤
  • 3. 学习化学后要善于从化学视角去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50L水和5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L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荷花送香气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干冰能够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

    蔗糖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中

    A、A B、B C、C D、D
  • 4.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观念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冰升华可以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NaOH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5. 燃烧与灭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楼起火,迅速坐电梯逃生 B、火灾中“以火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蜡烛火焰用嘴吹灭是吹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D、油锅着火可用水扑灭
  • 6. 在化学反应 Cu+2H2SO4)__CuSO4+SO2+2H2O 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
    A、单质 B、氧化物 C、 D、
  • 7.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使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均不变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反应前后催化剂不发生变化 D、每合成32 t 甲醇,理论上可吸收44 t CO2
  • 8.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

    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

二、(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 9. 人类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1)、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如图所示,其中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 C、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3)、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若b试管中产生2mL气体,则a试管中产生气体约mL。试管(填“a”或“b”)中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 10. 根据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A图中观察到干纸花不变色,湿纸花变红。湿纸花变红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2)、B中的现象是;产物是(物质名称),它属于物(填物质的类别)。
  • 11. 从微观视角认识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1)、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其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填化学符号)。
    (2)、磷的最早发现者: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写到:“老槐生火,久血为磷。”描写的是磷自燃,请写出磷自燃的化学方程式
    (3)、二硫化钼(MoS2)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代替硅,成为未来应用在半导体、芯片等高精尖领域中的理想材料之一、钼元素化合价为+4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确定Mo为42号元素的依据是(填字母)。

    A.质子数        B.中子数       C.化合价         D.相对原子质量

三、(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2. 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小明应该称取g蔗糖。
    (2)、小明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图中序号)。
    (3)、若小明配制出的蔗糖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8.5%,其原因是(只写一条)。
  • 1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

    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依据文章内容问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填“吸收”或“释放”)CO2;写出用NaOH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
    (2)、“碳中和”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控制。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 请写出一条有助于碳中和的建议:
    (3)、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填物质名称)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 14. 结合以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时,要待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净。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填字母,下同)作发生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装置。

四、(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16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11分)

  • 15.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小刚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刚同学通过图甲所示实验,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氢氧化钠是实验室的常用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称量:将NaOH固体放在天平左边托盘的称量纸上进行称量 B、溶解: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溶解时宜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应急:皮肤上沾NaOH溶液时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保存: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 应密封保存
    (3)、利用图甲中的溶液进行数字化实验,测得溶液的pH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4)、根据图乙可知,溶液的温度在点时最高。
  • 16.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工业上可用甲烷(CH4)裂解制取高质量炭黑和氢气,反应微观示意图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要制得24吨炭黑,需要甲烷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