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二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
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 B、水蒸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2.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
过滤河水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3. 如图所示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
用铜矿制造青铜剑 D、
用研杵研碎胆矾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装药品;②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⑦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④③⑥⑤⑦ B、①②④③⑥⑦⑤ C、②①④③⑦⑥⑤ D、②①④③⑥⑦⑤5. 下列有关元素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D、太阳上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氢6.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此过程中属于(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无任何作用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同时产生大量黑烟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气体8.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原子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D、只要分子不改变,物质就不会变化9.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 象
解 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较小,易于压缩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A、A B、B C、C D、D10. 甲醛(CH2O)是家庭装修后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是由碳和水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11. “生命只有一次”。青少年必须珍惜生命,好好学习。从上层着火的高楼中逃离,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以站立姿势跑出 B、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从楼梯跑向室外 C、打开窗户跳出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乘电梯下楼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了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1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14. “加碘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15. 下列各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NH3 B、HNO3 C、NO2 D、NO16. 如图所示,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这一实验现象主要说明的是( )A、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B、微粒很小 C、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 D、液体(水)中,微粒之间是没有空隙的17.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18. 2022年世外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主题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B、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小清河 C、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尽量节约资源 D、短距离出行时,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19.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A:B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0. NO2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治理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2+8NH37X+12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 )A、O2 B、N2O C、N2 D、H2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7分)
-
21. 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1)、左图中海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溶液俗称食盐水,食盐水中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2)、右图试管B中气体的化学式为 , 试管A所对应的电源是 (填“正”或“负”)极(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22.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是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石墨
b.活性炭
c.干冰
d.钛合金
①可用于吸附冰箱内异味的是 。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③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
④可用于制造铅笔芯的是 。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等。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是 。(3)、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发生火灾时,这种涂料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作用。其防火的原因是 ____。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23. 主要由SO2引起的酸雨通常称为“硫酸型酸雨”。小张同学在一家硫酸厂(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少量SO2)附近采集到刚降落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测定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雨水的pH≈5.6,由表中数据可判断此次采集的雨水酸雨(填“是”或“不是”),向雨水水样中滴入石蕊试液显色。另一种造成酸雨的气体物质的化学式是。(2)、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数据显示测定期间雨水水样酸性增强,其原因是亚硫酸被氧气氧化为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用熟石灰改善“硫酸型酸雨”导致的土壤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硫酸厂排放的尾气可用足量石灰水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生成物再用硫酸处理,得到的气体产物为 , 该气体可用作生产硫酸的原料,从而实现有害物质的回收利用。24. 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1)、B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 性。(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填“相同”或“不同”)。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7分)
-
25. 以下实验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实验装置回答(1)、写出仪器a的名称:;(2)、实验室常用一种暗紫色物质制取氧气,反应装置应选择(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反应装置的导气管应连接F装置的端(填字母);(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反应装置选C的优点是 , 收集装置选 , 原因是 ,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检验所制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26. 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定质量的蔗糖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蔗糖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什么气体?
(1)、【猜想与假设】猜想:①H2O、CO2;猜想②:CO、H2O、CO2;
猜想③:。
(2)、【查阅资料】无色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实验探究】将一定质量的蔗糖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点燃,反应后将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C、D、E(夹持仪器省略)。
【实验记录】A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B、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实验结论】猜想 (填“①”“②”或“③”)正确。(3)、【反思评价】①实验时,先将氮气通入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再通入燃烧产物,加热。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②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拓展】①图中所示A装置与B装置能否互换位置?并说明理由 。
②E装置的作用是 。
③氧气的质量不同,蔗糖燃烧的产物不同。34.2g蔗糖(C12H22O11)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为m,则m的取值范围为 。
四、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
-
27. 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g于试管内进行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试管内固体的质量为6.8g.(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求生成的氧气的质量?(2)、 求二氧化锰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