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但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正统化 B、小农经济的发展 C、专制度的加强 D、科举制度的僵化2. 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 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3. 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材料主要说明( )A、门阀政治取代皇权政治 B、门阀政治是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变异 C、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 D、门阀政治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4.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通史读经”,在经史策论和时务策论考试中,非引经据典无以论评历代政治得失。应试者如果对基本历史事实搞不清楚,就无法论古喻今。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考试(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强化了思想文化专制 C、推动了官员素养的提升 D、忽视了考试的实用性5. 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政府组织的军事训练,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这一变化( )A、客观上使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减弱 B、推动雇佣关系逐步普及 C、导致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D、促使均田制度渐趋瓦解6. 《礼宾图》(下图)是出土于陕西唐章怀太子(655—684年)墓中的壁画,描绘了鸿胪寺官员引见三位(东罗马帝国、高丽及少数民族)使节的情景。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友好和睦的民族关系 B、鸿胪寺的职责仅限于管辖少数民族事务 C、鸿胪寺是隶属于唐朝尚书省的官方机构 D、说明唐朝与世界各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7. 唐中期以前,政府主要依靠各级官吏来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之后,官府还利用牙人(买卖双方的中间人)、行会等来协助官府执行相关政策。这一改变( )A、体现了城市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B、使商业组织成为市场管理主体 C、表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弱化 D、适应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需要8. 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材料中乡约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基层治理 C、确立儒学权威 D、强化重农抑商9. 中国古代社会地方执法是由地方官员进行的,地方官员往往就是制度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案件能否得到合理的判断就依赖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这说明中国古代社会( )A、人治为主,法律为辅 B、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法律为主,人治为辅10. 有史学家认为“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该观点认为“中体西用”( )A、使封建文化形成新质文化肌体 B、促进近代文化转型的作用有限 C、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模式 D、阻碍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11. 阅读关于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方面的两本重要书籍统计信息表。这一变化反映出( )
书籍
所收录书目出版时间
外国学者译著
中外学者合译
中国学者译著
《西学书目表》
甲午战争以前
139部
123部
38部
《译书经眼录》
20世纪初期
35部
33部
415部
A、维新运动推动了民众解放思想 B、对西方社会的学习更为主动 C、“中体西用”的思想得以改变 D、社会转型推动向西方的学习12.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同年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国民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国民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 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地实现 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 D、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竞争力13. 1964—1980年,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期间,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其中内地新设城市29个,占同期全国新设城市的52%。据此可知( )A、各区域经济结构已趋于平衡 B、国家意志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C、苏联援助促使城市数量增长 D、中共八大方针得到贯彻实施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1954年完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采纳;1997年“东盟共识”的发表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凝聚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这些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我国( )A、借助于传统的思想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B、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机制 C、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D、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基础15. 下文是198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我跟着他,沿着闹市中这条古老狭长的小巷,迈进被陈旧的房屋簇拥着的小小庭院。
……
采访本上,“待业”两个字刚刚不情愿地落下笔尖,一张打开的个体营业证陡地遮断我的视线;它倔强地展示出一个关于职业的崭新的概念。
A、人们青睐个体经济 B、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步实施 C、青年失业问题严重 D、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确立16. 20世纪90年代我国立法工作不断加强,先后颁布了《公司法》《会计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证券法》等,并对《对外贸易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上述立法举措( )A、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 B、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 D、标志着“依法治国”成为治国基本方略17. 2014 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宣告中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意见》明确,要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考虑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因素。户籍改革旨在( )A、缩小城乡差别 B、推进城市化进程 C、保护农村耕地 D、适应社会的发展18. 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实行自治。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 )A、强调基层自治的作用 B、彰显教会神权的权威 C、运用社区管理的方式 D、突出专制王权的地位19. 在中世纪,条约的缔结通常要教会的高级代表直接参加或事后确认,并进行宗教宣誓;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召开时,与会国都要求以平等地位坐到谈判桌前,不再听从教皇的意旨。这一变化( )A、表明世界近代外交制度确立 B、确立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原则 C、体现了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D、表明天主教会权力的彻底丧失20. 1337 年,爱德华三世发动英法“百年战争”,为此,他经常召集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议会,讨论税收问题。1344 年,下议院承认“国王和贵族是为了英国人民的安全才冒着生命危险去作战的”,国王进行的战争是为了国家以及国王、教士和国内所有其他人的荣誉、安乐、和平。据统计,1294~1453 年,英王获得动产税和关税累计达1100万英镑。据此可知,英法“百年战争”( )A、强化了英王的专制权威 B、增强了英国臣民的民族意识 C、促成了英国的议会制度 D、推动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21. 1810年,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1810年法令》,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从国家层面对工业污染实施管制的法令,该法令根据工厂危害环境的程度建立起了一整套工业设施分级体系以及相应的行政许可制度。这一法令的通过反映了法国( )A、是欧洲工业污染最严重的国家 B、有效遏制了城市工业污染的恶化 C、工业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重视 D、工业革命推动了法制建设的完善22.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23. 下图是欧美五国工业化时期农业发展水平指数示意图(100=每个农业男工每年净生产一千万卡植物性热量)。据此可知( )A、英国已经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 B、西方大国都实现农业现代化 C、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农业必然发达 D、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密切关联24. 有学者对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传入世界其他地区后的影响展开研究:西班牙水手在航行途中因食用马铃薯而避免得坏血病。
马铃薯传入中国后,人口增长导致大量山坡地森林被砍伐殆尽。
在英格兰,许多制造商尝试用马铃薯取代面粉制成的面包,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工业化进程。
法国大革命及其后的战争,大规模军事动员使马铃薯的食用遍及欧洲广大地区。
据此可知( )
A、食物来源决定人口增长规模 B、战争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C、物种交流改变人类历史进程 D、人口迁徙推动文化认同25. 下图为“精确农业”的系统工作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精确农业”( )A、完全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 B、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 C、随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断发展 D、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26. 杨继绳指出:1929年,(美国)政府的总开支约为100亿美元,1933年,增加为130亿美元,1936年增加到150亿美元。经过政府三年“注射”之后,国民总所得额与国民总消费额上升了50%,但政府的投资计划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程度,仍有900余万人失业,直到二战期间政府投资扩大到1 030亿美元,就业问题才得以缓解。作者意在说明( )A、“自由放任”政策优于政府干预 B、“以工代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C、二战是美国渡过危机的唯一因素 D、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相对有限27. 有学者认为:“20世纪40年代,一座经济体系大厦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它顺应历史的潮流而出现,既不是神圣的庙宇,也不是邪恶的城堡。……为战后风雨飘摇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撑起一方晴空。”对材料中“这座大厦体系”理解正确的是( )A、首创自由贸易的经济主张 B、建立起制度性的经济协调机制 C、消除了国际自由贸易壁垒 D、形成法制化和规范化贸易体系28. 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最后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 )A、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为主要标志 B、与世界贸易和生产力水平正相关 C、始终伴随着殖民扩张与原始积累 D、呈现出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趋势29.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30. 美国亚马逊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电商平台,2020年商品总销售额为4750亿美元,全球员工总数超过120万,已成为全球品种最多的网络零售商。2020年,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50多万商家以各种形式参与了该平台组织的全球圣诞狂欢节,总销售额340多亿美元。这体现出( )A、信息技术凝聚了国际共识 B、互联网购物推动了全球化 C、电商发展彰显国际竞争力 D、网络成为最大的信息媒介二、材料题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镇统于州县,例无设官”。为解决治安与税收上的困难,明清两代在江南市镇派驻巡检司、税课局等专职机构,但派驻到市镇的官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市镇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于是,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些组织往往由地方宗族力量主导,同一功能的自治组织之间亦有地域分割的痕迹。各市镇有自办的公益性学校,有独立的城市保护神——城隍,有完整的市镇历史记载——市镇志,表明市镇已经成为一个相对自足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自武乾《官治夹缝中的自治:明清江南市镇的非正式政体》
材料二:中世纪晚期,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为提高自己的地位和改善日常生活,城市居民不断抗争。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城市行会、市政当局、市议会等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行会制定规章,训练工人的职业技能,控制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为社会福利积累资金,并通过礼拜祈祷和节日游行等公共仪式鼓励市民对行会和城市忠诚。市政当局支持行会采取限制性措施,市议会核准行会规章,城市法庭负责追捕违规者。城市生活受到更为复杂的正式规则的约束,市民也更多地承担了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等责任。
——摘编自陈灿《论走向近代的英国城市职业市场变迁和行业规则的完善》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江南市镇自治与英国城市自治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对二者的走向加以评析。(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与英国城市在自治发展上的相同原因及表现。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近代百年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上海的历史博物馆留有大量的民族精神等诸多方面的时代印记。以下为中共一大纪念馆和上海历史博物馆的部分藏品(或会址)及其介绍。
藏品/会址
介绍
(清)振远将军铜炮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在各战略要地加强军备建设,该门铜炮是鸦片战争期间吴淞战役的重要历史见证。
道白生公司制造的清花机
清花机用于清洁棉花。此清花机原属三新纺织厂所有,该厂前身为洋务运动时所开设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新式纺织工业之鼻祖。
辛亥革命时上海起义军的陆军旗
旗帜中央画有一颗九角星,内外两圈共有黄星十八颗,代表当时十八个省份。
福新面粉公司商标图册
1912年荣氏兄弟与人合伙在上海创立福新面粉公司,1921年发展至18个厂。
《青年杂志》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后改名为《新青年》。
中共一大纪念馆
地处上海市黄浦区,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义卖救难”纪念章
1939年,为开展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义卖救难运动,该印章便是当时所发。
《解放日报》创刊号
1949年5月28日在上海发行,报纸头版正中刊登有《大上海全部解放》的消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请围绕近代上海的历史变迁,任选角度,自拟标题,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